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通知 > 种群心理学方法与能力培养论文(共3篇):心理学能力

种群心理学方法与能力培养论文(共3篇):心理学能力

来源:通知 时间:2019-11-16 08:16:25 点击:

种群心理学方法与能力培养论文(共3篇)

种群心理学方法与能力培养论文(共3篇) 第1篇: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几种心理学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 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 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且要求教育工作 者深入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 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可见,德育与心理教育紧密相连。

传统上,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的品行划分到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其实,从心理学的 角度看待和处理品行问题,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下面介绍几种增强德育实效性 的心理学方法。

1.移情感化法 移情感化法就是教师用高尚的情操和真挚的爱来感化学生的方法,目 的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新的道德动机,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变 化。

心理学研究认为,爱和尊重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 想得到周围的亲人、朋友和同学的关怀、信任、尊重和爱护,尤其是教师的爱在 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如果能得到教师 的关爱、信任与尊重,他们就愿意亲近教师,接受教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自身的 缺点,积极上进。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作为一种外部的情感因素化为学生内部的 道德动机,转化为他们改正错误、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动力。

2.优势补偿法 品行不良的学生缺点多,平时挨批评、受处罚也多,难以发现自身的 长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进一步引发他们产生问题行为。

针对这种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优势、发 展优势、强化优势,以优势补偿劣势带来的心理不平衡,积极获取成功体验,以 满足自尊和追求成就的需要。

3.角色扮演法角色原是戏剧舞台上的专门用语,是指演员依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 定人物。心理学家借用这个概念,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角色 扮演,即让一个人有意识地扮演某种角色,从而按照那个角色的期待和要求,做 出与角色相一致的言行,并获得该角色的体验和感受。品行不良的学生往往在班 上扮演不受教师和同学重视的普通学生角色,甚至扮演受人歧视、冷落的角色。

这样的角色地位不利于他们习得良好的行为模式,而一旦让他们改变原有角色, 就会促使他们自觉严格地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做出与其 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并形成良好的品德。

4.系列化目标法 学生原有的品德现状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往往有一定的距 离。如果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与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水平差距小,学生较容易接 受教师的要求,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行为;
若差距大,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将产生畏难或抗拒情绪,不良品行难以转化。因此,为了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品 德,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德育目标应是系列化的短程目标,也就是把要达到的目标 的整个行为训练过程分成许多小的步骤逐步完成,这样容易使学生看到希望,增 强自信。

5.21天坚持法 据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21天的重复,会形成一种习惯,90天的重复 会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 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且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这一阶段,你能感受到 新旧习惯“格斗”的疲累,也能体会到不断超越旧习惯的欣喜。

第二阶段:7—21天。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 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 是一不留意又会回到原点。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最危险的时期,许多新习惯由于在 这一时期疏忽了而又回到原点。所以在这一阶段还需经常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天—90天。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一旦你跨 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已经成为你生命中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它会自然而然不停地为你服务。在一个新习惯形成的全过程中,有一个最关键的词——坚持。特别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只有不断坚持,你才会由“刻意, 不自然”过渡到“刻意,自然”,最终形成一种“不经意,自然”的好习惯。

所以,如果想改變学生的不良品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就 要求他们从当下开始实践,坚持21天—90天,不良品行最终将被好习惯和好行为 替代。

6.行为强化法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运用强化手段,不仅可以塑 造新行为,而且可以改变旧行为。根据强化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 一个愉快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如果紧跟一个厌恶刺激,这种行为就 会得到抑制。

奖励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手段,当学生出现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后,及 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发生道德行为。奖励的运用要注意三 点:①奖励要及时,不要耽搁太长时间,否则将影响强化效果。②要正确选择奖 励,最好采用代币奖励,因为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 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 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在于:虽多次奖励但不至于引起迅速满 足,可不断激发学生产生良好行为,形成道德行为习惯。③低年级学生可多采用 物质奖励,高年级学生则应多采用精神奖励。

