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述廉 > 探索平行的条件 [从外条件的思考到内问题的探索分析]

探索平行的条件 [从外条件的思考到内问题的探索分析]

来源:个人述职述廉 时间:2019-10-09 08:01:42 点击:

从外条件的思考到内问题的探索分析

从外条件的思考到内问题的探索分析 人们对于教学问题的思考,总离不开那么几个关键的问 题:我们希望教学所获得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通过什么内容 为中介来获得这种结果?我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顺利得到这 种结果?师生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怎么知道所获得的 结果是不是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实这些问题都涉及一个“度” 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长短、大小和高低,课程内容的质量、 时间的长短、结构的比例、编排的顺序和水平的难易,实现 教学的条件所需要环境、技术、方法、活动以及整个过程的 策划和设计,评价教学了什么、教学了多少、教学到什么程 度以及教学成效究竟如何等。关于教学“度”的研究,是我 们更深层了解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而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如何 判断我们课堂教学是真正“适度”而不是“过度”甚至“无 度”的问题。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内一直在批判中小学学 业负担过重,但真正涉及对以下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中小 学的“超负荷”教学究竟“超”在哪里,“过”在什么地方, “超过”了多少?哪些地方是合理的“超量”,哪些地方是 不合理的“过量”?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教学内容量和多少 的教学时间量,才能完成发展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社会公 民责任和个人成长的使命?要解开这些问题的疑惑,教学临 界阈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教学临界阈研究关注的是从教到学转化的关键 区间教学临界阈是指教学活动的影响到了一定量的界限 就会使其课堂活动主体(即可以是个体,又可以是群体)的学 习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关键区间。由于学习者的 已有经验、学习速度、能力倾向和学习状态的不同,同一种 教学活动或教育影响对一个学习群体中每个学习者所产生 的作用强度、直接性和结果会有差异的,因此一定量的教学 影响所引起每个学习者从一种状态(如量变状态)转化为另 一种状态(如质变状态)的关键点是不同的,但会出现在一定 的临界范围之内,这种范围我们称之为教学临界阈。

众所周知,开水沸腾的临界点是100度,这是显性可 见的事实;
但学生学习某一主题知识的质变临界点在哪儿, 却是隐性难知的课题。我们承认有学习临界现象的存在,也 相信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对象时当接近和超过一定的限度 之后,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就是他的学习临界点。

但由于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速度、毅力和能力倾向差异的存在, [1](PP.366-370)因此他们学习临界点出现的时机也会有所 不同。正因为这些不同的学习临界点,教师对学生群体产生 的教学影响而引起变化的程度,就必然会在一个阈限区间之 中,而非在一个点上,这是我们确定临界阈的依据。

人们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就存在着临界阈的现象,如据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Miller,1956)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短时 记忆(short-term memory)时,视觉感知的阈限是5~9个信 息板块(chunks),即有些人是视觉感知的范围是5个信息板块,而有些人则是9个信息板块。[2](P252)这就是说,5~9 个信息板块是人们视觉感知的临界阈。同样在研究教学临界 阈的问题上,超额学习(overlearning)的研究也是一个很好 的例证,当学生在学习中花100%的时间能够理解掌握的知 识,另外多花50%或100%的时间才能巩固这些知识;

[3](P59)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4](PP.31-32) 实际上就是讨论教学影响如何着力于学生的“已有发展区”, 使之往其“最近发展区”方向发展,并达到“最近发展区” 附近发生质变,这个“最近发展区”其实就类似于教学临界 阈,当然这个“最近发展区”的内涵又比教学临界阈复杂得 多。

除此之外,美国语言学家克拉森(Krashen, S.D.)提 出的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输入假说模式”,尤其是关于i+1 假说,更是对教学临界阈问题的典型说明。第二语言的习得 效果,遵循i+1的语言输入的基本公式,i是指学习者现有的 学习水平。[5](P2)在克拉森看来,i+1是学习者依照自然顺 序习得语言即将到达的水平,i+2则是学习者过量的语言输 入,而i是不足以使其语言习得达到预期水平的输入量。

