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教育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本。纵 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低水平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必 须经过长期的、持续性的增长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这又有 赖于持久性的增长源泉,即制度和人力资本。
二、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对农村经济的优先处理会产生大量成本,原本成熟的均 衡体系经济惯性都会由于考虑到农村问题有所破坏和停滞, 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长期会大大推动经济发展。矛盾在 于今天的投入对于多年后换来的经济发展孰大孰小。另外, 多年后中国是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那时农村教育的正向影 响是会将经济带上一个新的“J”型曲线,还是会导致过度 膨胀?这些问题在去年到今年的通货膨胀的冲击下,原有的 结论是否先要有所更正呢? 1、教育方向定位不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把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不 仅偏重于应试教育,学科结构也严重失街。学生除了文化课 外,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学校和家长往往 只关注优秀学生。同时,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制度下,由于农村学校在办学硬件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 学生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大多数农村学 生苦读之后只能回乡务农。由于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脱离农 村生活,回乡的学生普遍缺乏生活技能,不能很快地融入当 地的经济生活,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2、老师结构性短缺较为严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良 好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城乡差距拉大,大城市、中心 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 生活条件悬殊,造成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逐级向上流动, 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沿海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县城 的教师向中心城市流动,乡镇的教师向县城流动,造成山区 乡镇教师严重不足,同时,由于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局限, 愿意进入乡镇教学的毕业生进不宋,加之适龄入学儿童的减 少,不少乡镇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两个教学班,按照一个教 师担任若干学生教学的人事编制,一些农村学校老师数只有 几个。导致一些老师什么课程都教,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
并且在既有的老师中,还有一部分是高中毕业或非师范毕业 生构成的“代课老师”群体。
3、辍学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承担方式改革的深入,教育费用不断上涨,教 育支出成为了普通家庭最大的支出,广大农村家庭收入仍然 较低,自费上大学仍然遥不可及。这导致一些孩子不得不辍 学,无法圆他们的大学梦。当前大学生自主择业,受市场经 济的影响,农村孩子受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家庭文化背景 等的影响,就业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孩子较弱,如此一来,那 些背负着很大债务上大学的农村孩子,相对而言就有较高的 教育投资风险,一旦无法就业,就意味着给本不富裕的家庭 经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定位于脱离农村,导致 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 重新回潮。
三、我国农村教育应坚持的方向 1、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预 测中,小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35%,中学教育的投资回报 串为20%,高等教育15%,教育回报随着教育层次的上升而 递减,越是基础的教育越有高的回报率。据此,国家应坚持 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
2、坚持农村教育的特色化。(1)要改变一刀切设置基 础教育课程的模型,在农村学校可因地制宜针对农村经济设 置一些课程。(2)大力兴办针对农村学生和农村产业的职 业教育,健全农村国民教育体系,加大成人教育、相关专业 培训等继续教育,将农村中各个层面的劳动者纳入农村教育 体系。(3)设立农村型高校,研究在农村现行体制下如何创新发展农村经济。
3、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1)建立教育资源进 退机制,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考评清退机制,保证 农村教师队伍质量。(2)实行大学教育组织布局一体化, 鼓励部分师范大学生下乡从教,更大地发挥大学教育的正外 部效应。(3)在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加入乡镇从教、支教 年限等内容,建立城乡、各校教师定期轮流或巡回执教制度, 使落后地区的学生得到高品质师资的熏陶和启发.(4)加大 农村教师工资待遇,设立教师工资专户,建立教师工资上级 财政保障制度,使农村学校留得住教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