惩罚也是一种强化手段,是指为减少和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 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惩罚不一定能保证学生发生道德 行为,但能抑制不良行为,所以在品德培养中,适当运用惩罚是必需的,但应坚 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一般说来,教师可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是在不良行为 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 警告、记过等。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 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权利,取消参加某种喜爱 娱乐活动的资格等。惩罚有即时惩罚和延缓惩罚,实际运用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 特点尤其是气质特点。一般而言,惩罚应尽可能及时,若惩罚延后,不良行为不 易消失。但某些情况下,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更好。比如,胆汁质和抑郁质 的学生犯了严重错误后,情绪反应强烈,延缓惩罚避免学生刚犯过失立即处罚时 常有的激愤或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品行问题,既要选用德育方法,还要辅之以心育 方法。有道是:“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德育过程中采用心理学方法可大大 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提高德育的实效。上述心理学方法是按不同标准从不同角 度概括出来的,在运用过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教育实践中,只有 灵活、创造性地把多种方法进行最优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娄星明 第2篇: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现代职业的能力,是知识、技能、素质等在职业活 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认可,学生对择业的态 度存在消极心理现象,如功利心理、安全心理、求“名”心理、竞争心理、求闲心 理、求便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等。如何调整学生的择业心态,提高其职业 能力,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可帮助 其积极乐观面对择业挫折和挑战,达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使其达 到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高等教育回归本质。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促进人 的发展,高等教育应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高等教育除了知识和技能 培养之外,更應该关注内在的人格、道德、品质。也就是由能力导向转向价值导 向。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更看重教育本质的回归,而不仅仅是 知识技能的提升,强调“以人为本”,使职业能力的养成与自我认同、自我发展、 自我实现相统一。

(二)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扎根基层、 服务社会既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激发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完成大学生自我认同、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有助于将选 择基层、服务社会变成大学生科学、理性的自我选择的结果,有助于大学生自发 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大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今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突出体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环境认知,在国家政策和 高等教育扶持下,理性把握创新创业机遇,实现自我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脱节。职业认同是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 评价,自我认同是对自身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大学生满 足自我的平衡状态,是能够坚守一份职业的信念源泉。当前存在三种情形,反映 出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脱节。一是当前部分大学生择业中跨专业就业、宽口径就 业已经成为常态;
二是部分大学生择业中频繁跳槽情况严重;
三是部分大学生择 业中出现逃避就业、消极择业的现象。大学生随行就市的择业行为已经暴露了当 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即重职业认同,轻自我认同;
重学业规划,轻人格 特质培养;
重经济利益,轻职业理想。

(二)职业素质与自我发展脱节。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 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自我发展是人合理合法利用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 和实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大学生以职业为平台不断超越自我,获得个人发展 的动力源泉。当前存在两种情形,反映出职业素质与自我发展脱节,一是部分大 学生缺乏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二是部分大学生职业道德受人诟病。当前高等 职业教育的不足体现在重职业行为教育,轻人格发展教育;
重职业适应培养,轻 择业内驱力和动机养成。

(三)专业技能与自我实现脱节。专业技能是指通过学习和训练,日 渐形成的操作技巧和思维活动能力。自我实现是指人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表现出来, 得到最大的满足。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大学生通过服务社会,达到自我实现的根 本路径。当前存在三种情形,反映出专业技能与自我实现脱节,一是大学生创新 创业思维不足;
二是大学生怕苦、怕累、求闲、求便现象;
三是部分大学生的职 业胜任力不足。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不足体现在重专业技能教育,轻人格实现教 育;
重知识、技能传授,轻创新思维培养。

(四)择业能力与自我选择脱节。择业能力是能够获得初次就业、保 持就业以及在就业之后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自我选择是人基于 某种价值观,进而对于事物的取舍。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大学生顺利达成择业目 标的关键环节。当前存在三种情形,反映出择业能力与自我选择脱节:一是部分 大学生从众就业现象突出;
二是部分大学生功利就业现象突出;
三是部分大学生 依赖心理影响就业现象突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不足体现在重就业能力培养、轻个人选择决策训练;
重市场价值、轻社会价值的择业观引导倾向。