临界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物理学家普· 巴克和唐超根据沙堆实验研究得出“自组织临界理论”。自 组织临界理论(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简称SOC)是 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其理论认为,由大量相互作用成分组 成的系统会自然地向自组织临界态发展;
当系统达到自组织临界态时,即使小的干扰事件也可引起系统发生一系列灾变。

所谓“自组织”是指该状态的形成主要是由系统内部组织间 的相互作用产生,而非任何外界因素控制或主导所致。所谓 “临界态”是指系统处于一种特殊敏感状态,微小的局部变 化可以不断放大、扩延至整个系统。也就是说,系统在临界 态时,其所有组分的行为都相互关联。临界态概念与“相变” (phase transition)密切联系;
相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临界态正是系统转变时刻的特征。这类似于“压垮骆驼的 最后一根稻草”。对于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认为,在非线性 系统中,整体并不等于所有部分的相加,它不可能大于所有 部分的相加,因为系统中的一切都是相关联的。一个非线性 的混沌系统,一旦超越了它的多样化临界点或临界区间,就 会发生爆炸性的变化。[6](PP.73-74)一旦量变达到了临界 点或临界区间时,突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这种突变正 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临界点或临界阈。

二、教学临界阈研究使有效教学的探讨从外条件走 向内问题 (一)目前有效教学研究重视外条件研究 尽管人们对有效教学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学记》, 以“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为渊源, 以17世纪夸美纽斯的“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思想为标 志。但真正大规模以有效教学为命题所开展的研究,还是20 世纪60年代的事情,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丰硕。国内近十年来对有效教学问题研究也十分重视和积 极,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教学内涵的 分析;
(2)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研究;
(3)有效教学行为的分 析;
(4)有效教学特征和方法的研究;
(5)教师有效教学策略 的研究;
(6)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7] (二)有效教学研究要解决一些“盲点问题” (三)教学临界阈研究促使有效教学探讨从外条件走 向内问题 在研究有效教学的问题,澄清其影响因素、教学行为、 基本特征、策略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显性问题相对比较容易, 并且也容易找到可比较的标准和参照点。但弄清上面所涉及 的“盲点问题”,则需要对与教学临界阈相关的一些内问题 进行分析。

1.学习负荷量与学习临界点关系的分析 学习临界点是学习活动积累到了一定量的界限就会 使学习活动主体(即可以是个体,又可以是群体)的学习从一 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点。学习者学习某一领域的 知识究竟真正需要多少次数或时间才能真正理解、记住、掌 握,确实需要客观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比较加入不同变量 因子的情况下学习临界点会发生什么变化,如当学习是一种 单纯的认知活动时,需要多少学习量才能进入学习临界点;

而加入情感因素之后,其学习的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 我们再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或加入有效方法的指导,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找到这种学习量与学习临界点的关系之 后,我们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行为才会变得更有针对性。比 如儿童的汉语认字量达到3000字左右,并掌握了一定量的基 本句型之后,是不是就基本上能够流畅地进行阅读;
小学生 经过一定数量实物、图形的辨认及其符号的对应联系及练习 之后,特别是乘法九九表理解记熟之后,他们是不是就能够 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学习者经过一定量的临摹 或声乐的训练之后,是不是就能够熟练地绘画或演唱等等。

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即究竟需要 多少学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一门学 科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真正意识或感悟到学习这门学科 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真正发挥这门学科对学生相关素养的培 养功能呢?教师究竟需要布置多少的学习量才能对学生的学 习行为及其变化产生影响,它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 生的学习以及得到什么效果,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虽然知其然, 但未必知其所以然,还可能没有觉察出其未尽然。因此,当 你问这些教师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究竟真正需要多 少学时,布置多少学习任务,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学时,学生 用了这些时间学习,是否就能达到这门课程的目标,这门课 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哪些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设置这门课 程的价值仅仅如此吗,等等。我想面对这些疑问,可能老师 们未必都能说得上来。

