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提出的是瑞士的皮亚 杰(J.Piaget)。皮亚杰对认知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 的,他对认知领域的影响十分的深远。由他创立的儿童认知 发展的学派被称作是日内瓦学派。从他的理论中能够随处可 见唯物辩证法的影子,他主张应该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 观点来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研究。他认为儿童建构起关于 外部世界的相关知识,是建立在儿童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 的过程上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来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在皮 亚杰的理论的基础上,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主要对个体的 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 强调。
传统的认知理论与认知科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 反映构成了知识。通过这一理论,一些学者认为教学就是学 生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够获取这样的现实现象。这种朴素的 观点将我们的感官比喻成了照相机。然而实际上,这一理论 有着很大的缺陷,它碰到了许多的概念问题。之所以会碰到许多概念问题,是因为这一观点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
而建构主意的观点则认为建构是以服务其自身为首要目的 的。主体都希望自己能够对所感觉到的事物进行控制,因为 这样能够方便主体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对那些与之相背 离的或者是会产生干扰的事物进行排除,并能够控制自身所 真实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而该模式则 只可以包括与主题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 来讲,主体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 会对怎么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进行关心,并在此基 础上去逐渐的适应环境。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注重以学 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3) 注重协作学习;
(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然而农村小学 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建构 主义的要求。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 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大多数中小学都已 经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然而因为地区性差异和 人文因素的影响,农村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有着较为巨大的 差别,农村小学微机室现状是:计算机的数量不多,很多学 校仅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网络计算机 的机房,上机时只能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故障率很高,维修困难,难以保证学生上机 时间;
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从学生自身 的计算机素养来看,城乡之间差别更大,一般情况下城镇学 校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都能很熟练地使用电脑,然而农村 的孩子不用说使用,有很多甚至都没有摸过电脑,更甚至有 的孩子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在上课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这样 的事例,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在第一次上机时, 打开电脑后,很多孩子都呆坐在板凳上,动也不动,全部都 看着笔者,笔者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学习使用啊?” 他们的回答简直令笔者哭笑不得――“老师,我们不敢摸” “老师,我怕弄坏了”…… (一)相关领导认识不足、观念滞后 到现在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成为高考、中考科目,因此, 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大多数的教 师则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使得他们没有对信息技术教 育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长 期受狭隘思想的束缚,往往也会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抵 触。还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则因为怕花钱、怕麻烦、怕政 绩难以凸现等,在有意无意之间削弱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 力度。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始终处于 一种没有高水平的思想认识做保障的状态。也正因此信息技 术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资金匮乏、硬件设备建设落后硬件设施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因 为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建设模式与农村小学不适配等各种 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信息技 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这是一个另人揪心的 现实状况。“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 通过他们的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中的人机比平均为22:1, 而且学习与学下之间的差距也十分的巨大,好的学校为5:1, 最差的却为84:1。有很多的学校在上课时都是两名学生共 同使用一台计算机上课,这样很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农村信息化硬件资源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建设 不到位,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
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太差,硬件设备的扩充和升级较为困难;
校园网的建设城乡 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此外,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不仅仅需 要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配套措施的 跟进。基本现在的学校都是自行承担电费,如果学校承担不 了这部分费用,那么久不能够保证计算机运行,或者是只能 够在上课时才能够使用。同时学校联通互联网的费用对于学 校来说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很多学校处于经济上的原因, 都会采用较小的带宽,当学生上网时会经常造成堵塞。总之,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以及配套措施的不 完善,严重的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师资紧张、管理松散 因为各种原因,现有的许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基本都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近几年新一代的从计算机教育专 业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却又基本没有几个 愿意回乡的,同时他们还不愿意到那些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 去进行支教。这些现象直接造成了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 师资紧张。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应急”培训,也很 难满足如今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求。
此外,很多农村的学校都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考核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评价体 系,直接导致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降低 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后直接导致使信息技术教育 效果的低下。
(四)教研不到位,后劲不足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研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较 低的水平,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效益。在进行教学研究时,基 本都只是在探讨课程的内容选择,而不是对教材教法、考试 评估等环节进行研究。很多时候都只是注重知识点的孤立学 习上,很少去考虑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都只是注 重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很少对计算机的具体过程与具体的工 作原理进行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只是注重教学任务的 完成,而没有去对学生自主创新和师生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 进行思考。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仅堵塞了教学研 究的渠道,而且也不利于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打开思维的大 门,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前进的后劲。三、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提高相关领导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二)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来作为支撑, 但是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构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作为 支撑。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又该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呢?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开源节流,还应该广辟渠道:(1) 积极的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到政府的投资,并要积 极的争创信息网络示范性学校;
(2)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对 学校结构进行调整,对学校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充 分的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
(3)要积极的吸纳社会资金, 要积极的争取致富能人的捐助;
(4)必须要能够综合学校 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例如发动师生勤工助学创 造资金;
自我维护设备,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金;
通过学 校校园网与因特网、宽带网联通,下载资料,有效利用免费 资源;
组织师生制作课件,建设资源库;
借用、刻录上级电 教部门和周边学校软件资源,巧妙利用他人资金。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对教师的培训应该采取灵活对边的方式,例如可以根据 农村现有的实际采用校本培训方式、或者是采用请进来与走 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推进,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首先,应该对那些年龄较小且具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进行较为 专业的培训,可以聘请外地的专家来开设专业的讲座,也可以是派到外地学习,通过这样的培训来培养出一部分骨干教 师,完成信息技术教学。其次是对那些基础薄弱的教师采取 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让这些教师意识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趋势,让他们知道信息技术将会成 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再次,要重新认识学 与教的关系。
总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 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贫困山区较多。在解决好以上几个问题同 时,还会随时面临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我们必须要做好准 备,为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努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