“视角是一个更有用的概念,它意味着远远地观察一个特别 的焦点,我们从哪里看影响着我们看到什么。这表示任何观 察的焦点都只能体现部分的结果,没有一个学科能够为我们 提供全貌。”[3]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方法,甚至可以 放大为一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元视角就是多学科方法。过去被视为学科不成熟标志的多学科研究,正成为现代学科走 向科学化和体系化的明智之选。在现代学科转向多学科研究 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也应被看作一个复杂、开 放和变化的“系统”。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系统化转向, 要求其学科研究方法必须走出“孤立主义”的单学科研究思 路,走向开放的多学科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 教育学研究已经开始了这种方法论转变,这一转变对学科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由“单学科研究”走向 “多学科研究”的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在国内, 单学科研究遇到了严重困难,人们开始认识到多元视角的重 要性,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学科尚不成熟的阶段,因为“当一 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 的科学,将这些学科中宝贵的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明智 的”[4]。也正因如此,西方的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开始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伯顿•克拉克等高等教育学家 对多学科研究的推崇,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研究通 过多学科研究取得的卓越成就,向我们展示了多学科研究的 广阔视野和巨大作用。于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开始将 多学科研究方法作为自身的研究方法,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 育学开始摆脱传统学科框架,走上了新的学科构建之路。
二、多学科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一)多学科研究及其价值 (二)多学科研究的局限审视多学科研究实践可以看到,目前的高等教育多学科 研究大多是零散、肤浅和不系统的,远未达到预想的建立高 等教育学科独特方法论的程度。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还存在 一些问题。其一,源自美国高等教育“领域”范式的多学科 研究,对于构建高等教育学科帮助有限。美国人一直视高等 教育为“领域”,而非“学科”,“美国人是从研究问题开 始的,是从教育知识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教育科学。然而,当 教育科学真正发展起来并不断扩大后,似乎缺少教育现象的 整体观。美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分析,是以人文科学的 方式,从部分而不是从整体上来分析的”。[11]可见,多 学科研究的初衷并不是构建学科体系,其结果充其量是不断 产生附属于其他学科的“高等教育科学的分支领域”,而不 可能建构起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高等教育学”。因此, 追随美国式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最终难以实现高等教育 的学科化目标。其二,从多学科出发的研究,往往逃不出“片 面深刻”的结局。这一局限性的根源是,当其他学科的研究 者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时,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与本学科相关的 教育问题,如社会学家关注的是机会平等和社会流动,经济 学家关注的是教育投入和经济行为,政治学家则关注的是高 等教育如何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态。因此,“对于其 他社会学科而言,教育研究最多不过是社会学的一章,或一 个心理过程、一种经济投入、一种政治工具,亦或一个社会 心理现象的示例、一个历史侧面、一个哲学选题等,仅此而已……后果是使科学地研究教育的工作被扭曲了”。[12] 现实也确实如此,各学科研究者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目的大 多是为了开拓自己的知识疆界,并不关注其他学科对高等教 育问题的研究,并且受制于学科间固有的藩篱,他们也不在 乎是否能与其他学科实现对话和借鉴。伯顿•克拉克也看到 了这一局限性:“专家们有不同的词汇,难以了解彼此的语 言”,多学科研究成为他们“更有知识同时又更加无知的视 力通道”。[13]因此,他呼吁要强化整合意识,以帮助各 领域专家开阔思想,并为此进行积极尝试,但由多学科学者 组成的研究小组最终并未真正填平学科间的话语沟壑。其三, 多学科研究的宽阔视野并不能解决学科间的割裂与拼凑,难 以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供逻辑严密性和学科内聚力,难以 实现高等教育理论的深度整合。拉格曼指出,“教育研究产 生于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统计学等学科的不同组合, 它既没有单一的研究重点,也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这种多 样性从一开始就成为教育学术的特点,再加上该领域没有能 形成一个十分有力、自我调节的专业群体,这就意味着这个 领域始终没有形成高度的内部协调。”[14]阿特巴赫也曾 精确概括这种不足:“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案可以对大量学科 和运用各种不同方法的研究者开放,使之不局限于任何一种 方法论或意识形态上的传统做法。但同时也应当注意,这种 边缘性的研究领域缺乏方法或科学上的严密性,从而使人无 法‘提供’精确的概括。”[15]可见,多学科研究很难使多元化的研究旨趣形成合力,进而整合出高度概括和关联的 高等教育理论。
