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高等教育在信息社会发展中出 现的一些特点,包括教育信息获取便捷化、教育信息交流国 际化、教育信息普及大众化和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化等,并且 反思了高等教育发展中暴露的一些问题。
摘 要:
信息社会;
高等教育;
发展 信息社会中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反思 蔡雪敏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莆田 351254 摘要:信息社会的到来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 特点。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高等教育在信息社会发 展中出现的一些特点,包括教育信息获取便捷化、教育信息 交流国际化、教育信息普及大众化和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化等, 并且反思了高等教育发展中暴露的一些问题。
一、引言 自1964年日本的学者梅棹忠夫第一次使用了“信息社 会”后,这一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进入21世纪, 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全球迅速普 及和蔓延开来,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呈现出 来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使得被广泛誉为知识“电力”的“发 动机”的高等教育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并随之发生一系列 相应的变化。二、信息社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特点 信息社会的高等教育从教学方式到管理方式等方面,都 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表现出了如下的特点:
(一)教育信息获取便捷化 信息社会中光电和网络代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随着信 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受 到信息化的影响程度日益深刻,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信息交流国际化 信息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空间 的概念,信息技术及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地区、 国家概念将受到冲击,各网络之间可以不考虑地理上的联系 而重新组合在一起。信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国 际化。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全球通讯卫星网的建立,国际间信 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高等教育资源跨国配置的范围和领域 将越来越多,各国高校间大量互派学生、学者,互邀教授讲 学,开展合作科研, 以及众多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科研交流 等等,使现代高等教育不再是一个国家一所学校的事情,而 是一种国际现象。
各国高等教育课程也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中。美 国学者伯恩教授曾指出,国际教育要求在国际的框架内讲授一个学科,以便使学生意识到所有国家的相互联系以及诸如 贫穷和种族歧视等问题的普遍性。发达国家都以国际化为原 则对高等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例如美国高校在普通教育 的核心课程中增加关于世界文明、世界史和外国语的要求;
增设和加强地区研究和国际研究方面的主修、辅修和专攻计 划;
在工程、工商管理、教育等专门领域的教学中增加国际 方面的内容等。
(三)教育信息普及大众化 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 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社会需要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 同一模式下的人才不可能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形式 也一改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模式,出现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 育等多种形式,民办高校也蓬勃发展起来,客观上使得人们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极大增加。
(四)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化 信息社会里以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 术在高校学习领域中广泛应用,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全面变 革。信息社会的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要形成竞争力必 须不断创新。
为贯彻这一精神,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高校需 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从教育的每个环节,从知 识灌输彻底转变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求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奉献合作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 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 要源泉。”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基 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 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文化创新使得大 学着眼未来、引领社会。高校更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 超前才能引领,创新才能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 “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反映了大学的本质是趋向未来的, 着眼于培养和造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三、高等教育改革中的若干反思 信息社会的到来令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了令人欢欣鼓 舞的特点,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中需要注 意的一些问题。
高等教育的信息化使人们可以远离教师、教室接受教育, 但是,缺少教育的氛围容易使受教育者漫无目的地浏览。高 等教育的许多功能,如职业技能的获得,思维方式的训练、 品格的形成等等,仅仅依靠电脑网络来完成是不够的,还需 要良好、真实的人文环境。高等教育,传授的不仅仅是大学 知识,大学精神也同样重要。因此,大学校园良好氛围的浸 润、课堂面对面的交流、教师的言传身教,都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手段。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飞速发展的网络教育、远程教 育使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一步加强了交流、联系和合作。
世界各国应当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教育 资源来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但是,我们也看到,少数发达 国家在信息技术和文化资源上占有绝对话语权,发展中国家 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成为互联网上的“观众”,少数贫困的 国家甚至还被排斥在这种进步的网络文化之外。在这种不平 等的国际高等教育关系中,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无法摆脱 作为被西方发达国家边缘化的危险。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的 人才观和质量观也必须多样化,不能再用精英教育阶段对人 才和质量的要求与标准去衡量和评估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 的人才培养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仍然应当培养社会所 需的“精英人才”,即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 杰出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不能影响高层次优秀 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2002年调查报告[R].北京大 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2002年9月. [2]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 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 [3] 暮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记“中国科 学与人文论坛”[J].国外社会社会科学,2004.4[4]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出版社,2001年. [5] 迈向知识社会[R].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2005年. [6] 晏卫平.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对策[DB/OL]. http://iced.nuaa.edu.cn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