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 >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的重要性【从阴阳五行学说看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的重要性【从阴阳五行学说看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来源:个人述职 时间:2019-10-25 07:55:02 点击:

从阴阳五行学说看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从阴阳五行学说看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是研究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将朴素,自发的唯物辩证法, 从阴阳五行的概念引深到中医学辨证法。对提高临床分析问题和解決问题以及正 确认识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促进中医学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药学的起源,是与我国劳动人民於期的物资生产活动以及同疾病作 斗争的实践分不开的。2000多年前,古人通过对天体,星球,四时气候寒暖变化 的观察,联系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运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人体与自然相关联 和对应,从而得出了一整套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模型。

阴阳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代表事物相互对立, 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的概念,阴阳二气相互结合交感而产生万物,整个世界在矛 盾中发生变化。如:以日为阳,月为阴;
天为阳,地为阴;
火为阳,水为阴等来 概括事物的属性;
以动为阳,静为阴;
阳化气,阴生形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等。

古人将阴阳的概念,引用于医学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医学含义,如腑为阳, 脏为阴;
表为阳,里为阴;
热为阳,寒为阴,这些简单的“类比”,从自然现象直观, 笼统的观察到人体生理,病理联系,即是“朴素”,“自然”的“升华”,它绝非仅仅是 对原始的自然描述,而是上升为具有特定所指的医学含义。医学阴阳学说,在疾 病的治疗上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使人体的阴阳达到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 才能“精神乃治”,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正常协调。如临床所见,肾阳虚为肾阳虚 衰,阴寒内盛的病变。主要证候为形寒,怕冷,腰疼,腰膝酸冷,精神不振,阳痿 不举,女子宫寒不孕,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疗以温补肾阳为主, 方选桂附八味丸或右归丸,这种辩证施治的分析方法,正是对阴阳学说的具体应 用,“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针对病变的根本,“因发之受”,使阳气得旺,与肾 阴相协调,达到抽象平衡。因此医学之阴阳学说,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思想,它并 不是直观笼统的,而是充满了科学抽象,即从大量自然现象中,从“感性中的具体”, 抽象出阴阳的普遍联系和本质属性;成为“抽象的规定”,然后变成“思维中的具体”, 把阴阳的本质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应用到医疗实践中去,从而更具体的,深入的, 把握人体生理,病理和辩证论治规律。

五行,始见于《尚书·洪范》,“初一曰五行”,把五行看成是构成万物的基 本元素,在哲学问题上,承认物质的第一性。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不 同属性的物质,古人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构成和起源,五行所代表的事物群中, 都具有“纵,横,纵横交错方面的关系,祖国医学应用五行学说,是根据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 于五行之中,借以阐述人体的脏腑组织间的复杂联系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联。

利用五行的特性,如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墙,可说明 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功能,木有升发特性,故以肝属“木”;

如心阳有温煦作用,火有阳热特性,故心属“火”;
脾为生化之源 土有生化万物的 特性 故以脾为“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特性,故以肺属“金”;
肾主水, 藏精,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五行学说,就是应用了这些丰富的联想 和推理,联系临床实践的观察,将本来仅仅是对自然描述的概念恰当地应用到了 医学领域,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观察是确实有效的,从而形成了医学范围的“五行 学说”。如临床常见的肝气郁滞证,系肝之本脏病变,症见情志抑郁,易怒,胸闷 而善太息,胸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诸证。但肝木克伐脾土,则出现脘闷 纳呆,呕吐腹痛,便溏,诸脾虚气陷之证,在治疗上应疏肝健脾,处方可选用逍遥 散之辈,这种辩证施治的方法,是对五行学说的具体应用,肝病累及脾土,不但从 肝论治,而应肝脾同治,双关齐下,方能两全齐美。治疗任何疾病,都应考虑到 与它相生相克的其他脏器的病变,“母病治子”,“子病治母”,或“母子同治”,这 些治疗原则都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由此看出: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 展,并不是局限于原始的,自然的五行学说,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很大突飞, 是由自然现象向人体医学的大飞跃,说明“五行”学说,虽然是由原始淳朴的唯物 辩证法产生的,但已远远高出于此,是具有自身独立完整理论体系的中医辩证法。

中医学辨证法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深厚的医疗实践基础,是经过千 百年实践检验的,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临床行之有效的一套理论体系,它按 照医学自身的特点,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因此认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它起源于古代朴素,自发的唯物辩证法,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形态的中 医理论体系,这就是中医学辨证法。

中医学辨证法和朴素自发的唯物辩证法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但二者又 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在朴素自发的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才产生和发展了中医学 辨证法,而中医学辨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又不断丰富了唯物辩证法,二者是相辅 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医学辨证法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丰富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研究阴阳五行学说,即是研究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无论对提升中医理论水平,还 是提高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认识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促进中医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学辨证法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必将在对祖国医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脚踏实地的临床实践中得到检验和 发展。

作者:周新蓉 四川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61008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