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岗位设置管理中的教学管理的困境 岗位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编制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创新。高校岗位管理制度 “就是规定如何将高校的办学目标、任务以及办学资源合理分解到具体岗位,并 以具体岗位为对象实施科学管理的制度体系,它包括高校内部各级各类岗位的设 置,人员的考核聘用以及薪酬分配等—系列管理体系和规范”。随着事业单位人 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当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的重点。
按照国家人事部门制定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高校岗位 设置管理改革总体要求是“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 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 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M按照改革的总体要求,各省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 都颁布和出台了各项政策,以促进高校建立以岗位设置与分级管理为内核的人事 管理体制,建立紧密联系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在具 体实施过程中,各高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岗位设置与管理,在岗位及其内部比例 结构控制、薪酬及激励机制设计上,都体现向技术岗位倾斜,而管理岗位地位相 对下降。以江苏省为例,高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3种类别,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学校岗位总量的70%,管理岗位一般 不超过学校岗位总量的20%。3]岗位设置管理对于高校完善以岗位设置为核心的 聘任制改革,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 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学管理岗位边缘化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教学管理队 伍建设面临困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困境之一: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被忽视教学管理岗位不同于高校一般行政管理岗位,教学管理处理的是教学运行, 面向的是各科教师,关乎的是学校稳定。教学管理岗位具有特定技术要求,其重 要性不容置疑。但是现行的高校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把教学管理岗位列为无技 术岗位的范畴,采取的是“一刀切”办法,使教学管理岗位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
教学管理岗位不仅低于教师的专业技术岗位,而且也低于财务管理、图书档案管 理以及仪器设备管理等工勤技能技术,等同于后勤管理、宿舍管理等辅助教学管 理岗位,这严重影响了专职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发 挥。
困境之二:教学管理岗位的设置受到压缩 教学管理岗位的设置是按照学校发展规模、发展定位和教学资源配置合理 确定的。现行高校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只是从总体上规定了管理岗位设置的比 例,而没有具体确定不同管理岗位设置的原则,在高校去行政化尚不完善的情况 下,出现教学管理岗位不得不与其他管理岗位竞争的情况。由于一些领导对教学 管理不熟悉、不重视,导致一些重要的教学管理岗位人员配备不足、质量不高、 结构不合理,造成教学管理工作不科学、不顺畅、不连续、不规范、不严谨。
困境之三: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 教学管理涉及教务、考务、课务、教研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具有特定的技 术要求,通常情况下,一般管理岗位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是无法胜任的。但 是现行的高校岗位设置管理中的管理岗位流动机制,导致了管理队伍的不稳和管 理质量的下降。3年甚至2年轮换制,导致管理岗位管理者工作不深入、不努力、 不调查、不研究,得过且过。即使有些人想出点成绩,也是只抓亮点不及其余, 结果导致基础工作曰趋减弱,基层工作人员愈发没有积极性,教学秩序、教学质 量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程度。
二、岗位设置管理中教学管理的职能定位 在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中,教学管理岗位不是一般的管理岗位,一个合 格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即具备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技术能 力,熟悉教学是教学管理岗位的基本要求;
其次一名合格的教学管理人员同时必 须懂得管理,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即具备管理学方面的基本技能。因而,培养一 个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其难度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秀的教师,从这个意义而言, 在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中,教学管理岗位职能需要重新定位。职能之一:教学发展研究 这是教学管理岗位的核心内容,教学管理者工作能力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直 接影响着教学的运行与质量。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短期与中长期发展规划、专 业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 都需要教学管理者在研究国内外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状 况和现实基础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该职能要求教学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 及管理理论水平,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有关政策的制定,对教学改革与发展 的实际状况非常了解,并进行及时的调查研究,能准确把握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职能之二:教学运行管理 包括教与学以及教学的管理和教学运行的管理。所谓“教”的管理是指对教 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在哪里教、谁来教”等具体工作, 职能涉及到学校教学资源合理配置问题;
“学”的管理就是对学生“学什么、怎么 学”进行管理,例如,告知学生本学期的课程与安排,通知学生进行选课,然后 生成学生课表等等,职能涉及到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落实问题;
教学管理 则涉及到教学实施中的教与学存在问题以及发生矛盾的处理和教学过程顺利实 施的协调;
教学运行的管理包括学生注册、考试、学籍易动等问题,是一项比较 繁琐和复杂的管理。随着高校体制改革产生的学生规模、班级规模的扩大,以及 学生生源结构的变化,教学运行过程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管理者做 出更加复杂细致的管理工作。
职能之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教学基本建设是教育部实施的二期“质量工程”和刚刚启动的“本科教学工 程”的主体内容,具体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 基地建设以及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教学环境或者 网络资源环境建设等。教学管理者需要从学校层面整体规划人、财、物的投入, 需要调动院系及教师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至于“建多少、如何建、 谁来建、建成什么程度”的问题,更需要教学管理者能够根据国家及地方要求, 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拿出具体方案和措施。其中既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成分, 也有很强的实践探索内容,还有比较具体的操作要求。职能之四: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包括教学结果的评价与教学过程监督、检查,其中既有人才 培养质量的管理,也有教学过程质量、教学建设项目质量的管理。比如,对学生 整体素质的评价,对学生课程学习状况和实践能力的学校考核,对教师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的评价,对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评价等等,都必须制定科学规范的考 核评价体系,而设计简洁合理的评价程序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内容。如果对评 价的项目与内容不作较为深入的研究,抓不住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与关键环节, 质量管理就可能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官样文章,还会导致管理对象的反感甚至抵 制。
