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通知 > 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运用论文(共4篇)|教育心理学论文

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运用论文(共4篇)|教育心理学论文

来源:通知 时间:2019-11-22 08:01:26 点击:

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运用论文(共4篇)

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运用论文(共4篇) 第1篇:音乐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小学音乐欣赏之方法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从6、7岁至11、12岁,也就相当于学龄初期的阶段。小学 生在个性倾向个性特点等方面都有很明显发展特点。首先是儿童在个性倾向上,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 动的需要。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气 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小学生也不例外,由于气质的天 赋性和稳定性,每一个人的气质类型都不一样。

认知过程从不随意性、不自觉性转向随意性、自觉性发展,认识水平 从以具体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感知觉在迅速发展,研究表明:他们的听觉已经 有较高的水平;
注意的发展,随意主义逐渐发展完善起来;
记忆的发展,有意识 记忆逐渐增强;
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以抽象思维为主 要形式过渡。但他们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 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根本源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 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某项活动,从而满足其需要、 达到其目标的内部动力。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索某一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 心理倾向。人格,即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 特征系统,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成分。

人的情感意志在不断发展,情感内容不断扩大丰富,社会感情不断增 加。学前儿童是非常善于表达感情的,他们也有丰富的表情,他们的喜、怒、哀、 乐都可以通过面部的表情全部表达出来。能够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是自己 处于平静的情绪之中。他们的各种意志品质不断的发展,意志主动性和独立性逐 渐发展起来。按教师提出的预定目的,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的能力逐渐提高。但 自控能力弱,容易受到干扰。这一时期的孩子还比较任性,尤其当今社会独生子 女较多,这种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的。个性逐渐得以发展,小学生由于已经开始上 学,通过和同学的接触,上课听老师讲课,融入到一个新的集体之中,自我意识 开始逐渐地发展起来。自我评价内容也有所转化,不仅会从外表外在进行评价,更加注重个性和内在的评价。自我评判也具有批判性,不像之前只知道评价自己 的优点,到了小学阶段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音乐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如 音乐的感觉知觉、音乐的想象力、音乐的记忆、音乐的情感反应以及音乐的表现 力。

二、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特征 根据舒特-戴森(Shuter-Dyson)、加布里埃尔(Gabriel)关于各年龄 阶段音乐发展的主要特征归纳的表格。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从6、7岁至11、12 岁,已经可以在歌唱方面较为准确地掌握,并了解和声,建立起对和声的喜爱和 认识。并且可以分辨出音乐是否优美动听。明白音乐有调性的好听。从10岁前就 可以显露出来音乐的天赋。所以说,早教是十分重要的,重视小学生的音乐教育 势在必行。

三、运用心理学知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因素有遗传、生长成熟、环境、 教育和学习等。遗传因素是指人们从父母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 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和神经系统特征等,是音乐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音乐感、音乐听觉都受到父母遗传。小学生早期受家庭影响较深,之后受学校环 境、家庭环境、社会实践环境逐渐增加。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广 播、电视、电影、很多大众的传媒也是重要因素。

通过上述几点我们不难发现,想要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接受音乐 教育,我们首先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氛围。而且也应该提高教育 质量,增强音乐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育能力。与此同时在客观条件都达到的情况 下,应该充分地使学生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首先从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来看, 总共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包含定向阶段、分解阶段、整合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我本科是学习声乐专业的,用学声乐方面讲就是首先要形成定向的阶段,要知道 如何用气,使得声音松弛,之后要学会如何发声,然后再从简单的短小的歌曲入 手,逐渐学习难度稍微大一些的歌曲。日积月累,自己学习声乐就会找到正确的 方法,从而形成自动化的阶段,每次只要唱歌时都知道自己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

