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派人向他所拥立的楚怀王禀报了入秦的情况。
怀王表示,按以前的约定办:谁先打败秦军、攻人咸阳,谁就当秦王。
项羽虽然是后进咸阳的,但他倚仗自己兵马强大,所以自封为西楚霸玉;而将刘 邦封为汉王,让他到道路险阻、人烟稀少的巴蜀之地去。
同时,给了楚怀王一个徒有虚名的尊号——义帝。但不久,又暗中指 使人把义帝杀死。项羽的这些举动,引起了诸侯王的强烈不满。
汉王刘邦领兵到了洛阳,董公对刘邦说:“我听说顺德的昌盛,逆德 的灭亡。没有正当理由,做大事就不能成功。项羽无道,杀了他的君王,为天下 人所怨。您乘此率军征伐,四海之内都会仰慕你的德行。这样,您就同从前的周 武王讨伐殷纣王一样,兴的是仁义之师。” 从此,刘邦与项羽进行了长期战争。
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篇二:始作俑者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 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 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 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 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篇三:集思广益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去世,临死前他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丞相诸 葛亮。为了履行对先主的承诺,诸葛亮殚精竭虑,全心全意地辅佐后主刘禅,事 必躬亲,任劳任怨。当时,丞相府里有一个办理文书事务的主簿名叫杨顒,他看 到诸葛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觉得这样太辛苦了,于是想劝他改变一 下工作方法。
杨顒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级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 工,不需要一切事情都亲自过问处理。”随后,杨顒列举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例 子,来劝导诸葛亮改变工作方法,不要管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有所分工, 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着重抓国家军政大事。
诸葛亮对杨顒的劝告和关心非常感激,但他总觉得不能有负先主的嘱 托,感觉重任在身,许多事情不亲自处理不放心。后来杨顒病死,诸葛亮非常难 过,痛哭了好几天。为了鼓励下属参与政事,诸葛亮写下了《教与军师长史参军 掾属》这篇文告,鼓励大家主动发表政见。他在文告中写道:“丞相府让大家都 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 建议,从而让我知道有些事情怎么处理效果会更好。” 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篇四:同仇敌忾 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 慷慨从军;
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
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谁说没有衣服我的战袍就是你的。国王兴兵 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 “同仇”这个词就来源于上面的歌谣。
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文王 让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宁俞一听就知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 奖时的宴乐。为此,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文王对宁俞在席间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饮完毕后,命人私下询问他是 什么原因。
宁俞回答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同恨,所以为天子 献上战功。天子为了酬谢诸侯,在酒宴中赐彤弓,赋《湛露》,这是应该的。但 如今我们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大王学天子赐诸侯的礼节,也命乐工演唱《湛 露》和《彤弓》。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沉默不言了。” “敌忾”这个词就来源宁俞说的话。
看过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还看了:
1.语文高中必修的成语典故 2.语文高中的成语典故 3.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精选 4.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解释 5.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释义精选 6.高中经典的成语典故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