教学管理的职能最终落实在不同级别的教学管理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之 中,如果不明确教学管理岗位的职能,那么在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中,教学管理人 员就会边缘化,管理者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或者只想走走形式。如同教师的教学 工作,负责任的教师与不负责任的教师都是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却完全不 一样。
三、岗位设置管理中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 进高校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为支撑,高水平的教 学管理又需通过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来实现,因而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必须把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作为推进高校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围绕当下 教学管理存在的困境和教学管理岗位的职能定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解决制约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策之一:正确定位教学管理岗位的地位高校管理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 信息管理、基建管理等众多的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但是其中必有一个是起关 键作用的系统,这个子系统就是教学管理。教学工作居于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 位,教学过程是种进向不确定的系统”“各种手段和教学环节的安排、实施和相互 间的密切联系配合等,就需要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多边活动”所 以为“协调好各方面的活动,既生动活泼又秩序井然,就必须进行教学管理”[4] 从这个意义而言,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高校管理的中心环节, 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就必须坚持教学管理的核心地位。因而,在岗位设置管 理中,要提高教学管理岗位的地位。对策之二:严格实行教学管理岗位准入机制教学管理岗位职能要求教学管 理人员同时具备专业岗位技术和教学管理技能,必须提高岗位设置的标准。教育 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曾明确 指出:“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兼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双重职能,高等学校要 根据这一特点建设教学管理队伍,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教学管理岗 位。”5]教学管理岗位最基本的前提是高校教师资格,要杜绝无教师资格的人员 进入教学管理岗位。在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设计中,建议处级以上的教学管理岗 位必须具备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科级以上教学管理岗位必须具备专业技术中级以 上职称,普通管理岗位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教学管理岗位的流动控制在教学 系统,严格控制非教学系统管理岗位向教学管理岗位的流动,以保证教学管理队 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策之三:确立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学术地位确立教学管理在学校管 理中的学术地位,不仅可以促进管理者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减少管理中经验主义的做法,而且可以稳定教学管理队伍。确立教学管理在学校 管理中的学术地位,高校至少应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学术研究,发现教学管 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对策。二 是强化学术指导,从体制机制建设到工作职能划分直至曰常的管理行为等各个方 面,加强学术研究对曰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避免管理工作出现过多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三是促进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学 习借鉴兄弟院校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促进思想的融合,启迪研究的智慧。
对策之四:建立健全教学管理队伍发展规划 教学管理队伍发展规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合理的队伍结构,包括教 学管理队伍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学历与职称结构、工作资历结构等等,确保 每种结构类型的均衡与衔接,避免断层或断档问题的出现。二是稳定的队伍状况, 建立健全有关体制机制,确保教学管理队伍工作思想的稳定、工作状态的稳定、 工作能力的稳定,既要做到合理的人员流动,防止出现死水一潭的问题;
又要做 好新陈代谢的有序运转,实现整个管理队伍在流动中的平衡。三是科学的发展规 划,包括人员的补充,后备干部的培养,新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整个教学管理队 伍的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来明确发展目标,编制 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
对策之五:健全教学管理队伍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既要看每个管理者有没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包括理论水平和工作 经验,更要看在具体的工作岗位有没有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具体评价内容应该 包括:一是学术水平,对教学管理者的学术评价应根据其所处岗位进行分层次考 核,包括领导层和普通工作人员的考核,领导层主要侧重于教育及管理的理论前 沿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与政策、方针制定研究,普通工作人员主要结合 工作职责考核其理论应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二是工 作业绩,主要依据各人的工作职责看其履行职责的能力与效果,有没有完成年度 工作目标,取得怎么样的工作成效。三是服务质量,包括工作作风与工作态度, 依据是教职工评价、同行之间的评价和领导对每个教学管理者的评价。四是职务 职称评聘,对教学管理者应该根据其学术水平与工作能力进行职务职称的评聘, 这既是一种稳定教学管理队伍的有效手段,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的 承认。
对策之六:建立公平合理的岗位激励机制 教学管理岗位按照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制度设计,属于非技术岗位,在高 校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这对于具有技术职称的管理人员而言是缺乏吸引力的。
管理岗位的报酬待遇是与管理人员晋升机制连在一起的,而技术岗位的报酬与个 人的职称密切相关。高校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后,“由于业务能力出色的专业技术 人员不断被提升到管理岗位上,他们又不愿放弃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 从而出现了“双肩挑,这个特殊的群体”,但是“双肩挑”只有六级以上管理 岗位才具备资格,六级以下管理岗位的管理人员却只能在专事管理与学术研究之 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学管理岗位激励机制首先要解决好 这一问题。考虑教学管理岗位的特殊性,可以放开“双肩挑”的限制,允许具有教 师资格的普通教学管理人员参照教师技术岗位的要求进行考核,开通教学管理岗 位“专业技术”与“晋升职务”双通道。这对于稳定教学管理队伍,提高教学管理队 伍的层次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茵(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杨州22500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