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在中国之所以取得了新形态,是因为中国传统哲学成了其重 要的思想资源。所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始终贯穿着如何对待中国传统 哲学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互相联系的普遍性的环节:变革、融合、 制约。”®中国化的西方哲学对传统中国文化所起到的补充和启示作用是其能够 中国化并为人们所接受的—个重要原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化”的西方哲学在 自身的创造性发展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教训与普遍性规律凝聚成的思想精髓,有助 于我们更系统地总结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并为后续开展的西方哲学研究提供 启示。
一、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最初发展是对中国社会问题有效回应中的“积 极应变” 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指针,中国社会发 展的需要构成我们选择、借鉴西方哲学的向导,也决定了何种西方哲学能够成为 中国的西方哲学并自觉实现中国化,这是理解西方哲学中国化最重要的思想语境。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传入、演进和发展总是围绕着这一指针而发展变化的,这一时 代语境既需要西方哲学始终做出回应——反映,更需要西方哲学适应中国社会的 发展变化而实现“积极应变”——对话,使得西方哲学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有所侧重地完成自我发展。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起点应体现在历史观上。随着中国社会救亡图存根 本任务的提出,中国社会应往何处去的问题成为最为关键的理论问题,这一问题 从根本上说是历史观的问题,是历史以何种方式实现自我运动的问题。马克思主 义的唯物史观,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说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进而阐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体现出极为严整的科学性, 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主要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同出现的还有 西方的进化论史观,进化论史观将世界历史的运动理解为逐渐进化的过程,对于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中国社会理解、接受起到推动作用。进化史观往往与西方 的民约论思想一同出现。正如陈旭麓所指出的那样:“五四,以前的几十年中, 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有两论。
一是进化论,一是民约论。前者以生存竞争的理论适应了救亡图存、 反对帝国主义的需要;后者以天赋人权的观念适应了要求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主 义的需要。两论的传播,在观念形态上是区分先前与近代中国人的重要标志。” ②在历史的节点中,“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在现实中与心理上都有了一定程度 的觉醒,一些致力于改变民族意识、改变社会制度的知识分子更是选择了对“进 化论”、“民约论”进行自我解读而展现他们从思想深处发生的觉醒。由此,在思 想舆论的兴起中,科学主义、民主社会思潮的产生便不言而喻了。这些前提无疑 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的序曲。
西方哲学中国化为中国社会出现以“科学”实现启蒙的现代化目标提 供助力。1896年严复翻译《天演论》,为中国人启蒙了科学主义思维。严复赞许 西方学者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认为这是一种 前所未有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对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界的启蒙是大有进益的。
“天演论”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未明晰的认识事物的诸方法,以及以此方法透 视出的可用于救国图存的启蒙民智、启蒙民德、启蒙自由的思想依据。严复指出:
“百年来欧洲所以富强称最者,其故非他,其所胜天行,而控制万物前民用者…… 吾胜天为治之说,殆无以易也。是故善观化者,见大块之内,人力皆有可通之方, 通以愈宏,吾治愈进,而人类乃愈享。”®严复给予“天演论”很高的评价,“天演 之学,将为言治者不祧之宗。”④严复认为进化论能够作为谈论治国之道的合理 基础,而肯定了进化论中的科学实证思维,推进了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自我解 读。在此基础上,近代中国开启了世界观的变革,在科学主义中发展出来的思维 方式以及方法论的新启示也奠定了中国人易于接受西方哲学的思想基础。
西方哲学中国化在最初社会历史阶段还为中国社会带来“实验主义” 的研究方法。瞿秋白曾指出:中国五四运动前后,有实验主义的出现,实在不是 偶然的。中国的宗法社会因受国际资本主义的侵蚀而动摇,要求一种新的宇宙观 新的人生观,才能适应中国所处的环境,——实验主义的哲学,刚刚能用他的积 极方面来满足这种需求。”⑤实验主义的哲学无疑指的即是实验主义的西方哲学,中国学者对这种西方哲学的青睐源于其哲学认识观提供的对时代问题的科学指 导意义。正如胡适指出,实用主义中显现的科学方法是最为受用的、中国人最为 缺少的一种哲学方法,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认为实验主义方法可以解 决中国文化发展中只顾发展目的,缺少正当方法的问题,即“用这个方法去解决 我们自己的特别问题”®。
