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述廉 > 关于缺失的议论文 议论文思维缺失的反思及其矫正

关于缺失的议论文 议论文思维缺失的反思及其矫正

来源:个人述职述廉 时间:2019-10-23 07:51:59 点击:

议论文思维缺失的反思及其矫正

议论文思维缺失的反思及其矫正 正如冯渊老师在评析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时指 出的那样,“高考作文欠缺的是思维”①,学生的习作在思 维的三个方面的缺失比较普遍。我们分析诊断我校学生作文 《享受孤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剖析其病理特征并给 出矫正建议。

一、微观方面 1.“漂亮、精彩”的开头没能切入“问题的核心” 请看原文。

人生是首歌,就算没有人为你伴奏也要唱完;
人生是支 舞,就算没有人陪你跳也要跳完;
人生是台戏,就算只剩下 你一个人也要演完。人的一生,难免会承受孤独,而你对于 孤独的看法,也会影响你的人生,甚至是决定你的人生。在 我看来,学会忍受孤独,享受孤独,方可成就别样的人生。

考生在文章开头段用一组排比句引出了中心论点,文字 虽然看似漂亮、精彩,但暴露出“考生在表达自己的思考时, 让读者顺着他的思路逐渐抵达问题的核心”这一思维方面的 缺失②,即没有很好地表达中心。“没有人……也要”的排比句式,虽然强调了“享受孤独”这一中心观点,然而,从 语感与思维的角度来看,“语言的流畅性,词汇句子的准确 性”,思维的逻辑性还有进一步完善和增强的空间。

有鉴于此,有必要进行语言上的“变脸”和思维上的“强 化”。为此,要求考生要用有“画面感”的语言(体味、品 尝、咀嚼等词语)具象地去突出表达的重点,形象化地说理;

要运用含有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式行文;
要让改文里所有的 句子都围绕和突出“享受孤独”这一中心,思维直抵“问题 的核心”。

修改后的开头如下:
人生是首歌,就算没有人为你伴奏、为你喝彩,你也不 要因此而备感失落,而要在体味这一孤独中把它唱完;
人生 是支舞,就算没有人陪你跳、欣赏你,你也不要因此而深感 孤单,而要在品尝这一孤寂中把它跳完;
人生是台戏,就算 观众全都离去、茕茕孑立的你留在台上,你也不要因此而悲 观绝望,而要在咀嚼这浓黑的凄凉中把它演完。人的一生, 难免会承受孤独,而你对于孤独的看法,也会影响你的人生, 甚至是决定你的人生。在我看来,学会忍受孤独,享受孤独, 方可成就别样的人生。改文的排比句,不仅其语言的分寸感、流畅感、厚重感 十分突出,语感力度十分强烈,而且思维的逻辑性也增强了。

如“没有人为你喝彩,你也不要因此而备感失落,而要在体 味这一孤独中把它唱完”这些文字,就有很强的逻辑性 :
“孤独”仅用“没有人为你伴奏”显得力度不够,而且没有 写出“如何享受孤独”这一过程。而一旦用上了改文里的词 语强调之后,不仅孤独感有了,而且享受孤独的过程也出来 了, “语感与思维”机制较好地结合起来了,很好地切合 了“享受孤独” 这一中心观点, 切入了“问题的核心”。

2.“貌似充实”的论证主体其“审题立意”及其表述均 出现了偏差 请看下文。

中国的断臂维纳斯:杨帆,九岁时因拉变压器拉线被截 去双臂,而对这样的不幸命运,她曾想就此了却生命,但她 没有。她没有任何朋友,终日呆坐在家,她萌发了对十字绣 的喜爱之情。很快,她就学会用双脚制作十字绣。她登上“中 国梦想”舞台,告诉大家她的梦想是开一家小小的十字绣店, 她赢得了全场掌声雷动。周立波评价她说:“你把所有的不 幸都变成了精神的维纳斯,世界上所有的赞美给你都不为过。如果我们要弥补其“思维”的偏差,那么较为恰当的做 法就是:
首先,要审好题。冯渊老师认为,“审题立意出现偏差, 是思维能力薄弱的反映”③。为此,必须明确告诉考生“说 理的第一要务是要有针对性,要和命题者给定的材料语境在 同一层面上讨论问题”④。相应的应该是抓住材料里的关键 句:“每个人都有可能孤独,就看你如何应对”去立意;
应 抓住材料呈现的两种结果:“承受不了,最终选择了自杀;

沉淀自己,最终写下来了伟大的作品 ”去思考;
应抓住材 料涉及的两个对象:“诗人、作家”去选材;
应抓住材料里 的两个同样的限制成分:“有的(人)”去掂量。这样,考 生和命题者才在给定的材料语境的同一层面上思考、讨论问 题。