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虽然对其目标、内容、教材、设计、方法和评价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这只是提供给教 师的参考标准。不少教师在按照其要求和课时进行授课时, 也许他们会发现原定的教学目标根本就无法达到,或者在与 其他学校的比较中发现,他们学生的成绩总处于下风。这是 为什么?可能正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才会不断要求学校不 断增加自己这门课程的课时,不顾学生白天上了六七节课的 身心疲惫,晚上仍加班加点地给学生补课或让他们拼命做作 业。有些教师明知这是好心做坏事的行为,但不这样做,差 人一等的成绩会使他们更加于心不安。他们往往很少会提出 和反思这样的问题:学生究竟应该接受多少信息量才是合理 的学习负荷量,在什么条件下这些信息才能转化为知识,这 些知识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转化为能力或其他相关的素 质,过多的信息和练习是否会对学生的情绪和生理方面造成 什么负面影响。

2.确定合理学习负荷量的基本思路 合理学习负荷量的确定,其实与学习临界点的寻找很 有关系。从某种程度说,历史上前人就已经探讨过与学习临 界点相关的问题。如《礼记·学记》所提到的“力不能问, 然后语之;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其实也从另一个方 面说明了学习临界点的问题,即当学生学习未到达临界点的 时候,自然没有能力发问,因此教师应该待其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语而不能的时候,才告诉他们;
如果告诉他们仍不明白 的话,就把问题暂时搁置,另觅时机启发他们。心理学研究所提出的“超额学习”也是一种对学习临界点的研究。该研 究认为,如果学生花100%的时间能够理解学会的知识,应 另外至少多花50%的时间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有布卢姆 所提出的“掌握学习”和日本公文君所提出的“公文教学” 都分别涉及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或学习量达到一 定的程度时,学生才能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掌握课程所要 求的知识。这些观点确实为我们如何寻找学习临界点和确定 合理的学习负荷量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而教学临界阈的研究 实际上需要以学习临界点的发现为基础。学习临界点的寻找 和发现,可以从“时间质变临界点”和“空间质变临界点” 两个方面去思考。

(一)研究视角的确立 1.人类工效学的研究视角 人类工效学是一门使不同情境状态下的人、机器(或 工具)、环境之间尽可能最佳匹配,从而高效、健康、舒适 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系统学科。而在该系统中,人始终是 处于主体地位的决策者和行动者。该学科主要有几个研究的 领域:一是对人生理、心理特性和能力限度的研究,如人的 感知特性、信息加工能力,传递反应特性;
人的工作负荷与 效能、疲劳的关系;
人体决策过程、影响效率和人为失误的 因素等。二是对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的研究,包括工作场所 总体布置、工作空间、工作台与工作椅、工作条件等设计。

三是作业环境及其改善的研究,包括如照明、颜色、噪声、振动、温度、湿度、空气粉尘和有害气体等多个方面。四是 作业方法及其改善的研究,包括人们从事体力作业、技能作 业和脑力作业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工作能力与信息处理特 点,如找到经济、省力、安全、有效的作业方法,消除无效 劳动,减轻疲劳,合理利用人力和设备,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五是组织与管理的效率的研究,即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 如何与组织、管理、文化和社会相适应。包括人在作决策时 如何克服能力、动机、知识和信息方面的制约性,建立合理 的决策行为模式;
如何使管理综合化、系统化,形成人与各 种要素相互协调的作业流、信息流、物流等管理体系和方 式;
如何改进对师生绩效评定管理,采取多重激励,发挥人 的潜能;
使师生行为与组织目标相适应,加强信息沟通和各 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8] 人类工效学是把效率最大化作为目标,它追求的是 “双赢”:既提高了人活动的效率,同时又满足了人自身需 要(如活动质量或工作结果),使人学得舒心、做得顺心、习 得开心,这对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和教学临界阈具有很大的借 鉴意义和启示价值。人类工效学尽管是产生并发展于工业、 商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的研究成果,但其中有些领域的成果及 其理论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教学活动的场面和过程。因此,教 学临界阈的研究可以借鉴、改造和研发其中的合理成果,创 新出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成效而又降低教学者时间、精力、 资源成本的系统方略,探究各种变量改变的情况下,对学生学习临界点和教师教学临界阈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寻找令师 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得更多、学得更快、效果更好、双方 更省力并有持续性的模式及其境界。当年钱学森先生所追求 的“大成智慧学”也许就包含着这个意思。