学生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素质之后,教师也应该有相应的心理品质,才 能更加使得教学相长。首先音乐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理想,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 师德问题。教师必须对祖国、对教育事业、对他所教的学生有深厚的感情,要爱,这是一种深沉的理性的爱。音乐教育更加要求教育者要有热爱音乐的心和热爱学 生的理念。因为有人认为音乐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生命感染生命的伟大的事业。

要求教师有现代的教育观,如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 动学以及铃木的教学法。铃木的教学法才能教育思想内容包括:培养孩子成为优 秀的人,用音乐可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性格,培养孩子好的人格。人类是环境之 子,人和孩子都可以培养成为有高度才能的人。他还认为,掌握某个领域很高超 的人,同样的能够在其他的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是孩子在 游戏的快乐中开始,在游戏的快乐中引向正轨。他还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这 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充分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充分发 挥创造力与想象力。

而且我个人也十分喜欢奥尔夫教学法,因为奥尔夫教学法有自身的独 特性,不像之前教育的死板,而是更具有创造力,具有活力的教学过程,让更多 的学生参与。奥尔夫教学法有其灵活性,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没有具体的教材, 也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所以说奥尔夫教学更加的灵活,适合于任何年龄的人群。

而且可以本土化,适合各国的教学。由于奥尔夫乐器十分简单,好入手,更便于 大家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同时音乐教学也更加新鲜,没有重复的课程。对于教师 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奥尔夫的方法更好地 进行教学。奥尔夫有开放性,没有条条框框、不封闭、不排他的。是逐步发展的、 逐步丰富的,永远没有终结。奥尔夫教学有艺术性,也就是要求教师从教学到表 演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都要体现艺术的价值。

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年龄及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一些教学方法对学 生进行教学和指导,让学生更加喜欢上音乐课。综上所述,想要对学生进行音乐 教育必须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也要学会如何很好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从而才能 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

作者:钱静 第2篇: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我国的教育课程不断在改革创新,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通 过更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 教育也不例外,通过在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来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音乐 教育心理学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为切入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展学生的潜在 创造力和更开阔的思维能力,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有着推动的作用。1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结合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 在学科的构建中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和独立性。音乐教 育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方法和原则上的理论依据, 也为受教育者做出正确的心理分析。

1.2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非主考课程,音乐教育教学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并未得到 很好的发展。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性的教育,我国部分学校完全忽略了音乐教育 教学的宗旨,只是将音乐课堂作为一门娱乐性的课堂,这大大偏离了小学音乐教 育教学的目的。

2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 对音乐感兴趣了,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当中去。然而小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 发育,因此在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不能很好的转换和应用,时间一久,对于音 乐的学习兴趣慢慢降低,甚至出现厌恶情绪。此时,音乐教育心理学就显得尤为 重要,它可从心里教育方面,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 生的喜好和表现特点,将音乐教学以做游戏的方式呈现,先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好 奇心,慢慢的将其兴趣提高。

2.2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心里学实验表明:人的注意力并不能达到持久状态。尤其对于身心处 于发展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枯 燥乏味的讲课方式等。古语有云,心不专一,不能专诚。作为学生,只有集中注 意力听老师讲课,才能更好的学到知识。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了 解学生注意力转移的因素,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采用综合教学的 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3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 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现在的教学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音乐本身,还应使他们通过音乐的学 习,培养一定的鉴赏力,使记忆和感受能相互协调,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可以有效的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 音乐的理解力和欣赏力,还可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律感。

3音乐教育心里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3.1运用音乐节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学习音乐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 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达到更好的 教学效果。音乐当中美妙起伏的旋律和鲜明生动的节奏,可以激起学生肢体的反 应,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入手,将音乐与肢体动作结合,形成具有音乐节 奏的体态动作,集中学生学习音乐的注意力,将节奏与记忆结合,学习音乐当中 的流动美。

3.2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感 音乐的本质是对情感的自然反映,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音 乐的情感,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 感受,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当中的情感,而不是机械的告诉他们音乐表达的东西。

