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论》的历史背景 《实践论》诞生的时期,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期。
那个时期,抗日战争刚刚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 与国民党代表的资产阶级矛盾已沦为社会的次要矛盾,中华 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民众,齐心协力,抵御外侮。而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万里长征,也在陕北站稳了脚跟。整个环 境相对的宽松,毛泽东也有了空余的时间去总结和反思过去 革命历程中党内的错误思想和路线。
从当时党内的思想状况来看,存在着很严重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有一些人,长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形成了片面 狭隘的思想,不能理解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特 别是在刚刚结束的长征中,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者,忽 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拒绝在先前革命斗争中已取得的有 效胜利经验,而一味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并以这些来误导中国的武装斗争,若非老一辈革命家关键时刻 的力挽狂澜,中共革命力量将彻底的断送。为了总结长征及 先前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清算党内严重的两种主义者,并 为即将到来的延安整风做准备,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水平,毛泽东著写了多部哲学著作,《实践论》就是其 一。
二、《实践论》的科学内涵 文章虽起名为《实践论》,但是整篇文章的论述始终没 有离开认识。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 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 映论。它详细的阐述了实践的含义及其在认识过程的地位和 作用,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 着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包括阶级革命斗争。
《实践论》认为:
1、认识来源于实践。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 本质区别,而劳动的本质就是实践。在劳动形成生产关系的 过程中,人通过自身的感官来感受事物的各种表象,以及事 物与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从而形成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接着,随着实践过程的深入,人开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以及 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开始上升的理性认识。所以, 认识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认识的不断深入也绝对离不开实践。
2、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认识的目的并不在 于认识的本身,而是通过认识来改造客观世界。人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形成的理性认识来指导新的实践 活动。事物是充满矛盾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人形成的理性 认识只是对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认识,并非事物的全部。当 事物由某一阶段向另一阶段发展变化的时候,人的认识同时 也伴随的事物的发展变化而继续的深入去适应新的实践活 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无尽的过程,因此,人的认 识也是一个充满矛盾不断深入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发展就是 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如此不断循环、重 复的过程。
综上我们可知,人在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通过实践发现 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客观现实世界的变 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 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 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毛泽东 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反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 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1 三、《实践论》对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给予了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 理论指引;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实践的考 验,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 中国革命的道路,并取得了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建国中期, 由于错误的决策,中国历经了十年的动荡时期。面对十年后国内经济凋零,文化落后的现状,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 代领导人高瞻远瞩,作出了一项具有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决 策——改革开放。作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者,邓 小平牢牢地从实践的基础出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 面:
(一)思想方面 思想即理论,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邓小平同志运用马 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 大字。
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 们在理论的指导下,打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冲破主观偏见的 束缚,不能一直停留在先前理论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 条理解上,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认识上,停留 在某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错误观念上,如此极易形成 “左”的观念去看待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有接受新事 物新世界的思想状态,使人们的认识符合于事物发展的客观 实际。
实事求是就是要考虑到实践过程中的事物的差别性,主 要是指不同地方的情况有差异,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只 要遵循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将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的实 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各项工作的进程。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的认识到, 实际的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只要坚持实事求是,依据实 践的反馈来完善方针、政策,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性地开展 工作,不断的深化改革开放。
(二)经济方面 邓小平执政后,国内的矛盾已由阶级斗争的矛盾转变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发展落后的生产力,加强力量进 行经济建设。依据实际的情况,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的理论,顾名思义,即发展和提高科学技术。
科学是指人们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 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技术,就是人们 运用知识作用于实践活动的能力。人们通过认识、发展和运 用科学技术,使之渗透到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中,引起他们的 优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生产力 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当科学技 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物化为劳 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由此可见,科学 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 特殊地位。人们对实践活动的认识越深,科学技术提升的越 快,对于生产力的加强也就越高。所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 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小结《实践论》的诞生距离我们现在已有七十多年,文章所 涉及的内容也离我们很遥远了;
我们学习文章就如同里面的 观点那样,不是一味的生搬硬套理论,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发展,不断的深入而变化。学习文章中精髓的理论、方 法、观点,以此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们改造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思想概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M] .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9. [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 . 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296-297页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