最后,要掌握好分析、浓缩材料的技巧。我们完全可以 运用分析并浓缩材料,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技巧去改造所要 用的材料,其公式为:“谁+为了什么目的,经过什么过程+ 结果怎样”。无论怎样改造材料,其分析文字都要处处扣紧 “题眼”(不是空洞的所谓分析材料),表现在这里就是要 写出“ 杨帆如何在孤独中沉淀自己,终有所成的”目的和过程。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的文字:杨帆“一度陷入了极 大的悲伤、绝望甚至厌世的恐惧之中,她面对物质与精神的 匮乏,终日呆坐,对生活几乎失去了信心。但是,在这终日 呆坐的孤独中,‘十字绣’闯入了她的生活,引起了她极大 的兴趣。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民间艺术画廊里,她被我国劳动 人民的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以及一代代艺人对技艺 的艰苦卓绝的追求所感动”。这正是命题者希望考生写作“自 己应该如何在孤独中沉淀自己,克服物质和精神所带来的孤 独,把孤独变成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从而享受孤独,走向人 生的辉煌等内容”。如上改动,挖掘出了材料的隐含信息, 恰当表述,突出了中心立意。

3.华美虚浮的语言使得结尾竟然成了掩盖思维混乱 的扑朔迷离的“蛇足” 请看原文结尾段:
梅花不争春,独开了汉江滨边,吹香弄影,黯淡了一山 春色,成就了一世美名;
溪水不争流, 独在山林幽壑,清 澈婉转,映照了西子的容、二乔的貌,不负一世清誉。人也 要学会享受孤独,即使遗世独立,也要循着心灵的指引,打 败孤独,享受孤独方可摘取胜利的彼岸花“当华美的叶片落 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人只有在经历孤独,打败孤 独,享受孤独之后,才可见一轮明月高悬天际,享受那一地的晶莹。

冯渊老师认为,“语言华美虚浮,是思维混乱的反映” ⑤。“我们要明确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决不是辞 藻的堆砌,而是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合适的意思。辞藻华丽与 否,本身无所谓,关键在于恰当与必要。”⑥笔者认为,原 文的结尾段考生虽然也如开头段那样写了两段“漂亮、精彩” 的排比句,但它应该被删去。因为它不只是前文的重复,而 且是掩盖思维混乱的扑朔迷离的“蛇足”;
其思维既没有发 展和深入,也没有如优秀的文章那样在结尾处再次掀起一个 小高潮(章熊先生语),如两军对垒厮杀正酣之时杀出的那 支奇兵(也就是军事上常说的预备队)。为此,使用材料时, 就要有意识地留下一点精华,用在结尾处,以此形成文章的 一个小高潮,这样的文章才“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悠然, 使阅卷教师眼前一亮, 收到“惊鸿一瞥”之效。笔者认为, 这篇文章的结尾处,还应该对“孤独”进行全面而有深度的 审视和认识, 使思维进一步地发展和深入,这样才能见出 考生所写文章的思想性、 目的性和针对性,还要有一点学 术性(关于此点请见拙文《学术性:高考议论文的应然追求》, 《中学语文》2015年第三期)。审读文题,全部材料的意思 是说,“孤独”是客观现实,不容回避也不可能回避,关键 看人们对它取何种态度,选择何种方法去应对它。

命题者 希望以此来检验考生的作文是否具有“思想的深度”和“精神的宽度”,是否体现出了“正能量”和时代的主旋律,考 生跟命题者是否在给定的材料语境的同一层面上思考、讨论 问题。

为此,审题立意应该抓住材料里的关键句子、人物命运 的两种结果去思考。同时,还应对“沉淀”一词及其与“享 受孤独”这则材料的整体含义的关系加以深究。为了纠正结 尾段的毛病,应对其进行改写。笔者的修改如下:
众所周知,“孤独”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消极的孤独是 一种摧毁人的意志的腐蚀剂,一沾上它,人就意志消沉,悲 观厌世,甚至恐惧、绝望,最终走向人生的尽头。积极的孤 独是一种因为孤独而产生的诸如大智慧、大清醒,超越时代 的预言家、纷扰世事的明白人、超前变革的独行者,以及洞 明世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毅力、唤醒民众“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忧愤深广的情怀、当时不被人们理解现在才被 人们景仰“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悲壮等等积极因素的催化 剂。“孤独”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回避也不可能回避, 关键看你对它取何种态度,选择何种方法去应对它。作为高 三的一名学生,我们的人生道路才刚刚在我们面前延伸开来, 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孤独,战胜孤独,从而在“沉 淀人生”的过程中,去享受孤独所带来的胜利感、喜悦感、 成就感,书写好自己今后的美好人生篇章,为国为家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认为,如果学生体会到了以上矫正《享受孤独》一 文弊病的道理,并在写作中引以为鉴,那么,其作文成绩再 上一个台阶,就再也不是一个神话。