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提高职业认同,实现自我认同。人才培养始终紧扣职业认同与 自我认同,达到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和谐。在大学生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 知识,指导学生自入学始,结合周围的环境,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 特长和能力,作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并在随后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及时 的跟踪反馈。引导学生挖掘、培养自身竞争优势,明辨自身优劣。高等院校可以 在新生入校就开展新生职业认知教育,通过讲座、座谈的形式,由各专业带头人 或骨干教师答疑解问,通过PPT等现代教育手段展示本专业的教学和行业前景、 就业情况等;
在学生工作方面注意培养学生助理辅导员,通过跨年级的学生之间 的管理与互动,普遍开展朋辈教育,增强专业学习和应用的透明度,加深学生的 职业认同;
通过安排时间逐年递增的校外见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特 别是对本专业对口的企业岗位加深了解,进一步认同所选专业;
通过累计半年至 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熟练掌握实际生产中的工作技能,熟稔企业规章制度和企 业文化,培养对本专业所涉及岗位的热爱,通过学习与培养,让大学生达到职业 自信、人格自信。

(二)提高职业素质,实现自我发展。育人关注职业素质与自我发展, 实现职业素质与自我发展和谐。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 注重学生忠诚度、责任心、诚信、事业心、感恩心和法纪意识。组织开展职业素 质拓展活动,以团队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信任和互助,培 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 关注并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例如着装不符合进入实习实训场地要求的,责 令学生立即更换等。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言传身教,使得学生逐渐养成遵纪 守法、做事有始有终等良好的职业习惯,让大学生做到职业自强、人格自强。

(三)提高专业技能,实现自我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聚焦专业技能与 自我实现,实现专业技能与自我实现和谐。高等学校在学生入学后,不断让学生 了解专业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增强了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真正学习专 业的过程中,为就业作好心理、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 向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指导学生如何设定职业目标和实现职业目标, 进行全程化的职业意识教育,既要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也重视职业意识的训练, 努力把学生培养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引导学生向专业教师了解本专业 培养目标、就业去向以及所开设的课程要求达到的基本技能,同时积极参加校内或校外生产性实训教学学习,不断培养专业技术能力。让大学生达到技术自尊、 人格自尊。

(四)强化择业能力,实现自我选择。教育的终点是择业能力与自我 选择,实现择业能力与自我选择和谐。100年前,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 阐述了择业的三大步骤:一是清楚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兴趣、性格、局限 和其他特征;
二是清楚了解职业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 所占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
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择业过程也 是一个追寻人职匹配的过程。择业能力不仅是就业技巧的训练,也是学生对自我 和外界環境的认知达到一定水准的锻炼。可通过模拟招聘会等形式锻炼学生的面 试能力;
通过录像纠正等方式,帮助学生改善行为举止;
通过聘请企业管理人员 与学生现场交流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习惯校外的语言氛围,促进学生自觉提高自 身表现,让大学生达到就业自信、人格自信。

【作者简介】林媛媛 第3篇:运用临床心理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素 质人才的培养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亦在深化 之中,结合时代需要与临床需求,临床医学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人文素质培养。但是随着的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效果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样化。

近年来,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医患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现。这严重 挫伤了医患情感,极大地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 的健康发展。导致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医患间的信任危机,即沟通 障碍。临床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诉求与就医意愿,重建医患双方 的沟通信任关系,能从根本上有效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并能进一 步解决医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一、医患矛盾现状及其根本原因 随着物质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务人员 医疗水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是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大量无良媒 体的恶意报道,也导致了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有报道称,医患纠纷每年以20% 的速度增加,几乎每所医院都有不同程度的纠纷案件发生。从2007年“茶水发炎” 事件,到2016年的“中国科学院年轻女博士在北医三院待产不幸身亡”事件、“陈仲伟医生被杀”事件、“邵东恶性伤医”事件等,仅仅十年间,医患关系就从最初 的不信任发展至“杀医伤医”的程度。据统计,仅2015年一年,伤医事件就达到了 51起,数据是如此的惊人,引人深思。前不久的“肾无故消失”事件再一次将医患 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此事件道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医患关系的互信度已 经到了可怕的地步。

