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 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 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国内外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现 实社会心理素质不高、心理学知识匮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70%以上。由 此可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极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 在大学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忽有忽无,极为薄弱,我们紧紧抓住了以大学生心理 学全校性选修课的开设为切入点,开始了进一步向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纵深研 究。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访谈记录,以在校大学生为 主体,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即形成了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 以心理学选修课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心理协会和心理咨询中心等组织的培训和实 践为辅助、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培养体系。
2. 具体方法 2.1 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知识建构和智慧技能形成的教学内 容体系。
2.1.1大学生心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学虽然只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发 展速度很快,而且其在规范大学生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大学生 正确走出挫折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同样不容忽视。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有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但其内容却在界定过程 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概括 和具体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A.概括的主要问题 概括来说,现行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存在 “三多三少”的现象, 即: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 理的操作性的阐述少;
对一般意义的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具体 出现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
要求学生对大学生心理 学的概念、原理进行机械性的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践问题的 技能训练少。
B.具体的四个问题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第一,理论无法真正引导实践。当前大学生心理学只是把所关心的转 变为科学的语言形式, 然后再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处理。这实际上是使教材 真正适用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不是使大学生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为大学生解决心 理问题的实用性学科。
第二,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当前大学生心理学很大程度与普通心理 学相似,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也时常会有概念或 认知上的混淆。
第三,侧重于讨论个别的心理现象,而不强调整体的心理特性。
第四,内容缺乏创新点。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对大学生 心理问题的解决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大学教育实践 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2.1.2解决方法及建议:
A、界定遵循的原则:
(1)根据大学教育目标决定大学生心理学内容体系的框架。
(2)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的界定还要遵循一些现实意义上的原则:实 事求是的原则;
针对性、前沿性、实效性的“三性”原则。B、界定的实际操作:
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大学生心理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 内容;
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大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如关于不良学习的研究、关于心理问题导致异端行为的研究等。
其次,要强化解决实际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 大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
再次,大学生心理学应提供可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 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从而使大学生不仅仅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一个表象的 认识,还要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通过对深层次知识的把握,有助于大学生学会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再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和同样的错误。
此外,必须打破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的 “贯例”,消除教材中的“条块分割”现象,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学的内容结构。
这可以使学生形成有关心理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完善认知结构。从微观方面的“大 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学习心理、挫折心理、人际关系心理、恋爱心理和性心理 以及职业选择心理和网络心理”到宏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心理”等一系列大学生心 理问题入手,力求从大学生的人格、气质、性格、情绪调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 策,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心理咨询等方面 进行初步的探讨。
C、对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
大学生心理学应该包括十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
第三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第四部分:大学生的情绪及调节。
第五部分:大学生的挫折心理。第六部分:大学生人格、气质与性格。
第七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
第八部分: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性心理。
第九部分: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及调适。
第十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卫生。
第十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心理。
第十二部分: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十三部分:心理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十四部分:心理咨询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
2.2 采用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类应用课程,在传授大学生心理学基础知 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心 理素质结构的优化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大学生心理学课程根据学生现实需要以模块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实践 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小组活动、在线讨论、影片赏析、团体训练等多 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变客体为主体,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自我成 长。
(1)答辩式研讨。
大学生答辩式研讨是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 学生自选课题,自设问卷,面向学生调查,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心理科学 的浓厚兴趣。学生调研课题内容可包括生活状况、综合素质、恋爱问题、网络依 赖、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每一项调研都关乎学生实际,贴近生活,为广大学生 了解身边群体提供了一个窗口。另外,可争取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课题组同学 为全校辅导员、班主任宣讲调研结果,请学校领导亲临现场,实现学生给自己的老师上课。
(2)小组讨论与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学讨论,充分利用 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源,实现“三个一”具体要求,即每位同学每学期阅读 一本心理学书籍,撰写一篇心理学读书心得,参与一次心理学课外学术讨论活动。
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小组讨论 与读书心得等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打破传统课 程教学的固有模式,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助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 的兴趣。
(3)影片赏析。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增强教学效果的 直观性,《认识两性》、《生命过程》、《爱德华大夫》等心理类影片展映倍受 同学们欢迎。这样,同学们不仅感性地了解了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而且更深 刻、形象地认识了心理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神奇魅力。
(5)专题讲座。《大学生心理学》主讲教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 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生涯规划方面的专题 讲座,不仅为广大同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丰富了课程学习内容,而且 教给了学生识别、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技能技巧,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化解了问 题。另外,还可以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报告,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 题进行答疑释惑。
(6)团体训练与拓展活动。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人际关 系、情感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成长性问题,课程主讲教师适时开展专业的咨询与 辅导。对于具有共性的问题积极开展团体训练,让学生在团体中获得同伴支持和 理解,从而走出自我。此外,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心 理素质,通过人际关系训练、情绪识别与管理训练等活动,学生可深刻认识到自 身存在的认知策略及思维方式,并予以积极调整完善。
(7)成长工作坊。为了让更多同学受益,作为大学生心理课堂的重 要延展,利用展版、宣传栏开设“心理成长工作坊”专栏,专栏文章选取日常咨询 和课堂讨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为主题,展开分析和辅导,以拓宽心理教育的 受益面。如推出“心理辅导老师给新生的话”、“陷入困境的你孤立无援吗”、“朋 友间能给予的,不仅仅是友谊”、“停止吧,一个人的战争”、“要知松高洁,待到 雪化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与微笑相伴成长”、 “为了心灵的一片晴空”等专栏。2.3 心理学协会培训提高 由于大学生心理学课时有限,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会加入心理学协 会,协会聘请心理学专业老师任指导老师。在协会中,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大 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名家论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大型签名现场 咨询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大型手语歌曲晚会、心理电影展播与赏析等 系列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大学生心理健 康知识,为学生建立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在 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协会中,大家经常沟通,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探 讨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协会的培训,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逐步完善,视野 逐步开阔,心理调适能力逐步增强,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 待生活。
2.4 心理咨询中心实践 心理咨询中心是由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面向全校学生展开心理咨询 活动的机构,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和想提升心理素质的学生。老师们都有自己的 科研课题和服务对象,对于心理学基础比较好、愿意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的学生, 老师们可吸收一部分参与进来,利用心理学实验室做一些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 意识和动手能力。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做一些综合性和 设计性实验。在咨询中,学生可做老师的助手,包括预约、记录、整理档案等工 作。
3 结语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 从在校高年级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