二、宏观方面 笔者在教师阅卷结束后,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发现此 次我校学生作文(主要是议论文)中出现的弊病主要表现 在:以“直线型、单向型的矢量思维方式”和大量列举古今 中外名言名句为特点的“列锦式”文章(即所表现出的无内 容、无观点、无思想的炫技卖弄文章)十分流行,很有市场, 如《孤独前行一路花开》这类一文章:
庄子孤独前行,“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 沮”,一路开满灼华之花;
王安石孤独前行,“酌贪泉而觉 爽,处涸辄以犹欢”,一路开满繁美之花;
五柳先生孤独前 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路开满清丽之花;
青莲 居士孤独前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 路开满似锦之花。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这为客的光 阴里,不妨孤独前行,看一路春暖花开。梭罗孤独前行,于横流的物欲中,奏响精神的绝唱。当 工业化浪潮袭来,世人纷纷跃入这深渊时,梭罗却不甘这浮 华的一生,也不愿一世在横流的物欲中老去,他孤独前行, 来到瓦尔登湖畔,在那宁静的一隅为自己剪下一段韶光,画 一朵苍凉, 掐一段时光,将纷扰夷为平地,物欲化为精神, 在千年的孤独里点缀出华章锦句,憩于瓦尔登湖,沉香。那 断开的弦,如逝去的流水,不再复流,但一路上开出的花, 却述说着你的话:“我愿深深扎入生活,吮尽生命的骨髓 , 那《瓦尔登湖》 亦似繁花,开遍你走过的人生之路。” 朱自清孤独前行,走出了文人的铮铮铁骨。温厚朴实的 他,本可平心静气地蜷缩于书斋,与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沉 默,但他却孤独前行,以一个文人柔弱的肩膀扛起革命的重 任, 担起民族的脊梁,他坦言“宁可我饿死,也不吃美国 的救济粮”,他用他的傲骨,于一个浊然的时代里傲立起一 个孤独却永不磨灭的背影,傲立起一个“生于斯,死于斯, 歌哭于斯”的男子汉。他的孤独前行,让他的人生路上开遍 芬芳的花,一路芬芳。

这是一篇许多中学生十分喜欢、惯常模仿但实际上犯有 十分严重毛病的文章,它属于以“直线型、单向型的矢量思 维方式”为特点的“列锦式”的所谓议论文。因为它不是靠 “缜密的思想演绎,适当的事例或细节引入、有针对性的现象的分析”取胜,而是凭借大量列举古今中外诗词歌赋中的 名言警句的卖弄取悦于人。这种文章虽然花团锦簇,十分养 眼,然而,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种文章思维的简单,内 容的空洞,思想的贫乏,正如“刘文彩的蚊帐——挂上铺满 床,收拢才一团”,虚浮不实,空空洞洞,既不能说明问题, 又不能解决问题。

矫正这类文章的方法,仍然是改变其思维方式,变“直 线型、单向型”为“曲线型、多向性”的变量思维方式。也 就是说,学生写出的议论文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不能 代人立言;
思想要走出世俗、矫情、虚假的歧途;
善于独具 只眼地看待事物或问题文章尽量体现出曲线型、多向性的变 量思维方式的特点。为此,就要做到像典范的议论文那样, 思维上体现出或并列(一般是三个分论点),或递进(“不 仅怎样,而且怎样,甚至怎样”三层意思),或总分总,或 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结构形式所体现出的多个层次;
其 思维方式(因为采用了黑格尔的“正反合”的逻辑推理方法 和波普的伪证理论,在思维过程中加进了参数)具有曲线型、 多向性的变量思维方式的特点,既要看到与原来观点相同的 材料,也要顾及与原来观点相异的材料(找反例),以缜密 的思想演绎,适当的事例或细节引入、有针对性的现象的分 析,来打破“材料与观点统一”的固有框架,不断弥补自己原有观点的漏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综合,尽量有新的 发现,有个人的创见,达到观点在现有认识水平上的相对完 善,这样才能像前文对材料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沉淀” 一词的理解那样, 有不同于凡俗的见解。

————————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⑤冯渊:《高考欠缺的是思维》,《语文建设》, 2015年第7期。

⑥梁增红:《着力在文字》,《江苏教育》,2014年第 4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