2.知识生态学的研究视角 知识生态学是1991年乔治·珀尔(George Por)借用自 然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和系统分析企业知识运行规律而提出 的一个术语。它产生于对信息生态学缺陷的分析,以两个新 的构想作为其研究的切入点:一是以组织环境动态变化的性 质来应对来自最优化、追求效益、主流信息系统逻辑的局限 性;
二是通过提出更好地认识人们理解过程的自我控制途径, 而尽可能更好地把人们有意义的知识学习与其行动、表现、 适应和创新联系起来,从“信息中心”的网络到“行动中心” 的网络,适应急剧、不连贯变化的社会或环境。[9] 知识生态学的核心技术在于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通 过知识管理,人们可将数据资料解读为信息,又将信息联系 为知识,然后通过知识的应用发展为能力;
因知识应用而养 成能力的人加上意愿就可以产生行动,并在有效的行动中形 成素养,而且在创新精神的加盟中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一个 组织的竞争力决定于该组织在一定情境中处理知识的速度、 一贯性、敏锐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与传统的企业管理不同, 知识管理更为关注知识目标、知识获得、知识分配与分享、 知识应用以及知识评价等主要环节。通过知识工程,人们可以对知识流程进行设计和管理,保证知识流的畅通,促进知 识学习和知识传递,分享资料库和知识库的资源,提升学习 者的知识能力。如果说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内容、解决方案和 文件等内容导向的话,那么知识工程更关注知识搜寻、获取 和共享最佳流程设计的流程导向,尤其是隐性知识多而复杂 的管理流程。[10](PP.36-37) 知识生态学更强调的是人而非技术,因为只有人,尤 其是群体中的人,才是组织中最珍贵的资产。知识生态学强 调的是一个健康的知识生态系统,因为只有在健康知识生态 系统中,才能播种和培育出有价值的知识,才能发展人的才 能(尤其是领导才能),使人承担起组织的战略使命和责任。

知识生态学的主要障碍是“信息的守门者”,要进入丰富而 珍贵的信息资源宝库,首先要找到打开其宝库的钥匙,其操 作关键是获得、分享、交换、使用、生成知识,从而进一步 转化为人的行动和自身素质的成长。我们常常说,健康、和 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呼唤回归生命本真 的社会。而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就需要研究如何营造健康 的知识生态环境,以及师生在其中传递、获得、交流、分配、 运用、生成知识的教学规律和方略;
探究知识转化为能力、 素质、创造力和发展力的机制、过程和途径。

因此,教学临界阈研究应当关注这种知识生态环境下 各种互动、互赖的子系统因子的变化和关联(如教师的学科 知识、教学方法和工作态度等要素,学生的能力、兴趣、学习方式等要素与课程的学科结构、内容与方法以及创新要求 等要素之间的变化和关联);
关注在课堂或学校背景下教学 主体是如何发生、交换、分享、使用和生成信息的,效果如 何;
关注什么因素影响着信息的发生和储存,哪种信息是有 效的,对谁有效;
关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究竟需要什 么信息,应当重视哪些知识。在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研究过程 中,知识生态学至少给了我们两个启示:第一,课堂教学的 重心是人(教师和学生)而不仅仅是技术;
第二,知识本身的 生长价值和生长环境,比网络硬件软件及其通讯交流方式更 重要。[11] 3.博弈论的研究视角 博弈论其实是研究一些个体、团队或组织面对特定的 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制约下,依靠所拥有的信息,同时 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策略进行选择并加 以行动,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支付的过程的理论。

