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设立劳动关系协调员 劳动关系协调员是从事劳动人事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实施管 理以及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协调、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工 作的人员,负责处理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的利益、矛盾、权益保障等问题。
(三)建立劳动关系应急协调机制 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员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会(职代会)三方在 劳动关系协调方面的职责,如工会(职代会)应根据自身的特征,重点抓住劳动 合同、集体劳动合同等关键环节,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共同协调劳动争议, 尽早化解劳动关系中出现的矛盾。
二、梳理、修订现行劳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用工制度科学化 (一)细挖潜在风险 企业应明了制定规章制度潜在着哪些风险、形成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 是哪些、应如何规避或防范这些风险,以便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法律规定 的规章制度,以强有力地支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梳理现有规章制度 在对劳动用工、薪酬福利、激励约束等人力资源规章制度进行法律评估梳理的基础上,对照各类用工管理风险查找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三)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对于确定存在的各类风险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并经单位合法民主程 序,以确保公司各类规章制度的安全合法有效。
三、正确选择用工方式,确保用工管理规范化 (一)正确选择用工类型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要准确掌握各种用工形式,从企业用工的实际出 发,自行梳理、搭配、对号入座,以谋取最佳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别是处理 好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使用,合理规避劳动风险。
(二)避免事实劳动关系 各企业应尽量避免事实劳动关系的发生,如劳动者入职后由于企业没 有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造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给企业带来惩罚性的法律 风险责任。
(三)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企业应在选择合法规范的劳务派遣企业基础上监督其履约情况,注意 核查各种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内容,杜绝名义上的派遣用工关系转变为实质上的事 实劳动关系。
(四)完善员工岗位规范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确定的分配原则。实行定员、定岗、定责,明确职 权分界,以完善的岗位规范说明书进行规避防范。要将部门职责层层分解到人, 并实行统一、规范的工作评价制度;
另外,探索公司合理统一的薪酬模式,探索 内部与市场化接轨的“双轨制”工资制度。
四、建立完善的劳动关系民主管理系统,确保管理工作民主化 (一)建立管理台账 建立招工名册、人员信息、合同签订到期时间、员工岗位规范等基础台账。特别是要保存好会议记录、讨论的经过、张贴公告的记录等证据,并履行 相应法定程序,以防发生纠纷时企业无法举证的风险发生。
(二)做好民主沟通工作 要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即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 项必须经过民主程序通过,并将直接决定公示或者告知。
(三)完善法定手续 如对协商、讨论、公示、告知、签收等流程,完善法定手续。实践中 可以利用告示栏张贴告示;
或把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发给劳动者,或向 每个劳动者发放员工手册。
五、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实现风险的可控在控机制 (一)劳动合同首次录用订立过程的规范 包括员工招聘录用时相关资料的收集保存。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的一 些重要和必备条款时,最好请律师或专家具体把关,以免影响劳动合同效力和发 生劳动争议的风险。
(二)劳动合同履行中的规范 严格履行劳动合同约定是防范法律风险的前提。如在劳动合同到期终 止或续签问题,合同到期必然面临续签或终止。由于续签合同需要时间,如不在 合同到期前明确或另行约定,则操作上将面临协商期间劳动关系不明的问题,可 能产生事实劳动关系的争议或因停工协商影响正常工作。因此,建议建立员工劳 动合同到期预警机制,设立固定时间作为预警时间,以留出必要时间进行协商, 避免工作脱节。
(三)劳動合同的变更和终止的规范 双方就变更劳动合同的条款经过协商,书面协议应指明对哪些条款做 出变更,并应说明变更后劳动合同的生效日期。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 转移手续。用人单队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正确把握劳动合同制度的运行规律,不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长 效机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 主要情况列入依法治企的基本内容,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实现风险 的可控在控机制,努力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