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 > [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环境的构建]

[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环境的构建]

来源:个人述职 时间:2019-10-21 07:53:30 点击:

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环境的构建

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环境的构建 初中是开展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对于学生数 学学习的长期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习, 既是对小学知识学习程度的升华,又为高中知识学习的铺垫。

初中作为中学数学学习的开端,数学教学不仅肩负着传播知 识的基本任务,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环境进行构建。可以 说,初中时期形成的数学学习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 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心理环境的构建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并对 其相关途径展开探究。

一、运用开放内容,摆脱定式思维 很多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后,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衔接不 畅的困境,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实际 上,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完全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它与在小 学阶段已形成的定式思维模式存在着很大关联。小学数学教 学比较倾向于将固定的解题模式呈现给学生,由教师对数学 问题进行分类,找到常见的思维方式,一起传授给学生。长 此以往,学生头脑中便形成了诸多机械化的定式思维。学生 只有摆脱这种思维,才能解开对初中数学学习的束缚。

例如,在对“三角形”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这样一个问题: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在直角三 角形的三条边上,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 3cm和4cm,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从表面看来, 这道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真正解答起来,学生会发现,这 个问题的解答并不是唯一的。经过开放性的思考,学生找到 了图1中的两种图形状态,并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计算结果。

这个问题的出现,打破了学生的固化思维,将多种思考的可 能性呈现给大家。灵活的思维也随着开放性问题的铺开而逐 步形成。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要求与日 俱增。小学阶段所养成的定式思维虽然对特定类型的题目解 答有所帮助,但却远远无法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需要。然而, 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要经过长期的引 导和熏陶。开放性的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在教学过程中昙花一 现,而应使之经常性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来。

二、运用趣味素材,激发主动学习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的数学知识量明显增加,教师不 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这便要求学生要 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而这个意识的产生与学习心理之间又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了 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 数学学习感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素材,通 常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与其外接圆”知识之前,我先在 课堂上拿出两张纸,先将其中一张剪成一个小三角形,然后 提问:“我想用一个圆形的纸片来把这个三角形完全覆盖住, 但又要使圆形纸片的面积达到最小,我该怎样对另一张纸进 行剪裁呢?”这个问题从内容到形式都让学生耳目一新,他 们都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于是,再引发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时,主体教学也就顺利地开展起来了。

趣味教学素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收集,既可以是与学 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只要能让学生 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即可。趣味素材的运用,使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大增,他们都能主动地投入到对知识内容的探 讨中去。

三、运用合作交流,完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是否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心理的状 态积极与否。学习进行得轻松顺畅,学生自然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热情,并期待更为深入的学习。但若在学习过程中错误 百出,推进困难,必然会对学生心理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学 习自信丧失。因此,带领学生不断完善学习方法,是从学习 过程角度带动学习心理构建的重要内容。其中,合作交流是 我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式。

例如,在学完“全等三角形”内容后,我请学生一起来 讨论并完成问题:“大家都知道,只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 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为了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现有这 样一个方案:若这个角的对边恰好是这两条边中的较大边,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你能否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方案 呢?”这种提问方式相当灵活,学生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学 生在充分的交流过程中,很好地了解了其他学生的解题思路, 这对自己思维的拓展有很大帮助。

通过合作交流来完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进 行理解:一是交流知识内容,二是交流学习方法。在知识学 习过程中,个人思维终究有一定局限性,甚至容易使学生在 思考复杂问题时绕进死胡同。合作交流则拓展了学生原本单 一的思路,增加了学生认知数学的思维方式。这对优化学习 效果必然有促进作用。跳出知识范畴,将目光转移到学习方 法上来,不同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往往也不同,尤其是知 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更是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如能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必然会让全体学生受益。

四、运用分层教学,实现循序渐进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心理环境构建,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 生的情况。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的学习心理,才能达到我们 预期的由表及里之效果,即透过表面的知识教学,从内部充 实力量,激发学生更为强劲的学习动力。为了让每一位学生 都能从心理上接受数学,并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教师 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与空间,即分层教学。

例如,学生曾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将大圆的直径分成 n条线段,以每条线段为直径画小圆,则每个小圆的周长与 大圆周长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既抽象又陌 生,解答起来毫无思路。于是,我将问题进行拆分,以难度 分层的方式予以呈现:如图2,AB是⊙O直径,将AB分成几条 相等的线段,以每条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小圆。设AB=a,则 ⊙O周长为l1=πa。那么,将AB二等分时,每个小圆周长 l2=a=l。以此类推,将AB三等分时,l3是多少?四等分时呢? n等分时呢?在这样的层层递进中,ln的表达式自然不难得 出,解题难度也降低了很多。对于分层教学,教师应以广义的眼光来看待,即分层不 仅仅局限于对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还 应当拓展到对教学内容难度的分层上,使数学学习在循序渐 进中开展。这种阶梯式教学形式,能为学生留出充分的知识 接受空间。一方面,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新知识时,不会 感到突兀;
另一方面,前一阶段的教学预热也能够成为推动 下一阶段学习开展的有力驱动。分层教学方式使学生更愿意 学习数学了。

学习心理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包 括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还关系到学生能否采取科 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可以说,一个饱满而理想的学 习状态,是需要内在心理环境作为保障和支撑的。因此,以 心理环境构建为依托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为教师的高效教学 开辟了一条捷径。有了正面的心理环境,即使问题复杂,或 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全部涵盖知识内容,学生也能积极有 效地通过自主学习来习得。这对于初中阶段,乃至高中数学 的学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军芬.如何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J].语数外学习 (初中版中旬),2012(9).[2]胡春燕,杨德刚.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生态环境” 的构建[J].数学通讯,2003(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