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70年前的今天,中国以牺牲3500万人口的巨大代价换来了日本 侵略者规规矩矩的坐到了桌子上来,向世界宣告投降。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将 中国拖入了一个苦难的深渊,一个地狱的深渊,一个不堪回忆的深渊。作为后来 人的我们,站在历史的门槛上,回望这段历史,纪念这次胜利,不禁感慨万千, 泪流满面。但是正如同志讲的那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 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 周 年,更应该铭记和传承的是那段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史诗中凝聚和传承下来的民族 精神。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时时在心里叩问。有些精神,你很难用言语 总结,但是他就是有一种力量让你我热泪盈眶,充满力量。是的,这是一种磅礴 的力量。抗日战争,那雄伟瑰丽的抗争图景,每当展开之时,总像积蓄已久的瀑 布,直下银河冲入九天。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军还是 八路军、新四军,无论是军人战士还是普通百姓,都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妆点了 每一寸山河每一分土地。一次次会战、一次次冲锋、一次次围城、一次次呐喊、 一次次奇袭,一次次浴血奋战、一次次同归于尽、一次次弹尽粮绝、一次次英勇 牺牲。在为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中牺牲的,有数以百计的将军,更有 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还记得吗在异国他乡,在71年前的缅甸野人山山区丛林, 面对日军的追击堵截,一支英雄的部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0师官兵在师长戴 安澜的带领下,跋山涉水,艰苦奋战,最终戴师长在突围中不幸腹部中弹,壮烈 殉国。他在写给自己妻子的遗书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 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为国家战死沙场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这就是中 国军人的不朽的铮铮铁骨。当满是血迹的灵衣覆盖着戴安澜师长的遗体到达昆明 时,数十万百姓自发在街道两旁躬身迎接,迎接自己的英雄回家。毛泽东同志听 闻戴师长殉国的消息后,亲笔为他写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 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为他题写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像戴安澜一样牺牲在战争前线的还有很 多很多,不仅有******的将军,更有我共产党的英雄。天才的战术大师左权将军, 在抗击数倍于自己的日军进攻中,为了保护八路军总部机关成功转移,不幸牺牲, 甚至都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话。那些为了国家民族未来,远赴异国他乡的远征军将 士更是所有中国抗战军人的光辉代表。缅甸野人山,留下了多少英灵的尸骨,后 有追兵,前无去路。有的部队为了成功突围,不得不把老弱伤残的战士留了下来, 让他们自力更生,听天由命。有些战士面对敌人的包围堵截,坚决不投降,最终 选择集体自焚,英勇牺牲。几十人啊,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在离祖国仅仅几十 公里的边境上,销毁了一切武器车辆后,浇满汽油,向自己点火,将自己对祖国 对人民的忠诚化作了那熊熊燃烧的大火,化作了那他们身体凝聚而成的一缕缕青 烟,飘也要飘会家园的上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最 好诠释吗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头可断而身不可屈,命可无而气不可绝的精神的最有 力注脚吗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支撑起了这个民族在一次次苦 难、一回回屈辱中奋起抗争,永不言败。正如主席讲的那样,正是这种精神,激 励了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 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 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中华民族有了同侵略者血战 到底的气概,有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能力。
今年,正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之年,国内利益调整、矛盾凸显,外部 环境表面平静、暗流汹涌。正如国歌提醒国人的那句真言一样,中华民族到了最 危险的时候。面对改革阻力、面对矛盾困难,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应该传承起抗 日战争中英雄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以时不我待的紧 迫感,勤勉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想,这应当 是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应有之义。
纪念抗战胜利散文 我们没有忘记 在8月逼人的暑热中,去卢沟桥参观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里 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伴随着各种纪念热潮,出现这样的场景并不足怪。但在没有庆典的平素往常,该 如何推进人们追怀历史的脚步,延续人们重温历史的热情 不久前,曾有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年轻人进行了“二战认知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二战对于年轻一代已越来越“远”;对于一些二战的 关键词,知道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70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过去那个时 代的悲惨和伤痛,也永远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和灾难。战争的硝烟早已 散尽,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 的战争,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 有过 “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放弃的。
人是不能不懂得历史的,人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据调查,74.6% 的年轻人希望加强关于二战历史的教育,九成的被访者认为类似今年的纪念活动 今后还应继续。这样的期望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很好地创造了让年轻一代走近 历史的契机。
应当承认,我们对后代的抗战历史教育还有不少欠缺。今天我们的历 史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里开展,由于方式的单调沉闷,在孩子们眼里,它只是 教学大纲上的一个章节,是需要背诵、考核的一种“知识”。而在一些国家里,类 似的历史教育形式多样。比如,让学生选择一位在战争期间被害犹太人的名字, 然后用课外时间调查他的历史和被法西斯杀害的经过,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报告, 老师根据完成情况打分。
这样的教育不但切实有效,而且震撼心灵。孩子们在查询资料的过程 中,逐渐由一个生命的消失,一点点揭开那段惊心动魄的残酷历史。它让已经开 始有独立判断和分析能力的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历史的真实,也获得了研究历史 的视角。
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 念式的说教上。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应当 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 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 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参加过70年前那场战争的老兵们这 样说。但愿我们的历史教育,能够早日让年轻人面对殉难同胞的灵魂作出回答:
我们没有忘记。纪念抗战胜利散文 血与火的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了。今天,我们追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纪念那 场伟大胜利,我们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吸取伟大的 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启发,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 了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日军用个种火器射击里燕子 江边来不及逃散的5万多 难民,顿时血肉横飞,尸体遍地。日寇将搜到的数万名青年绑缚下关煤炭港枪杀, 然后将尸体抛入长江,鲜血把江水染得赤红。
日寇还将被困在幕府上的男女老少5.7万多人用铅丝捆扎,驱至先关 草鞋峡,先用机枪密集扫射,再用刺刀捅死伤者,最后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浇洒 煤油,以火焚烧。
日寇还把中国人当作实弹射击和练习的靶子,甚至开展“杀人 竞赛”取乐。有两名日军少尉进行了谁先用军刀砍杀100名中国人的比赛,结果分 别杀了105人和 106人,军刀都缺了口。在灭绝人性大屠杀中,惨遭日寇凌辱残 害的妇女不计其数,日寇用了各种残酷的手段,杀害了30万南京人民,整座南京 城成为尸横遍地,瓦砾成堆的人间地狱。这就是震惊世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 屠杀。”我们永远会记住这个血债。
70周年过去了,我们回想历史,纪念胜利。
同学们,历史就让它永 远成为历史,不要再让历史重演,我们应“勿忘国耻”、“刻苦学习”、“振兴中华”、 “开创未来”!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