[13](P6)其理论关注的是研究博弈方的行为特征,即各决策 主体的行为所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特征;
在何种情况 下采取哪种策略,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即决策主体决策后 的均衡问题。一个完整的博弈一般包括参与者、策略、次序、 得益、信息等几个要素。

博弈最关键的是以上五个要素如何组合。参与者指的 是博弈中究竟有哪几个独立决策、独立承担结果的个人或组 织,由此形成了单人博弈和多人博弈,多人博弈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导致活动结果迥然不同。博弈策略 指的是当规定每个博弈方在进行决策时,可以选择的方法、 做法或活动的水平、量值等。因为它的存在,所以博弈可以 分为有限策略博弈和无限策略博弈。

博弈次序指的是参加者策略选择并行动的先后次序。

正因为人要决定是否考虑决策的次序,所以博弈又可以分为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前者指参与者可同时决策并行动的博 弈,并不考虑决策的次序问题。后者指参与者在博弈时重视 先后、依次的决策,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动者所选择的策 略和行动。

博弈得益指的是参与者选择策略并加以实施策略后 所获得的结果,是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高低的体 现。如果按各方得益情况来划分,博弈又可以分为零和博弈、 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

信息结构指的是博弈方的信息结构,尤其指对有关对 手的策略和各博弈方得益的了解程度。从参与者的信息结构 来划分,博弈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参与者对其他局中人的策略空间、行动特征及支付函数有完 全的了解是完全信息博弈,否则就是后者。

一般的博弈至少要由前三个因素组成。博弈论还会通 过其他一些核心概念来表达其基本原理,其中包括行动—— 参与者在博弈的某个时刻的决策变量,结果——参与者最感 兴趣要素的集合,均衡——所有参与者最优战略组合或平衡。综上所述,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 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相应 的均衡分别有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 均衡、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其中“囚徒困境”属于完全信 息静态博弈,相应的均衡为纳什均衡,是对博弈的典型解释。

博弈论对教学临界阈研究最大的启示在于其分析行 为的逻辑思路:教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分析其教学活动的 根本目的,而且还要分析其实现目的的能力和条件,然后在 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优选的情况下,准确有效地运用已有的 能力、优势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目的。其具体的操作思 路包括以下几个“理性”的考虑:一是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 的考虑,前者指在博弈问题包含复杂的互相依存关系的情况 下,博弈方都能通过博弈分析找到最优策略,而不会因为遗 忘、失误、任性等原因偏离最佳选择,但完全理性常常是很 难做到的;
后者指博弈方在判断选择信息有缺陷情况下对博 弈问题的处理,大部分教学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教学临界阈 问题的研究需要这种考虑。二是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考虑, 前者指人们的决策和行为以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 标的一种考虑,后者指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思考,但 在实际决策当中,决策者往往既不是根据个体利益最大化决 策自己的行为,又不是完全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而 是使个体利益最大化时,至少在局部问题上存在以集体利益 为目标;
在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又使自己的利益有所满足,否则就会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我们把兼顾两者 并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称为“合作博弈”,产生冲 突并拒绝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称为“非合作博弈”。实际上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经常存在着这两种博弈, 无论从以教为中心的时间、课程、方式、氛围、影响,还是 以学为中心的过程、内容、方法、生态和结果,教学具体过 程中关注的重心是知识基础巩固、思维方式引领还是积极心 态调适,这些变量之间的博弈,都会引起教与学临界点(阈) 的变化。

(二)临界阈区间点的判断 教学临界阈研究除了从学习临界点方面要把握好“时 间质变临界点”和“空间质变临界点”之外,还应该从教学 的角度处理好“群体质变临界点”和“影响程度质变临界点”。

