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氏家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 颜之推在家庭儿童道德教育过程中,将先秦时期高高在 上的学理化道德转化为能够为儿童日用的常识化道德,将儒 家的礼、仁义、中庸、孝悌等思想细化为封建社会士族家庭内部的日常行为规范,将儒家伦理思想从理论发展为实际应 用,符合受教者自身的思维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得以在民 间广为流传,为古老中华道德文明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儿童道德教育目的:“德艺周厚” 颜之推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人才 的标准必须是“德艺周厚”。他说:“德艺周厚,则名必善 焉;
容色姝廲,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 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1]303德才全面的人名声必然是好的,德才与名声就像形体 与影像,不修身而希望获得好的名声是不可能的。上德之人 忘记名声,修身以利德。颜之推认为,要成为德艺俱佳的人, 除了修身之外,还必须依靠整密的家庭教育。“德艺周厚” 的“德”是指通过恢复儒家传统道德教育,使人达到“体道 合德”的“上士”境界。人应该主动的追求道德的完善。对 “德”的培养成为其对儿童实施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希望 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来培养儿童,使他们从小在儒家伦理 思想的熏陶之下,成人之后,不仅在家孝悌友爱,而且在外 能有礼有节、仁义忠信。
“艺”的内涵就是要培养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用的人。
颜之推概括为:“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1]315这就是说应 该做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艺”包 括对儒学的学习,而学习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品行。颜之推 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
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 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
今之学者为己,修身 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
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讲论文 章,春华也;
修身利行,秋实也。”[1]171他认为应该学习 古人通过读书以达到弥补自己的不足、为社会谋利的目的。
当然,勤学也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其目的是培养勤奋的品德。
(二)儿童道德教育内容:“孝仁礼仪” 在颜之推的教子观念中,以“礼为教本”,在家庭内部 将“礼”细化:谨守家庭礼仪规范,为人处事之礼恪守中庸 之道,在学习中尊师重道。
1.“人伦为重”的情感教育 在《颜氏家训》的《兄弟》篇中,颜之推将家庭人伦关 系概括为:“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 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 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1]23。2.“仁义为节文”的品德教育 颜之推说:“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 也。凡损于物,皆无与焉。……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 之侣,世谓冷肠;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 [1]337-338仁义被颜之推当作道德价值判断的法则,人的行 为的善恶、是非、美丑,都必须以合乎仁义与否去衡量。颜 之推认为,对子弟进行仁义教育,以使他们树立牢固的仁义 信念,是儒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当仁义与利益发生矛盾 时,他从儒家传统的价值取向出发,主张重仁义而轻财利。
由此千百年来形成了良好的重义轻财的社会道德风尚。
但颜子推又指出,在他人需要帮助之时,应根据具体情 况具体对待,不要漠不关心也不可热情过度,应该用仁义来 规范自己的言行。他强调,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能毫无原则 的吝惜,“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 事,贪欲以伤生,馋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
行诚孝而 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 也”(《颜氏家训·养生第十五》),就是说,在遭遇不幸、 祸难或者别人陷害等方面,人要尽力保全性命,但是为了家 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又要敢于做出牺牲以保家卫国。颜 氏希望儿孙能正确处理这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既要爱惜生 命又要为践行仁义而舍弃生命,这种思想闪烁着思辨的智慧。(三)儿童道德教育方法:“教而有爱” 颜之推花了大量篇幅来阐述儿童道德教育的方法,他希 望通过以下一系列方法将道德情操内化为儿童的道德自觉。
颜子推曾目睹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饮食运为, 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颜 氏家训·教子第二》)。所以在引以为戒的同时,要做到“教 而有爱”,既要关注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又把爱作为最基本 的道德教育方法。
1.教子婴稚,勿失时机 颜子推认为家庭道德教育应抓住最有利的时机,有计划 地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道德教育一定要紧抓一 个“早”字,如何早呢?他提倡胎教。“古者有胎教之法,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 礼节之。”(《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即便错过胎教,也 应当在幼儿能识别大人脸色时对其加以教诲,使儿童从小就 能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区别当做和不当做之事。“凡 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如若不然,当儿童“骄慢已习,方复制之, 捶挞之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发展到这种地步,一切都已晚 矣!颜之推感慨地说:“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同时,儿童思想 单纯,人小精力易于集中,接触事物,大都是初次,影响深 刻,记忆持久,因而学习效果好。他说:“人生小幼,精神 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 氏家训·勉学第八》)可见儿童道德教育的时机是非常重要 的,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也是道德养成的过程。
2.严慈相济,爱子贵均 颜之推对其兄因忙于生计曾放松对他的教育,深感遗憾, 故对子孙提出“有威有慈”的严教原则,力戒“有仁无威” 的做法。他指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 (《颜氏家训·教子第二》)世人为什么不能严教子女呢? 主要对“爱”与“教”的关系认识不清。“凡人不能教子女 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 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可 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己也。”(《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打骂之于教育子女,犹如“汤药针艾”之于疾病一样,不可 废除。他分析,世人对子女的溺爱一般包括两种情形:一是 从物质上给孩子过多的享受,“恣其所欲”;
