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述廉 > 四川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创新|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四川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创新|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个人述职述廉 时间:2019-10-08 07:53:59 点击:

四川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创新

四川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创新 一、引言 职业倦怠对辅导员本人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对培养 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都造成了巨大影响,探讨减轻辅导员职 业倦怠的对策是刻不容缓的。从调研中反映出来,辅导员对 现行的辅导员选聘、培训、晋升、考核、激励等制度满意度 都较低。针对调研结果,本文主要从辅导员制度的角度出发, 剖析制度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探索从制度设计上减轻 甚至解决辅导员倦怠问题。

二、四川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研究 (一)明确岗位职责确立岗位说明书 超过负荷的工作是造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核心因素,因 此要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就必须从一开始对辅导员进行科 学定位,为辅导员工作减负。明确岗位职责,一份标准化的 岗位说明书,这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 实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可按职业化、专业 化的发展方向逐步明确和规范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保留思想 政治教育的工作和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应包括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和“三观”,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素质和道德品质;
对学生发展方向和就业选择提供帮助;

落实国家对贫困学生的相关补助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 业;
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级委员会建设,培养学生的管理才 能和竞争意识;
组织多样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保持学生心 理和身体健康等等。明确岗位任务,才能将辅导员从纷繁复 杂的学生工作中解救出来,理清思绪,明确工作任务和方向。

(二)提高认识落实辅导员各项政策 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从2004年开始不断加强, 期间下发辅导员相关规定和辅导员培养计划,并且从国家主 席到国务委员在各大会议中屡次提到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出 方向,细化政策。从文献上不难发现,国家对辅导员的支持 力度是不小的,不仅提出辅导员双角色管理方式,并且提供 双线晋升的待遇;
还提出在评定职称时充分考虑辅导员的特 点;
还提出要打通辅导员的校外流动渠道,向社会岗位选送 优秀辅导员,也一再提到要支持辅导员提高学历;
加大招收 辅导员攻读硕士和博士学院,学院应该给予时间和金钱上的 支持。然而,在国家大力建设辅导员队伍的时候,我们发现 辅导员的现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原有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其中主要的问题还是社会和学校对高校辅导员存在认识不 足和高校对相关政策落实不够。(三)提高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家长对辅导员工作普遍不理解,辅 导员工作常看作后勤或者保姆性质,工作仅仅是处理大学生 的琐碎事务。社会大众不理解高校辅导员工作,造成对辅导 员工作的社会评价低,社会认可率低。所以应该加强宣传, 提高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认识,同时降低社会对辅导员的不 合理要求,减轻辅导员的压力。学校层面也需要提高认识。

辅导员在学校管理阶层中的被模糊定位的问题使得辅导员 对自身的认识产生偏差,对所处的尴尬情景沮丧但有无力解 决,这必然会加深辅导员倦怠程度。所以高校必须提高对辅 导员的认识,认真研究和落实关于辅导员的相关政策,加强 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把学校资源更多的用在增强辅导员的 培训、激励、考核机制上。

(四)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 高校辅导员缺乏长效的培训机制和从事学生教育管理 的素质和技能,存在辅导员培训的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够完 善,高校重视不够等问题。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培训法规 化是关键。只有建立完善的工作法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 确保辅导员培训机制的建立。高校建立的辅导员培训机制应 该是和国家省级的培训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阶段性的进行辅导员培训。高校应该把辅导员培训列入高校工作的年度计 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辅导员培训过程主要应该包括辅导员的岗前培训,职内 培训,学历提升培训。各级辅导员培训的内容应该做到统筹 兼顾,包含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学生管理的现实问题以及心 理咨询、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的专业技能培训。

辅导员培训的方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单一的理论 灌输会影响辅导员培训的效果,因此可以采取讲座、专题讨 论、案例分析等互动的培训方式。同时培训的地点除了高校 本校以及每个省的辅导员培训基地以外,可以采取国内高校 互派辅导员进行交流学习的方式以及组织辅导员国外参观 学习的方式。

(五)健全辅导员考核机制 科学的考评机制可以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 作成效,改进工作方法,促进个人自身发展。辅导员工作考 核评价的实施方法直接影响考核评价目标能否实现及考核 评价工作的效果。目前辅导员考核以辅导员自评、学生测评、 系院测评、学生管理部门、人事部门测评组成。“德、能、 勤、绩、效“五个方面为考核内容。以工作完成情况调查打 分的形式将辅导员工作考核为优秀和合格。此种考核方式不科学,无法全面体现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成效。目前的辅导 员测评虽然将与辅导员相关的各部门各人员都结合起来,但 因为考评内容和指标不全面无法到达良好的效果。例如对辅 导员测评的项目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对辅导员本人、对系 院和学生管理部门的考评内容大同小异,无论是学生还是辅 导员都无法在填写考评表中体现出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成效, 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无法在考评中体现出来。另外,一旦辅 导员所管的班级出现问题,常常就对辅导员工作成果一笔勾 销,辅导员心理压力极大。因此应该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调 研,将辅导员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正确评价辅导员 的工作成绩,设计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辅导员考核机制。另外 考评结果应该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但在 实际的工作中,考评的结果对工作晋升和职称评定影响不大。

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使得辅导员的考评无法像专职教师一 样以教学效果、科研成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而职称评定以 教学效果和科研成绩为标准评定,这点辅导员处于劣势,即 使辅导员考评为优,但并不能在职称评定中获得优势。因此 必须充分运用考核的作用,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其专业技术职 务聘任、晋级和各类奖惩的重要依据。

(六)设计辅导员激励机制 现在辅导员缺乏任何激励机制,对高校教师的激励政策 很多,可以参考其中一部分,需要另外设计一套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辅导员激励机制。设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前提是要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应该包括薪酬激励、 福利激励。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和职级工 作组成。而对于辅导员从事的学生第二课堂指导、对学生的 心理辅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等工作并有没有相应的 报酬。工资水平相较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职教师显得较低, 这就使得辅导员产生不公平感,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 正比。因此应该就辅导员从事的第二课堂指导、对学生的心 理辅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等工作进行量化,在薪酬 系统中将该部分工作量考虑进去,适当的增加辅导员收入。

适当的福利激励能够让辅导员更有安全保障,增强心理归属 感,提高工作绩效。薪酬激励和福利激励以外,还可以参照 专职教师的各项奖项评定。例如坚持每年的优秀辅导员评定, 给以物质奖励并且扩大奖励面;
另外针对辅导员的专业工作, 如果在心理辅导、职业指导、就业指导中有突出成绩的,还 可以设置专门的奖项,鼓励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精神 激励让辅导员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精神关怀, 调高辅导员觉悟重塑对工作的热情和活力。精神激励中尊重 是关键。辅导员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繁重的工作内容,让行政 管理人员,专职教师和学生将辅导员看做处理琐碎事务的勤 杂人员,忽视对辅导员的尊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辅导员工 作,认可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调高辅导员地位, 创造尊重辅导员的校园氛围。另外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对辅导员的精神激励中必须包含情感激励,给予辅导员人文关 怀学校领导应该关心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辅导员遇到 的问题和困惑给予指导和安慰。

三、结束语 作为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应主要从辅导员制度 改革入手,需要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制度改 革的细化实施办法,并对高校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建立 辅导员资质准入制度;
高校管理层应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对 学生个人成就到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考评和 激励机制,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
开展社会宣传,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支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高校 辅导员也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知识,严格要求自身道德品质, 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教 育部令第24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央(2004)16号文件.[3]罗涤,姚木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 [J].中国青年研究,2007(06). [4]刘晓云.角色定位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