1.几个关键点的确定 教学临界阈研究首先要探讨的是“时间质变临界点”。

“时间质变临界点”包括学习的起始点、跳跃点和终结点。

学习的起始点往往是知识掌握过程中的困难环节,主要是因 为这段时间的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缺乏的、动态的、脆弱 的特点,在学生的大脑里无法找到可以同化信息的相关经验 或图式,获得新知识的方式、习惯、方向等还有可能发生变 化,新信息与旧经验建立起来的暂时联系的连接处还不牢固, 因此所需要的学习量在这个环节应该是最大的,进步也是最 缓慢的,曲线相对比较平缓。学习的跳跃点是质变的关键点,也是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的点,犹如函数曲线上的陡坡, 常常呈45度角的直线上扬。它既可能是认知上的“跳高”(即 学习成效大幅度提升),又可能是情绪上的“跳水”(因负面 情绪的影响而造成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在研究学习跳跃 点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把握“三个区间”:一是跳跃点的描 述区间;
二是跳跃点的正点区间;
三是跳跃点的踏跳区间。

跟我们常说的“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道理是一样的, 厚积和博观处于学习的起始点,而薄发和约取则是学习的跳 跃点。学习的终结点是最能体现学习成效的重要环节,这个 时候的学习最能考验教师和学生的判断力和意志力的活动, 也是学生“功成名就”与“功亏一篑”的分水岭,其学习进 步的曲线犹如“滚雪球”的后期,要么陡然上升,令人叹为 观止;
要么兵败如山倒,令人惋惜。[14] 其次要探讨的是“空间质变临界点”,它包括学习的 瓶颈点、关键点和中枢点。从学习内容分配来看,首先遇到 困境就是学习的瓶颈,或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高原现象”。

有些学校或教师试图通过“题海战术”或高强度的教学来提 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许有些学科在某一阶段会非常奏效, 但也有些学科非但成效不大,甚至可能是反效果的,因为这 地方极有可能成为学习的瓶颈点。而合作学习中真正体现 “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突破学习瓶颈点、把握关键点和 进入中枢点的有效对策之一,也是目前在快速学习研究领域 “以空间换时间”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方略。再次要探讨的是“群体质变临界点”,它可以从教学 的关键人员、关键机制和关键资源来把握。前者既可以指的 是在教学活动中左右教学方向、控制活动过程、影响教学结 果的“关键人员”(如任课教师,或校长、学生等),又可以 指的是干扰、破坏课堂教学的“关键人员”(如顽皮的学生, 失控的教师等),还可以是对课堂教学实践产生深刻影响的 “外部关键人员”(如制定考试规则的教研员,影响学校办 学方针和教学决策的家长或社会人士)等等。中者学校对课 堂教学产生影响的关键措施,如提供给教师施展才华的平台、 考核检查制度、教学氛围和创造机会的条件等。后者既可以 指的是促使教学临界点尽早发生的学习资源,又可以指的是 保持教学活动持续进行的教学资源、非常独特并对学生产生 强烈影响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一般都具有内在价值、实用 价值或成就价值。

最后要探讨的是“影响程度质变临界点”,它可以从 教学的启动点、转折点和超越点来把握。没有一定量的积累, 就不可能有质变临界点的发生,但有了足够量的积累,也不 一定有质变的发生。因此,把握教学的启动点、转折点和超 越点是我们把握教学临界点的三个关键环节。控制好启动点, 抓住转折点,把握好超越点,避免知识教学不足或过度而造 成的负面影响。[15] 2.“滚雪球”式的学习曲线 但是,我们也深深知道,随着教学影响因素的改变,学习曲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在真正学习共同体的情 景下,学习曲线就有可能变化为:
。当然,具体到各学科 学习的进步轨迹是否仍遵循这种曲线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 证明。过去我们教授知识、技能和态度甚至思维,大都凭自 己个人的经验和估计来安排每天、每个阶段和总的学习量;

