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 > 由同课异构想到的|什么是同课异构

由同课异构想到的|什么是同课异构

来源:个人述职 时间:2019-10-15 07:52:17 点击:

由同课异构想到的

由同课异构想到的 多年前,笔者曾执教《谁先迎来黎明》一课。这一课是 在已经知道地球自转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作为课改早期的教学,我着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相对运 动方面做文章,由此及彼地导出地球自西向东转的结论。如 果从知识目标来看,算是较完美地到达了“知识的彼岸”。

几年后,我对本课的设计又有了变化,追求“ 科学求证”。

在同课异构的比较中,我深受触动,如果要围绕“做科学” 的理念再设计,还能有何突破?如果让学生研究这个问题, 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除了知识上的收获,还有什么更有 价值的东西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做了新的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 方法主动寻找证据,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等过 程中发展科学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浙江省的清晨和黄昏,发 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清晨、黄昏的位置是不同的,由此聚 焦核心问题。在探究的展开阶段,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模 拟实验感受地球不同的自转方向,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接着 以看日出时间、直接打电话问当下时刻、借助网络看实时照 片等方法获得更多有力的证据,引导学生证实地球自转的方 向;
最后的拓展环节以调试宾馆墙上全球各地时钟为任务, 在新情境中渗透有关时区规律的探究。这样的设计,以“ 问 题—— 猜测——体验——求证——应用”串联起整个探究 活动,将知识获得与科学实证融为一体,将知识内化与情境应用互相作用,渗透了证据意识和求证的方法,比单一的知 识学习丰富多了,与现在提倡的科学实践的理念更靠近了。

无独有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也是被研究得较 多的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设计引起了我的关注,教师提 出:是否需要烧一烧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否需要烧 一烧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对于一种不知名的液体,能烧一烧吗? 另一个教师的设计就值得回味:在猜想让马铃薯浮起来 的液体可能是盐水后,教师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配置 一杯盐水。学生尝试后发现:盐溶解得少,不能使马铃薯浮 起来,进一步推测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更重,于是开展 比较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盐水轻重的验证活动。探究不止于此, 继续深挖:如果溶解了足够多的其他物质,马铃薯是否也能 浮起来呢?接着用白糖等物质继续探究,同样证实了推测。

在课的结束,老师让大家推测今天讲台上两个水槽的液体分 别是什么?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提出了多种可能性,这 个看起来没有结论的“结果”,却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指 向的是浓度的不同,已经是“密度”的前概念水平了。

同课异构,首先比的是教学设计背后的教学思想,回答 “ 为什么要这么上”的问题。教师关注了儿童作为学习主 体的认知水平、认知经验和活动空间了吗? 关注了他们现 在“在何处”、将要“到哪里”了吗? 关注了他们从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吗?这些问题,就是对活动价值的理性思考,如同写文章,是“立意”的过程。

第二个要比较的是“ 过程设计”,就是要回答“怎么 上”的问题,要观察和比较:教师怎样引领儿童从生活世界 走向科学世界? 如何通过一个个观察、实验、研讨活动, 让儿童亲历证据收集、科学论证和概念建构的过程? 如果 再深入一步,教师预设了哪些个性化的支持手段?在哪个活 动上做足了文章,“ 亮”在何处? 哪些设计可以为我所用, 还有调整的余地吗? 做同一课例的比较研究,可以让我们聚焦研究内容,厘 清教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感悟实践创新的智慧,激发再设计 的灵感。在具体研究时,既可以是同时期的,也可以是不同 时期的,后者的变化更大,研究的价值往往更大。我们可以 长期跟踪某一课例教学设计的变化,追问其背后的“ 故事”, 然后尝试一课多上、多人同上等研究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更 新理念、完善认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