倾听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理感受,倾听他们对于音乐的 特殊理解,培养他们自己的音乐乐感。例如在放一些具有催眠效果或者悲伤情感 的乐曲时,学生会出现睡着或者伤心的现象,此时教师不应该打断他们,而是让 他们慢慢感受,再通过讲解和表扬来加深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

3.3创造科学教学法,突出教学效果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慢慢降 低。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一些具有创造性、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很是需要在 音乐教学中提倡。根据心理学原则,一些音乐学家在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将音乐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创造出了许多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日本 铃木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伊教学法和德国奥尔夫教学法等。作者:周陶陶 第3篇:音乐教育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育 一、音乐教育心理学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教育中教和学的心理活动的学科,是音乐 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互相渗透的产物;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 音乐和学习音乐的心理和大脑反应的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作为音乐教育学与音 乐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与教育学和心理学有一定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与音乐 教育学相比,它研究外在教育形态的心理基础,和主客体相关的人的心理现象, 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中深层的心理规律。与音乐心理学相比,它关注的是与音乐教 育相关的心理过程,音乐传授、教学与学习的心理规律,尤其是音乐教育情境当 中人类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音乐能力的诱发、培养、发展,音乐人才的培育亦 是其研究的重要方面。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对音乐教育心理的研究有重要的参 照作用,但是不能代替它的研究。在小学音乐的教学里,合理运用音乐教育心理 学,可以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乐于参与。

二、研究方法 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测量法、观察法等。实验法依 据场所不同可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进 行的实验;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具备条件和设备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人员依据课 题对被测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观察,得出精确结果。比如在实验室录演唱 人员演出的谱子和原谱对比,分析歌词里面最佳振动音在音色、音高、强弱的处 理。测量法即采用测量的方法分析人类的心理特征,如情绪测验、智力测验、能 力测验等。按测量的方法分类,有个人测验与团体测验之别;
以测量的素材划分 有文字测量与非文字测验的不同。在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一系列音乐能力和音 乐成就测试都属于该类型。观察法根据观察主体分为客观观察法和自我观察法。

客观观察法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对被试者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系统观察, 以便掌握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和活动规律。自我观察法是研究者对自己的内在体 验、心理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和反思的一种方法。

三、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 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小学时期。新课程改革强调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坚持 贯彻这一思想理念,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其前提 就是熟知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具体的教学过 程中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下面笔者简要介绍音乐 教育心理学在具体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体态律动教学法 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教师应该 对每一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等方面有所了解,把握施教的方式,让教学活 动更好地开展。一、二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要求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参与性的环节,用音乐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激发学生学 习音乐的兴趣,刺激形体动作的反应,在肢体的律动里感受音乐的流动。这恰恰 与人内心情感活动有同构关系,从身心两方面同时着手训练学生。世界上著名的 音乐教育体系都把律动教学作为重要的内容。比如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通 过体态律动使得学生充分体验蕴含在音响形式当中的美,从而被音乐表达出来的 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起到陶冶情 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乐观的 生活态度。为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人生做了铺垫。

2、美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学科与特殊学科,这取决于音乐艺术的纯 抽象性。这一点,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同时抽象性也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 点,它是一门“声源于形,形发于声”的艺术。可以理解为表现者将抽象的事物通 过手法转化为感受者所能体会的形象事物。不管对于表现者还是感受者来说,都 需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才能受其感染,起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著名 教育家和革命家蔡元培曾提出:“所以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 也。”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方面,首先,它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 的审美情趣。音乐欣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审美实践机会,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 感受到美并激发了他们的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追求美的欲望。

3、多媒体运用 音乐是通过聆听使接受者感受它特有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 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也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手段使学生与音乐相互 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它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使用多媒 体的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次数、时间、顺序。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 内容衔接自然;
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以使学生获得层次完整、生动形象的直观体 验,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 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结合,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调动学 生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够提 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教师情感投入 教师的引导性在课堂上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情感投入影响着学生的 情感投入。比如课堂上,教师介绍完歌曲特点,让大家哼唱歌曲的时候,在音乐 的带动下,学生显得富有感情,节奏准确。首先学生感兴趣了是学好音乐的第一 步。一旦扼杀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怎么教他们都于事无补,这就说明教师的引 导性很重要。教师投入了感情,学生就容易被感染。