基于上海、山东、浙江及新疆地区的调查报告显示:88.7%的民众在 就医便捷性评价方面持肯定态度,这说明当前我国医疗覆盖面的推广是非常有效 的;
但是仅有28.7%的民众对当前医患关系持肯定态度,21.6%的民众持否定态 度,这说明大部分民众对当前医患关系持中立态度。在对医患关系紧张原因的调 查中我们发现,“信任缺失”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二、缺乏沟通是医患信任缺失的根本原因 无数纠纷说明,现在医患之间缺乏互信。由于沟通不够而引起的纠纷 占近两年医方因素引起的全部纠纷的43.8%,有75%的医务人员认为,患者投诉 的主要原因是沟通不够,有81.6%的医务人员认为,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有利于改 善与患者的关系。而医患信任缺失的根本原因是沟通协调能力不够。这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1.沟通技巧不够;
2.沟通效果不好。

1.沟通技巧不够是指不会沟通,具体表现为:医生不够耐心,相关的 注意事项、用药等没有讲清楚;
沟通不畅,医患双方不能换位思考,造成医患关 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患者不理解,不满意。

2.沟通效果不好是指沟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医生具 有较好的沟通技巧,且对医疗过程中的种种事项均和患者进行了很好地沟通,但 沟通未达到患者的心理预期,患者不满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 物医学模式成功转变为以病人和健康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注重整体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再过分强化专业,临床 医生的沟通技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目前,沟通协调能力不够主要体现在沟通 效果方面,即医生不了解患者的就医目的,无法满足患者的就医预期值。

三、临床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重建医患信任关系 临床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研究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发展各种有效的心理评价、诊断 与治疗的方法,建立各种有效的心理预防和保健体系,为增强人们的心理功能和 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们潜能的有效发挥,为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服务 的应用心理学科。

临床心理学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積极进行临床心理学干预,加强患者健康生活的信心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是帮助人们发 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进而获得幸福感的科学。

[5]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积极功能研究显示,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可以 让患者重拾健康生活的信心,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积极参与治疗, 从而增加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同时,充分运用移情、共情等沟通技巧,快速与患 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有文献报道,有效的心理护理 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 意度。

2.关注个体根本就医意愿,提高患者的心理幸福感 关注个体“此时此刻”是人本主义治疗大师罗杰斯提出的重要治疗原 则,同时也是临床心理学的关注点。个体对“此时此刻”的体验和感悟可以提高个 体的心理幸福感,减少负性情绪。所以医生不仅需要具备治疗疾病的能力,更要 有了解患者“此时此刻”就医意愿的能力。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观察患者 的言行举止,可以提高医生了解患者的能力,追溯患者根本的就医意愿,从而进 行“个性化”医疗和沟通,增加患者就医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3.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防止“医闹”威胁社会和谐 从心理学角度看,“医闹”者本身也是病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家人 或者亲属的逝去对他而言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事件,这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 恐慌,严重的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应激状态下,他们会对一些事件采 取极端错误的应对方式,比如打骂医生和护士,从而破坏社会和谐,影响社会发 展和稳定。学习临床心理学可以及时地对应激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还能提高 医学生的应对能力,防止危机事件对自身造成威胁和困扰。[8] 4.纠正患者错误的就医预期,降低医患纠纷风险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终归是无法打破的。由于信息不平等和医疗知识的匮乏, 不少患者经常怀着过高的期望值就医。他们最明显的心理就是:医院必须可以救 治所有类型的患者。医学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同时结合医学知识可以使患者更 容易接受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从根本上降低纠纷风险。希波克拉底告诫医 者:“了解什么人患了病比了解一个人患了什么病更为重要。”同时,临床心理学 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可以让患者正确看待生老病死,还可以缓 解患者的就医压力,提高患者的就医幸福感,增强患者健康生活的信心,从而缓 和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 的和谐的医患关系定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作者:王丽 刘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