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通知 > [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必须注意的三个维度]

[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必须注意的三个维度]

来源:通知 时间:2019-11-01 08:04:17 点击:

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必须注意的三个维度

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必须注意的三个维度 001lunwen.com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较为成型的教学组织方式运用于 学科教学中,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但不少教师在 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走入了误区,存在 “为 形式而形式”“为过程而过程”的“伪合作”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澄清几点认识,处理好几个问 题。

一、合作学习在学科内容上的限度 合作学习是目前新课改方式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同样 也成为数学课程改革所追逐的目标。特别是当下,数学课程 强调要充实数学的文化价值、生活价值,更要求教师在教学 中积极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然而,有调查表明,在我们 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堂都是强调“交流”“讨论” 等,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也很普遍,但同时也发现,学生 的“独立思考”也是一个老师们经常使用的高频词汇。学生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是不是有点互相矛盾的意味呢? 不少教师认为,至少在外在形式上是不一致的。有人举出了 几点理由,强调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意义:一是 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学科是一门思维学科,需要依赖于学 习主体的自主思考与独立活动;
二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认 为,中国学生学习数学更需要独立思考;
包括我国的考试文 化,都是强调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目;
三是合作学习的缺陷性,不经过独立思考的合作互动,易导致合作低效。

合作学习的本质要素是“分工”与“协作”,也就是 要强调“个人责任”与“积极互助”。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小 组合作学习,不宜简单套用合作学习的一般模式,甚至有时 根本无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学科内容本身来看,越是高 年级的数学学习,一般越不宜开展合作学习。因为“数学是 思维的科学”,数学思维的培养既无法传递,也无法代替, 必须通过亲身的参与与体验来实现。这一过程是一个具有连 续意义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和替代性,通常无法分工与 合作。比如,对一数学问题,如何理解题意、寻找解法、形 成解题思路包括完成结题过程,都不能机械分割和分解。从 另一角度看,合作学习是数学内容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应 该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应内容,只为了一种形式上的整 齐划一、外表光鲜而忽视内容的本原特征和内在要求,只会 舍本逐木。适合合作学习的数学问题,应该是个人难以完成 的较为繁难的数学问题,并且能进行任务分解的内容,如数 学调查、数学实验、数学板报等大型数学实践活动。有些与 生活实际贴近的数学知识,也可以通过任务设计来合作完成, 但肯定不限于在课堂完成,而是课内与课外都有任务。如果 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没有合作的必要而勉强行之,既不利于数 学知识的理解与数学能力的发展,也无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和合作技能的掌握。

二、合作学习在形式方法上的深度不少民办学校和村办薄弱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数 学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不良的情况非常普遍。有些学 生基础差,但同时班额又很大,这都给开展合作学习带来了 困难。合作学习要求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 时间,往往一个很简单的数学任务,学生要花上3~4节课时 才能彻底解决。深层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需要不少时间, 而浅层的合作又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要求,这种时间上 的因素限制,导致教师不敢大胆放手设计合作学习任务,都 一心想着要赶教学进度。这是不少数学教师实际教学中面临 的困惑之一。

开展小组合作,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积极参 与合作的愿望。有些学生,不仅学习基础差,而且对学习产 生了厌倦、放弃心理。不管老师再如何强调学习的重要,强 调勤能补拙,给予关心鼓励,学生就是不为之所动,总是认 为自己学得好不好都无所谓。所以,离开了学习成员自我主 动积极参与合作的意向,任何老师或小组其他成员外在的要 求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学生缺乏合作的意愿,教师们 又无从找到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办法,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实 施的困境之二。

学习的空间环境方面,不少学校为更好地实施小组合作, 对教室里学生的座位进行了新的编排。有的变成圆桌式、方 井式、马蹄式,等等。这对于学生积极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也给教学带来不少问题。因为学校教室的环境布置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布置,学生的位置却是朝向教室的3个或4个方 向。而大多数课堂学生是没有太多的随意走动的机会的,只 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位置以方便听讲或讨论。另外,不少 教师工作量大,下班后很少有再次跟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 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帮助、监督,仅仅依靠学生课外的 自觉性,学生合作的质量明显会受到影响,这是小组合作学 习实施的困境之三。

三、合作学习在教学效果上的效度 合作学习研究的对象是活动中的人,是平等关系中的人, 其活动具有多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影响因素关系的复杂 性。相对于独立学习而言,合作学习中的变数较多,而且它 们以非线性、随机性等复杂性的方式存在着。任何学科的学 习,从来都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当组内强调合作,组间开 展竞争时,组内是否还需要竞争呢?按照合作学习的理论, 分组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组与组之间成员的分配 应该是大体实力相当,而组内成员应该是有差异的、互补型 的。只有这样,组内才有合作的必要,也才有合作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就能完成,那要合作做什么呢?如果每个人的作 用都是成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否则任务就不可能完成, 那组内又如何比较呢? 中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有个别基础较 好的同学,他独自包揽了所有事务,其他同学,有的力不从 心,使不上力,有的袖手旁观,坐享成果。那么我们在评价时,除了能评价其“参与性”的外在表现,对其学科掌握的 真实程度却无从知晓。而如果要对每一个成员做出全面的评 价,这种工作量是极其繁琐的,必将耗费掉大量的教学时间。

如前所述,合作学习自身在理论上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合作学习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众多教学方式的一种,未必 就能带来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往的评价范式有两个假定:只 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排名,就能提 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也就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够对学生 学习改进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决策是由成人做出的,教师做出 的决策最为重要,只要教师改进了教学,学生的学习就会得 到促进。这些假定明显存在问题,它们忽视了评价在学生视 角中的复杂性,也忽视了学生对学习效能的决定性。其实, 有很多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关键在于内容选择是 否合适、运用是否适度、教师的指导是否适宜。教师需要评 测,哪些问题可以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可以当堂合作解决? 哪些内容必须教师讲解示范?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应当多 样,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对基本方法的适宜运用与组合,完 全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课堂都按某一种模式来设计。

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认为,合作有三种基本类型:通力 合作、分工合作、交流合作。数学学习主要是思维活动,依 靠个人的独立思考完成合作任务,所以数学学习中的合作应 该是第三种。数学课程中的合作学习,应当是思维空间大的 问题与知识,学生依靠个人的认知水平独立探索有难度。一段新知识的最初教学,如概念教学、基础定理教学,是不适 宜采用合作学习的。但是,思维难度大、操作应用程序复杂 的问题,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完成吗?组内的学生之间,学生 甲、学生乙和学生丙都不能解决和达到的认识高度或视野广 度,学生丁就一定能达到吗? 参考文献:
[1] 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 育学报,2010,(2). [2] 李炜.实施数学合作学习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J]. 学前教育研究,2007,(1). [3] 崔允漷.促进学习:学业评价的新范式[J].教育科 学研究,2012,(3). [4] 张奠宙.关于“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学的再认识 [J].湖南教育,2006,(15).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wwW.DYlw.NeT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