三、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向 近几十年来,“学科整合趋势日益增强,不再盲目地细 分学科,反而倾向于把不同的学科整合起来”。[16]在现 代学科整合过程中,跨学科研究方法引人注目,甚至已经成 为学科整合的显著标志和重要方法。跨学科研究的出现有其 必然性:首先,学科内部和边缘存在的单学科难以解决的复 杂问题需要借助相邻学科。其次,各学科边界附近的领域问 题日益复杂,需要跨学科研究。而从知识发展的逻辑来看, “混沌――分化――整合”式螺旋上升的路线是科学知识发 展的一般路线,也是学科发展的基本特点。在当今科学高度 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放开学科边界,放弃对学科研究对 象和方法的独特性要求,通过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在更高层 次上的分化和融合是必然的过程。在跨学科时代背景下,我 们回头审视和比较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会发现它们的 根本不同。奥地利教育家詹奇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将不同学 科间的合作关系分为多学科、群学科、横学科、跨学科和超 学科。皮亚杰则从认识论和科学结构的角度,将学科间的相 互作用分为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三个层次。詹奇认为, 多学科同时提供多种学科视角,但它们之间“关系不明确”, 而跨学科则能够从更高层次上实现学科间的协调。皮亚杰认 为,多学科是从两门或两门以上的科学或知识领域中获取信息,它不改变或不增加所利用学科内容,也不涉及学科的相 互作用;
它多少有点像情报交流会,各门学科的专家各谈各 的看法,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相互作用;
而跨学科则实现了 学科间的合作或同一学科内各分支的合作,能够促进学科间 密切的相互作用和互赢的交流。[17]可见,多学科研究与 跨学科研究虽然都有多个学科参与,但二者存在根本区别, 即多学科的知识是否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整合 与重组。多学科研究是不同学科根据各自的理论、概念框架 就同一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其本质上仍然是单一的学科研 究;
而跨学科研究则是将不同学科进行融合,通过交流、沟 通、协调提出一套新的、与各学科单一研究不同的理论和概 念,其特征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理论的整合。[18]“多 学科好比一床百纳被,跨学科研究就是一件无缝衣,多学科 好比是混合物,跨学科就像是化合物。”[19]依此趋势来 看,跨学科方法将成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它不 再像多学科研究那样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扔进高等教育那个 “空荡荡的筐子”,而是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具体问题,将 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整合成适合高等教育研究的有机方法 系统。这一方法系统不再是以实现各个学科自身丰富性为目 的的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拼凑,而是属于高等教育学科的方法 体系。正如西班牙比较教育学者费兰•费雷尔所言:“跨学 科研究已是一种确定的科学做法,而单纯的多学科研究正在 逐渐失去意义。”四、跨学科研究及其价值 “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studies)来源于 跨学科、交叉学科、学科互涉或科际整合,最初的理解是不 固定的,目前国外公认的含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具有复 杂性和系统性双重特征问题的研究。G•伯杰克指出,跨学 科研究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 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交换学术思想,直至全面交流整个学 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以及各种资料”。[21] J•F•克拉默认为,跨学科主要指学科间互相借换、合作解 决问题、保持独立分隔学科之间的沟通桥梁、发展在不同学 科之间运作的综合理论、在各分隔的学科之间共同交叠的范 围中开发新的领域等一系列活动。[22]可见,跨学科研究 是一种真正打破学科界限的整合研究,是同一个研究者在了 解或精通几个学科后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而 不像多学科研究那样由不同学科研究者从自身学科对同一 个问题进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之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 性体现在它的方法论价值,它通过多种机制消除多学科研究 对高等教育学科的割裂,实现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促 进高等教育学科群的形成。跨学科研究的作用机制如下。
[23](1)多元机制:是指跨学科研究必须发生在多元、 异质的学科之间。(2)融生机制:是指多元异质的学科通 过有机整合而达到协调共融的机能。(3)话语机制:即通 过建立学科间的共同话语促进不同学科系统的融生。(4)互补机制:即多门学科在交叉融合过程中,彼此借鉴,互为 补益,实现优化的一种机制。(5)同源机制:即通过寻找 学科间共同或相似的深层根源促进学科融合。(6)开放机 制:只有凝聚交叉学科的精粹并不断作用于外界,并不断吸 收外部环境的反馈,才能发展出真正的跨学科。(7)流动 机制:即通过相关学科间诸要素的交流、与外部诸学科及外 部环境的交流获得不断发展。(8)合力机制:多个学科通 过融生、开放、流动等机制,集成“合力”,推动学科交叉。
(9)增殖机制:即由学科交叉合力作用于外界而生发的自 身和社会领域的增值。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