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述廉 >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_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_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来源:个人述职述廉 时间:2019-10-07 08:01:16 点击: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5)08-0022-02 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国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选择,国内各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提 出并运行了“3+1”模式、“3+2”模式、“三方合作伙伴关 系合作模式”、实务导向型合作模式、嵌入式合作模式等, 目前正积极探索与完善以项目合作为基础的合作人才培养 模式。本文将在已有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怀化学 院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

一 相关概念界定 项目化教学是指为提升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而对 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整合与设计以形成一系列独立且相 互紧密联系、具有各自目标的易于操作的项目体系,并通过 师生互动、学生直接参与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 ①。合作培养则是指高校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方或利益相关方 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一定的分工与合作机制而共同对学生 进行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②。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以高校、人才需求单位或利益相关单位的合作为基础, 以项目化后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各合作方在项目内部按任务 分解实行合作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其运行过程来看, 包括地方性应用型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 管理模式优化、社会服务项目运行及社会服务项目评估等五个环节。而社会服务项目的具体开展则按社会问题与政策调 查、专业性社会工作需求状况调查、社会服务项目设计、社 会服务项目运行之技术路线进行。

二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培养模式的基本组成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组成如 下。

1.合作主体体系 由因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项目开展的需要而参与合作 的主体构成,主要包括高校、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与团体等。

怀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合作主体主要包括怀化 市社会工作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怀化市民政局、国家统计局 怀化市直属调查大队、鹤城区民政局、鹤城区各街道办事处 及社区、怀化市大同社会服务中心、怀化市德成社会服务中 心、鹤城区的部分中小学等。

2.合作平台体系 合作平台体系指合作项目运行的载体。怀化学院社会工 作专业的合作平台主要包括三类,其一是合作主体共建的新 机构,有怀化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鹤城区社会工 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等;
其二是以平台身份参与合作项目的 合作主体,主要有怀化市大同社会服务中心、怀化市德成社 会服务中心等;
其三是特定情况下的合作协议,如与怀化市 第一人民医院签订的医疗满意度调查协议、与怀化市民政局 签订的“蒲公英计划”合作协议等。3.合作项目体系 它以教学内容为物质承担者,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后的 结果,是教学活动实施的载体。怀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合作 项目体系包括三类:(1)以培养学生解析社会问题能力为 核心的社会调查项目;
(2)以培养学生社会服务项目策划 能力为核心的合作项目,包括老年社会工作项目设计、青少 年社会工作项目设计等;
(3)以培养学生三大社会工作实 务能力为核心的合作项目,应怀化市民政局、鹤城区政府的 要求,目前主要开展青少年社会服务项目与老年社会项目两 类项目的合作。

4.项目运行机制体系 这是指用以保障项目合作得以顺利运行的有关明确各 合作主体责权利分工与规范各合作主体或合作平台,或项目 负责人等行为的制度体系。主要有五个制度,其一是确定合 作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作协议签订制度;
其二是项目负责 制;
其三是项目督导制;
其四是项目导师制;
其五是社会服 务评估制度。

5.培养手段与方法体系 这是指研究性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核 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及相应手段体系。其一是手段体系,包括 专业见习、实习、社会调查、能力素质训练、实训、项目设 计、社会服务项目参与等,重点是社会调查、社会服务项目 设计、社会服务项目参与三种。其二是方法体系,包括实验法、身临其境法、案例教学法等。

三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培养模式的不足 1.模式的设计以社会服务行业的初步发展为基本假设 模式假设,在国家加快人才队伍发展的背景下,地方的 社会服务行业将快速发展,会形成一支数量可观、相对稳定 的社会工作师队伍,并培育出一批有一定实力的社会服务机 构,政府即将购买一定量的社会服务项目。然而对于处于内 陆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上述条件暂时难以满足。

2.合作的思路具有区域性 以与地方性相关部门、机构的合作为基础,以地方政府 所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为载体,通过各种手段与方法来培养 地方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是模式设计时所确定的人才培 养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将人才合作培养局限于区域内的合 作,忽略了与发达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的社会工作机构与专 业人员的合作,故具有区域性。

3.合作主体的布局不合理 合作主体的布局具有以下特点:(1)合作主体仅限于 地方性的政府部门、机关与专业性社会服务机构,合作主体 的开放性不够;
(2)合作主体中政府处于核心地位,存在 对政府的严重依赖性;
(3)合作主体中严格意义上的第三 部门组织不多,处于社会服务项目运行过程最外层次的公益 性组织缺乏。

4.模式运行的内部协调性不够其一是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各项目处于分块 运行状态,项目与项目之间在专业教师调配、学生人员安排、 时间配置上均存在冲突;
其二是项目与课程之间的协调不够, 某一特定的专业性项目的开展会对课程教学产生影响,从而 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三是理论教 学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之间的协调不够,实践教学对理论教 学产生影响。

5.合作项目类型较少,立体化的合作项目体系尚待建 立 从怀化学院来看,合作项目虽涉及社会问题调研、社会 服务项目的策划、青少年与老年社会工作项目参与等类型, 但严格意义上的社会服务项目不多,且从培养层次上来看, 培养学生的项目策划能力并非本科专业教学的重点,故真正 对学生实操能力培养有价值的项目仅限于青少年与老年社 会工作项目,更进一步来看,合作项目局限于学校社会工作 与家庭社会工作两类。

四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培养模式的改进 1.外连粤港,内接地气,实现人才培养思路上的转换 2.加快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实现“3+1”“4+1”与“3+2” 的结合 其一,在学制安排上实行“3+1”教育;
其二,在周学 习任务安排上实行“4+1”教育,即自大二第二学期开始,4 天在校内学习,1天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赴合作单位实训;
其三,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按3∶2的比例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 性课程、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训教学课时、专业基础课程群与 专业能力课程群及专业发展能力课程群的比例关系。

3.倡导社会服务项目的社会化运行模式,加快地方社会 工作的发展 对于部分高校尤其是内陆地区的高校,受经济发展水平 的限制,实行社会服务项目的社会化运作具有历史必然性, 也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的进程。目前,从高校来看,重点是 倡导社会服务项目融资模式的社会化运行,在政府充当融资 核心主体的情况下,探索向社会组织、团体与个人的融资机 制,如可尝试性地倡导地方建立社会服务项目彩票基金、开 展类似于“心得乐剧场”对特殊群体的融资活动、发动义工 组织向社会募捐等。

注 释 ①李清华.项目化教学改革下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J].考试周刊,2011(79):98 ②孙宏伟.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技能人才[J].教育 发展研究,2006(7):23~25 参考文献 [1]李迎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社会科学, 2011(5) [2]马亚静.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及对策[J].社会工作,2007(3):33~36[3]史铁尔等.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中 国本土社会工作人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4):23~26 [4]高菁.对校企合作实行“项目化”运作的探讨[J].职 教通讯,2013(6):8~9 [5]朱振东、林莉芳、黄成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 合作性教学管理探索[J].产业科技论坛,2014(9):173~ 17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