二是对孩子只表扬不批评,甚至帮助其掩盖缺点,即“一言之是,遍于行 路,终年誉之;
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颜氏 家训·教子第二》)。前者只能使孩子从小养尊处优,好逸 恶劳;
后者只能使孩子不明是非,失去区分善恶的标准。如 何才能做到“有威有慈”呢,他认为还应勤加“督训”,不 仅在问题发生时要如此,即在平日也应“父父、子子”,特 别要保持父亲的尊严:“父子之严,不可以狎;
骨肉之爱, 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 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
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 也。”(《颜氏家训·教子第二》)要有礼有节,有关“子 事父母”之“礼”,应当让子女履行,以便从中受到教育。
做父亲的要有自己的尊严,不能与孩子肆意嬉笑打闹。与此 同时,要关心孩子的痛痒,长幼间的爱也不能过于简略。要 “规行矩步”,他说“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 蒙诱诲”(《颜氏家训·序致第一》) 。
颜之推认为父母在对待子女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宠 偏爱。他说: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
自古及今,此弊多 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 厚之,更所以祸之。”(《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3.馨香日久,久而自芳颜之推目睹士族子弟在腐化世风的熏染之下,沉迷于吃 喝享乐、爱慕虚荣,因此提出在儿童期就应该恪守正道,崇 尚德行,磨炼道德意志,“增益德行”,即逐步培养儿童良 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日常言行举止是践行道德行为的必由 之路。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 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矣。”(《颜氏家训·治家第五》)他把父母的道德 榜样所发挥的影响作用,称之为“风化”。这是一种自然的 仿效,丝毫不需强制。“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 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与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人在幼年时期,思想尚未定型,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他很 注意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要求审慎地看清子女左右的人, 慎重地选择师友,发挥教育习染的积极影响,潜移默化,使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以学为教,学以致用 颜之推认为加强儿童道德知识的学习应当作为道德教 育的基本途径,以此提出“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 (《颜氏家训·勉学第八》)。做子女的应当把对父母的赡 养放在心上,而做父母的应当重视对儿童道德知识的教育。父母对儿童道德知识的灌输是儿童获得道德知识的重要手 段,而读书勤学是获得道德知识的最佳途径,他在《教子》 中指出:父兄对子弟应当“思勤督训”,即使衣食不支,也 应令子孙“勤劳经史”;
而子弟应当从小养成勤学的习惯, “学者之不勤,岂教者之为过?”条件优越的固然宜勤学, 而生活贫困的也应锲而不舍。
颜子推提出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他说:“夫所以读书学 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他对当时形成的一种脱离实际的学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 (《颜氏家训·勉学第八》)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仅仅能言 而不能行,那么,请他管理一个县,“不必理其民”;
请他 断一个案,“不必得其理”;
问他如何造屋,“不必知楣横 而梲竖也”;
问他如何种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
二、《颜氏家训》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虽然古今家庭结构与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 不可否认其中总有一些不可磨灭的具有永恒性、超越性的价 值,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理念、思想、原则可以为我们现代 家庭、现代社会,甚至是未来家庭与社会服务。“我们必须 尊重自己的历史,绝不可能割断历史。[2]《颜氏家训》中蕴藏着丰富的优秀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原则与规范,值得我们 再度分析与借鉴。
(一)借鉴“德艺周厚”的教育目标,强调家庭应该建 立以道德素养为“核心”的核心素养观 颜之推虽将“德艺周厚”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但他的 重点是强调如何增进道德。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更好地做人, 如果学习不能增进品德,只是夸夸其谈,那么“如此以学自 损,不如无学也”[1]171。
近来,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就是核心素养,不同专家提 出的核心素养已经达到了几十项,而且还有不同学科的核心 素养。笔者以为,真正具有能够预示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素 养,只能是一种以道德素养为基础的综合性素养。教育领域 中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平所 能够达到的程度,特别是他的性格发展状况。因此,教育的 目的主要是帮助孩子提高其道德水平和性格状况,并由此促 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把道德教育放在知 识之上:如果不能在儿童的行为与心灵上排除不良与邪恶的 习惯,那么,文学、科学以及教育上的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虽然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没有 理智、没有对人类负责的态度,那么他们会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家庭在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仍 然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家庭道德教 育又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 在家庭教育中自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禁童子之暴谑,则 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
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 如寡妻之诲谕。”(《颜氏家训·序致第一》)父母是子女 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品性是日常生活耳濡目染与身体力行 的结果。父母的教育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