有了这项研究之后,人们对学习一门学科也好,训练一项技 能也罢,教师可以估计学习者每天、每周或每个环节的最佳 学习量,在保证充分刺激和输入信息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能 够及时消化和转化必要的知识,使之通过应用知识而变成技 能或能力,一来可以解决相关能力或素质培养的问题,二来 可以避免大量知识“回生”或信息遗忘而导致教学效果事倍 功半。

3.知而达智的转化机制 在真实的课堂中,即使积累了足够的教学量,也不一 定产生学习的质变。这是为什么呢?从知识生态学角度而言, 教师的知识传递作用于学生大脑时,他们首先获得可能并不 是教师脑海里的知识原型,而可能是一种未经译码的数据或 刺激,或者与他们大脑经验未成联系的信息。这可能是为什 么教师们觉得他们对教学内容解释得非常明白而学生毫不 理解的关键,也可能是有了足够教学量之后还不能促进学习 临界点发生的原因之一。知识生态学揭示人们从接收事实性 数据现象开始,在一定的背景下经过符号意思的译码和加工 转化为信息;
而这些经过解读的信息与学习者的原有经验或已知事实联系之后,变成带有意义的信息,经过学习者本人 的相信、认同、接纳、验证之后,才开始转化为知识,学习 者再把新学得的知识应用各种新的情境当中,也就促进了自 己相关能力的提高。当学习者在形成能力之后,又有意愿将 计划付诸行动的时候,他们逐渐发展了某些方面的素质(如 随机应变的本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处世的方式等), 再加上他们不断涌现的创意、求知兴趣以及集体合作精神, 也就能够大大提高这个学习群体的信息洞察力、竞争力、执 行力和发展力以及人品智慧。这个素质提升发展历程每一个 关键环节的变化,都启示着教师应该如何营造合适的教学氛 围和施加适当的教学影响以加速各个层面的转化。这些逐渐 递进的转化,实际上就标志着学习者从学习量的积累走向知 识水平的提升和各种原有素养质变逐渐产生。

(三)影响程度的探索 1.确定影响程度的三个维度 笔者认为,教学临界阈研究必须要解决从教所施加的 影响到学所获得的转化的内部机制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教 师所施加的教的影响,究竟从哪几个方面或维度,将会对学 生的学习活动及其转化为哪个方向和哪个层面的发展产生 效果。教师教的影响程度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衡量,一是影响 的强度,即教师传递信息或知识的强度是否足以对学生感知 和转化这些信息或知识产生作用,包括清晰度、理解度、感 染度和转化度。如是否听到、看到或感觉到了,感知是否清晰,是单感官还是多感官的感知,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强弱 程度如何,有没有从心动到感动、激动再到行动的变化。二 是影响的向度,即影响的方向、聚焦点、敏感性、相对差等。

三是影响的频度,即教师传递信息或知识的数量、出现的间 隔、比例、变化等。这些因素的考虑是我们研究教学临界阈 的先决条件,我们不仅在认知的层面需要对学生施加影响, 而且还需要在情感、行动方面产生作用,而从三个维度施加 影响之后,还要观察究竟对学生学习影响了没有,影响到什 么程度进行估计,个体之间的差异如何,尽管这个过程非常 复杂、困难,但却很有价值。

2.外因的影响必须通过内因的转化而起作用 (四)研究方法的选用 教学临界阈的研究,既需要在理论上对相关概念、命 题和原理进行界定、澄清和阐述,又需要在实践上对有关假 设、猜想和观点进行验证。

1.理论建构的方法 教学临界阈虽然提法较新,但该领域的一些问题早有 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所涉猎,超额学习、掌握学习、语言输 入理论、结构方程模式等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教学临界阈课题 的开展提供研究的可能性;
人类工效学、知识生态学和博弈 论更是为教学临界阈研究提供多元视角,使我们可以从量的 积累和质的变化来思考教学的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内部变化 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尝试估算变化的方向、程度、难易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