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学校以创建“教育现代化”、省“四配套”工 程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面对巨大资金缺口,学校通 过多方渠道积极筹措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改进教育装备, 努力实现办学条件软件不软、硬件过硬。先后建成可容纳300 多人的科技报告厅、科技活动室、实验室、微格教室、网络 教室、软件制作室等。其中微格教室面积达120平方米以上。
科学仪器室、实验室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各类仪器设备,实 验可容纳12组以上;
科技活动室按省教育厅要求配置劳技工 具,使用面积符合标准。学校图书馆拥有图书27000册,其 中科普类书籍3000多册,并向全体师生开放。
2.重视科普教育软环境建设。
学校开辟了科普知识宣传橱窗,科普展示走廊,学校展 板,班级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营造了一个 良好的科普教育校园环境。同时,学校注意科普教育向社会 延伸,挖掘、利用、推广科学技术社会资源。以镇农业科技 园、校农家故院、果蔬种植基地为科普教育基地,以县气象 局、科协、镇农技站、镇自来水厂为科普参观实践基地等等。
为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近科学开辟一个广阔的天 地。
二、建设科教师资队伍,实施科教育人工程当前,小学面临教师结构性短缺,科学教师队伍也存在 同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学校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为此,我校采取多项措施,建设了一支理论知识丰富、专业 技能扎实、较稳定的专兼职科学教师队伍,确保科学教育课 程全面实施。
1.加快转岗培训工作,配足配齐科学课程专职教师。
学校按要求配足2名科学课程专职教师,2名综合实践活 动专职教师,2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还邀请退休教师担任 学校的校外科技副校长或兼职辅导员。多年来,学校积极选 派教师参加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修、 培训。为鼓励教师能安心开展科学技术教育工作,我们不仅 把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时间计算为教师工作量,还 把科学教育业绩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先评优的参考条件之 一。
2.创新校本教研机制,加强教师专业引领。
要实施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更快更好地促进 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 学校的发展。我们着力创建校本教研制度,旨在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实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围绕发 展这一主题,构建了多元的教师成长平台。首先学校开展教 研活动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进度。
其次教研做到强化课程意识,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 个因素有机整合。3.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外出学习、培训 的教师,学习结束回校后定期举行二次培训,让全体教师共 享培训成果;
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要上一节示范课或讲座。
定期开展与兄弟学校交流研讨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 形式,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教育教学理念。
三、开发人文历史资源,提升科技教育内涵 1.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形成办学特色。
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气象日等纪念日, 学校每年均组织开展相应普及宣传活动。4月22日世界地球 日,组织学生到抗日山植树造林,体验保护环境实践活动;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工厂、镇区小巷, 向人们发放保护环境宣传资料等科普教育活动。
2.科学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培育办学品牌。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因地制宜 开展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计划、定指导教师,确 保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落到实处;
科学教育成效显著,组织学 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电脑作品设计制作、学科知识等 竞赛,近四年学生有二十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 取得优异的成绩。科学教育逐渐成为我校办学的一个亮点、 一张品牌。校本课程《农家》先后获得省、市评比一等奖。
3.以校为本,开展特色科教活动。
我校既立足学校现实,传承发扬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又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给予学校科教工作的支持。引导学生通 过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区科技活动。坚持学校科普场馆向 社会全天候免费开放,接待参观人数每年达到3000人次,并 逐年递增。做好参与省市县举办的科学教育类赛事的组织工 作。如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小小科学家”评选活 动、省“校园之间”智力大挑战活动、“大手拉小手”活动、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航模比赛”等。每年两 次请县、市科协的专职教师来校指导,并每年组织一次相关 学科的科技教师到县、市科协学习取经。科学教育重在普及, 贵在坚持。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抓好抓实科学教育,会让他 们一生受益。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