作者:乔钰杨 第4篇:浅析古希腊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思想 一、毕达哥拉斯—音乐“净化作用” 从有关万物之源的探索到对音乐数理原理和心理功能的认知,毕达哥 拉斯对后世的影响较大,他把“数”看做是万物的本原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都是由一定的数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并表现出数的和谐性。他多次提到了音乐 和数的关系,音乐的和谐与数是离不开的,认为没有了数也就失去了音乐。他是 最早探讨声音感觉的人,通过实验发现音的高度按照琴弦的长短而定,声音的高 低与琴弦的长度成反比例而变化。如从音程中低音与高音的弦长比例看,八度2:
1,五度3:2,四度4:3。

他还提出了音乐的“净化”作用,音乐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他认为: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对人的心灵起到某种作用,可以教育人,用乐曲中某段 旋律、节奏能够治疗人得情欲和脾气,并且内心能够平静和谐”。这是最早关于 音乐心理与音乐治疗的研究。对后世的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看出早 起的古希腊哲学家对音乐心理功能的认知。二、苏格拉底—归纳论证法与艺术形式应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这一观念 的产生 苏格拉底认为相信神安排世界的一切以适应人得需要,认为人的理性 中就含有知识,而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亚里士多德称他的这 个方法是“归纳的论证”。他认为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才是艺术表现形式的核心, 艺术应该通过它们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来刻划人得心理。这对后来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影响很大,是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唯心与唯物两种哲学观对音乐教化作用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吸收了苏格拉底以及毕达哥达斯的思想, 构成了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他的认识论称:感性知觉,由于它要依靠身躯, 所以生来就不可靠。由感官而来的信息只能作为参考,抽象的观念本身才是事物 真正的知识本体。他认为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还要把美的事 物作为培养自己的目的来探究,这是音乐教育对人心里美的塑造重要性。要判断 音乐或别的艺术好不好,首先就要看它描写的是什么,是否正确,其次是了解语 言、歌唱节奏是否好,柏拉图就认为那我们就不能同意,音乐艺术的尺度是娱乐

他还强调音乐和美学的双重重要性,人们听正经的音乐就会成为正经 的人,反之,听不正经的音乐就会成为不正经的人,还强调单单学习音乐是不够 的,还要辅助于体育。因为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互依附互不离开的。偏离其中一 面就会导致文弱或粗野。因此,他认为只有几种音乐适用于培养治理理想国家的 人才的教育中。这些思想观点,表达了他及其肯定和重视音乐教育对于人身心发 展的重要作用。

亚里士多德在音乐教育方面与柏拉图的观点有点相近,他也重视音乐 的道德力量和教育作用,对人的性格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应该加入到青年的教 育课程里。因为音乐本身就令人愉快的,在和谐的乐调中,仿佛存在着和人的心 灵的一种和谐,让年轻人能够自愿的去学习。这就表明了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 思想。

道德教育、消遣闲暇和精神方面的享受,是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能够 达到的三种目的,这种观念即使对今天的普通音乐教育来说,也颇具有启发意义。

他还用它的模仿说进一步阐述了音乐如何通过人得心理因素而达到教育目的,从 而影响人们的意志品质。他认为,音乐能够模仿人得七情六欲—温柔、善良、愤怒、勇敢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所以人们在聆听模仿某段音乐时也就能产生同样 的感情。既然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关心培养正确的判断力以及高尚的品质 和行为的喜爱了。

古希腊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给音乐教学心理学带来了一个开端,为 音乐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美学、哲学、心理学的探 讨。

作者:易庆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