张君劢也曾就杜里舒访华事件指出:“自杜氏东来,所以告我国人者, 每曰欧洲之所以贡献于中国者,厥在严格之论理与实验之方法,以细胞研究立生 机主义之理论,可谓实验矣。哲学系统,一以论理贯串其间,可谓严格矣,此则 欧人之方法,而国人所当学者也。”⑦实用主义的方法是在中国人对历史发展与 现实需求的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积极应变的典型事例。因而,这一方 面体现了中国人试图改良西方哲学或曰实用主义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在进行西方 哲学的中国式研究与发展,而这种方式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哲学中国化在这一阶段还完成启迪中国传统文化自我反思的使 命。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重估一切价值”的探索,中国传统文化需 要变革,旧的封建思想需要剔除,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重新树立发展目标的问题。
而这恰好是中国哲学如何转变思维方式,如何在合理的、自我理解的层面发展中 国哲学的问题。许多学者将眼光投射到西方哲学的研究上,以西方哲学的实用主 义、分析哲学等方法应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之需求;以学习西方哲学努力建构中 国哲学为己任。如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时就曾指出,西方哲学的主要贡献便是 其分析的方法。他讲在中国:佛家和道家都使用‘负的方法"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 正好是‘负的方法’的反面;因此,也许可以称之为‘正的方法"负的方法致力于消泯 差别,告诉人:它的对象不是什么;而正的方法则致力于突出区别,使人知道它 的对象是什么。
对中国人来说,佛学带来的负的方法并不十分重要,因为中国人在道 家思想里已经有了负的方法,佛家思想只是加强了它。而从西方引进了正的方法 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使中国人有一种新的思维方法,还改变了中国人的 心态。”®可以说,20世纪上半期西方哲学一些方法在中国的引进,直接影响着 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的现实情况。包括冯友兰在内的许多大思想家,都在积极尝 试以西方哲学方法的自我解读推进中国哲学的整体发展。冯友兰著名的论著《新 理学》可以说就是这种尝试的优秀成果。冯友兰毫不避讳地指出:在《新理学》 一书中,我使用的方法完全是分析方法。”®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梁漱溟、张东荪、 熊十力、贺麟、金岳霖等都在以西方哲学为思想参考和方法借鉴而积极建构中国哲学新形态。
西方哲学在中国是在对中国社会发展有效回应,并提供对于特殊时代 的中国社会有力的思想启发的过程中开始自身的“中国化”过程。其自身也不断实 现由依据历史现实需求进行的自我解读方式拓展到依据掌握西方文化诸方法而 进行的文化本身的积极应变,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也随之在内容上丰富起来, 包括对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西方哲学具体派别、问题的研究,西方哲学中国化 在整体文化发展的现代化维度上具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比如在西方哲学史的 研究方面,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出版发行了十多种版 本的中国人自主编写的西方哲学史类书籍。包括1921年刘伯明编写出版的《近代 西洋哲学史大纲》;1923年李石岑编写出版的《西洋哲学史》;1930年瞿世英编写 出版的《西洋哲学的发展》;1933年洪涛编写出版的《西洋哲学》;1934年全增嘏 编写出版的《西洋哲学小史》;1937年黄忏华编写出版的《西洋哲学史纲》1940 年李长之编写出版的《西洋哲学史》;1941年张东荪和姚璋合撰的《近世西洋哲 学史纲要》;1942年詹文浒编写出版的《西洋哲学讲话》;1947年冯友兰参照西方 哲学史编写出版的《中国哲学小史》;1948年侯哲庵编写出版的《西洋哲学思想 史论纲》等。
这些出自中国人自我解读方式的西方哲学史研究成果表达了中国学 者以总体性的认识眼光主动接纳西方哲学的情况,而这种主动接纳的目的是明确 的,就是将西方哲学史看作是人类认识史,视之为哲学史就是哲学的典型教科书, 认为其是现代化、知识化的优势资源,这就将西方哲学进行了中国式研究,代表 了中国学者自我解读西方文化的重要路径。正如1940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发行,李 长之编写的《西洋哲学史》序言中提到:“我们现在所急需的是要把中国彻底现 代化。敌人打击我们,不也是因为见我们现代化快要完成了,而眼红,而妒忌么 我们的吃亏,不也就因为我们现代化得不早么我们的牺牲,说简单了,不是也就 在争一个‘完成现代化’的自由和时间么什么是现代化简言之,现代化乃是西洋化。
详言之,便是由西洋近代科学、技艺、思潮、精神所缔造之整个文化水准,从而 贯通于今日最进步的社会组织、政治结构、生活态度之—切的一切,我们中国都 能迎头赶上之谓。然而文化是整个的,枝叶重要,源头更重要,西洋哲学就是近 代西洋文化一切成果的总源头。”⑩中国学者意识到的西方哲学作为一个我们需 要重要参考的环节,就是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源头和动力,而对这种源头和动 力的发展构成了中国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途径之一。更进一步,也就是西方哲学 中国化成为实现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历史推动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现实进程,也打造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 基底。除了那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民族进取情结之外,蕴含在中国人探索思想理 论所沿用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之中所发生的转变也成了奠基西方哲学得以中国 化发展的基础要素。因此可以说,在“五四运动”之后的一段时期,酝酿在中国人 心中的对西方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正在发芽,而最适宜西方哲学在中国进行研究 的土壤却是在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建构之后才逐渐具有了催生的肥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