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述廉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ESP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ESP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个人述职述廉 时间:2019-10-07 07:58:48 点击: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ESP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ESP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国内外ESP 研究现状 国内多位学者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第一,普通英语/ 通 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EGP);
第 二,特殊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简 称ESP);
第三,通识教育类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简称EGE)。ESP又分为与专业学科密切结合的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Purpose,简称EAP)和与 就业有关的职业英语( English for Vocational Purpose, 简称EVP)(王守仁,2011;
蔡基刚,2012;
段平、朱梅萍, 2012)。ESP课程是从普通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 性课程,其教学目的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效 进行专业交际的语言能力。EAP是提供学生以满足他们使用 英语学习专业课程的要求的一种手段(Sinha & Sadorra, 1991),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以英语为媒介学习专业知识或 从事研究活动(Flowerdew& Peacock 2001;
Hyland 2006;

Jordan 1997)。ESP是从普通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 渡性课程,其教学目的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 效进行专业交际的语言能力。ESP 课程最能反映学校和学科 特点,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国外ESP 教学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和篇章分析,目标 情景分析、语言技能和策略分析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个发 展阶段(Hutchinson & Waters1987)。近20 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也对ESP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ESP 教学现状不尽人意,如“教材难度控制不当、任务形式单一、 语言与专业知识比例失衡”(高嘉璟,2009);
ESP 课程设 置的随意性,设置还处于零散的,自发的状态(谷志忠, 2010);
教学手段单一,普遍采用翻译教学法(蒋向勇、邵 娟萍,2007;
王蓓蕾,2004)。

二、大学英语ESP 课程改革必要性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 开放课程自2008 年兴起至今,凭借其名校名师综合资本跻 身教育领域并以迅猛之势影响了教育界。MOOC 作为外语教 育领域新型主体参与竞争。随着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相 继加入MOOC平台edx 和coursera,浙大也即将加入coursera, 很多中国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优质课程,讲台上的教师 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课堂也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场所。

当前,教育部正在建设大学英语共享资源课。在此形势下, MOOC无疑也将极大地影响大学英语教学,MOOC从某种程度上 使师生之间的支配与依赖的关系发生变化,无形中唤醒了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传统课堂相比,MOOC相对单薄 的核心内容释放了学生的主体空间,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亲身去理解,去认知,去探索,随时随地互动,激发他们学 习动力(柴改英,2014)。随着移动终端设备智能化,95 后 学生移动终端设置配置充分,开始将学习的课堂转移到手机 上,下载安装英语学习软件,随时随地地学习。网易、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头以及新东方、英孚、外研社等外语教育机 构推出口语微课堂,酷艾英语等在线课程,让广大学生学起 来更方便、更轻松。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 (Learning Pyramid):
听讲——通常听讲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 式,即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听。但学习两周之后,学习 效果却是最低的。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仅为5%;

阅读——阅读的学习效果也很低,学习两周之后,学习 内容的留存率仅为10%;

声音/图片——相比之下,声音/图片相对高点,学习两 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20%;

示范/演示——学习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上升 到30%;

小组讨论——学习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大大地 提升到50%;

实际演练/做中学——实际演练/做中学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参与式学习,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两周之后,学习内容 的留存率为75%;

马上应用/教别人——学习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 率达到90%。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学习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不 足50%的几种学习方式,均为被动学习方式;
然而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或者超过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 学习者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

王守仁(2011)建议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导”的教学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革新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提高教学质 量做出了贡献。王克非教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必须满 足社会需求的发展,应直接体现出“外语教育所折射出的时 代的需求、国家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王克非 2011)。需求分析告诉我们,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 学术英语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蔡基刚,2012)。由此可见, 大学英语中ESP教学是社会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 求。因此,ESP教学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以应用语言学为基 础的交叉学科,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求开设的课程, 旨在提高学习者在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中有效使用英语进 行交际的能力(Dudley-Evans & John 1998)。

综上所述,互联网冲击着教育,教育经受着技术的挑战,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从某种意义上,大学英语教师如果不 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将有可能面临课堂学生流失的危险。

研究表明,目前在学生英语入学水平显著提高(王守仁、王 海啸,2011),大学英语教学课时逐步压缩,在移动新媒体 的环境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设适合各类专业学生的ESP 课程是时代对大学英语改革提出的要求。再者,目前适合各 类专业的ESP 教材和教学资源较为匮乏,本研究团队希望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开展ESP教学,探索如何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平台以及移动终端促进ESP 英语教学,从而开发学术英 语校本教材、制定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微课视频等。

三、课程方案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有自己的专 业学习方向,外语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工具,大学英语教学的 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有效地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胡壮麟, 2002)。Richards(1984)认为需要分析、目标设置、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是课程设计模式的要素。

Grave(2008)在动态化外语课程设计系统指出,外语课程 设计由planning(规划),enacting(实施,即教师的教学 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evaluating(评估)三个核心 环节组成。从动态课程设计观来看,enacting 是整个教育 的核心,planning 和evaluating 都是以enacting为指向并 与之紧密联系。本次研究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展开, 对本校大学英语ESP 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具体设计方案:
(一)培养方案1+1 第一学年为基础英语,重点加强学生基础语言能力训练, 打好语言基础,体现语言的工具性。第二学年开设ESP 课程,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团 队老师在第一学年了解学情,想办法挖掘潜力,第二学年逐 步放手,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二)授课内容1+1即课堂外+课堂内。课堂外学习知识,团队老师提供课 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自定进度, 整理收获,提出问题;
课堂内内化知识,每节课配备内容丰 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展示交流、协作探究、科学实验、完 成作业,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1 即线上+线下教学。通过丰富的网络平台,建立微信群, 使线上教学设计(微信平台)和线下教学活动(课堂教学) 紧密结合,围绕课程开展教学互动。

(四)授课模式1+1 即中教+外教。教学中引入外教,推行中外教结合的授 课模式,让学生体验外国文化,开拓国际视野。

(五)学生作业1+1 即小任务+大任务。每节课都有小作业如groupwork、 pair work,小任务主要用于检验本节课学习重点,体现过 程评价。每单元又有大任务,侧重检验学生输出本单元教学 重点和难点,重在检查学生语言输出、内容理解和观点表达。

(六)评价方式1+1 即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四、课程改革的价值 (一)理论创新 根据理论的指导,在大学英语ESP 课程尚未全面铺开之际,在该领域研究为数不多之时,我们率先设计了该实证研 究课题。本研究遵循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的理念,以移动新媒体为载体,试图以调动学生为主体和出 发点,充分结合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手段,探索大学英语ESP 教学新模式,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健康、 有序发展。

(二)实际价值 通过ESP 课程学习各个环节引入移动新媒体的运用以及 对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设置多元的课堂教学活动,突 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逐渐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团队成员利用现代化科技媒介以及丰富的网络平台,设计多 元化的课堂活动,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采用学生 能接受且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和学习兴趣。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的同时,为学生营造 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 与度。研究团队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 加强师生、生生语言相关的交流平台的建立,鼓励学生相互 合作,对自己负起责任,在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同时,又能充 分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释放潜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 T,St John M J.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Grave K. The Language Curriculum:A Social Contextual Per?spective[J]. Language Teaching,2008 (02). [3]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政策 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01). [4]蔡基刚“. 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 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02). [5]柴改英.MOOC之于外语教育场域的思考——惯习冲 击、协作创新、价值共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4(0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