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通知 > 【浅谈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 什么是倦怠

【浅谈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 什么是倦怠

来源:通知 时间:2019-10-11 07:57:02 点击:

浅谈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

浅谈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 高等学校的教师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知识和智慧集 合体,是较为神圣的职业,对于高校教师也抱有着较高的期 望值。但是,同样在社会中生活的他们也承受各种来自生活 和工作的压力,加之长期从事同样的职业也会影响到对于职 业的倦怠,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的并不仅仅是 自己,而是自己面对的广大工作对象学生,这样覆盖面就会 很大。本文将分析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并且试图找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摘 要:
职业倦怠 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课教师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 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佛卢顿伯格(Freudenberger ) 于1974 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 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1]随后马拉其思(M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 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2]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 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 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于对于职业和工作对象的冷漠甚 至于是仇视,丧失工作中的创造性。在这个社会转型和变革 较大时期,大多数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现 象并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如果缺失了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梳理的话有可能使这些天之骄子成为社会的危害。而这 个引导和梳理工作的主体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他们主要承担着并不仅仅是相关知识的传授,关键的是在于 对现在的大学生解释时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 观,使其能够顺利的适应社会和在这个社会里发展。试想一 下,如果这个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丧失了工作的热忱话会有着 怎样结果。

一、 职业倦怠的表现 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政课教师面临问题和教育现状 在原有压力的状态下又得面对新形势的新问题。当今时代, 价值观念比较混乱,加之当代大学生多半属于90后,这是一 个网络时代长大阶层,他们对于知识的获取面很多广,思维 方式比较具有发散性,对于思想价值的认同度不高,同时对 于政治理论也有自己的观点。这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思想政课 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的不仅仅 是工作上的压力,除此以外,还有科研压力,人际交往压力、 以及社会各种现象对于大学思政课教师造成的理想与现实 之间的压力。这些压力感长期无法排遣,最终容易形成职业 倦怠,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倦怠具体可以表现 为:
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 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课程 的教师由于其所面对的工作的对象在专业素养上要求并不是十分高,但是言传与身教相比,可能身教的作用会更大一 些,这些对于工作的热情度要求很高。而长时期的职业倦怠 正是工作热情的杀手,一些不稳定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就会 产生放大效应的影响。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是无条件的受众人 群,教师的各种观点会无形中影响学生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观 点,而思政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则更加会产生对于学生影响, 所以他们这种由于职业倦怠形成的观点和行为的负面影响 是极大的。

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 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处罚学生,或对工作厌倦而 对学生态度恶劣等等。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要工 作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帮主他们 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而这一切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 用可行的,照本宣科的念书只能适得其反,基本上就是耐心 的说服教育,但是如果缺失了基本的一个和悦的态度所有的 观点基本是没有用的,而职业倦态可以造成这一切。

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 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面对着变化发展很快的大千世 界,尤其是扶起一人都需要思考很久的时候,高职高专思政 课教师很容易对于自己的工作产生负面的评价。当对于自己 的工作价值和工作意义产生怀疑以后自然无法稳定的工作, 这对于工作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不稳定的工作心理状态, 自然会影响到不稳定的工作效果,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大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倦怠主要是会影响到工作的具 体的创造性,创造性的工作正好是我们所知道的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师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工作条件。

二、 职业倦怠的原因 造成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可以 讲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
既有工作 上来自于领导的压力,又有生活中来自家庭的生活压力;
既 有工作上创造性上的压力,又有工作对象的复杂性;
既有主 观上对于工作的努力创造的想法,又有客观上对于此项工作 的不重视。但是,总体来讲主要就是心理疲累,心理上的疲 累比较复杂,具体来讲它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1、竞争压力、能力恐慌。高职高专的思政课教师面对 的压力很大,并不是以前所想的那样象牙塔的舒适生活,面 对着很大的工作压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授课压力意外,还 要承担科研压力,以及继续发展学历的学业压力。当一个人 不能面面俱到的时候,很容易对自己产生能力上的怀疑,从 而觉得自己不能适应现有的工作,继而产生对于职业的厌倦 感。

2、付出收益不平衡。高职高专的思政课教师的收入在 同等学校里面算是比较低的,在重视理工科的高职高专中, 思政课实际上一直被边缘化,坐着思想阵营的繁重的工作, 但是却只有相对于同等学校其他科目教师而言较低的经济收入,更有甚者在政治地位也较之所谓主课有着不同的,这 就是所谓的调子很高,但是步子很小,在这个物质化的年代 很容易让人产生对于自己工作的不满情绪。而这不满的主要 来源就是在于付出与收益的不平衡。这也是形成对于职业产 生不满情绪的一个主要方面。[3] 3、找不到工作意义(没有提升,没有乐趣,收益低)。

高职高专的学生一直以来是以就业为前题选择专业的,学习 的的实际操作性很大,对于思政课有一定的轻视,被视为是 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这样的授课环境下,学生一般十分不重 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觉得是可以应付的课程。再加之学校对 于专业上不十分重视造成实际上教师的专业提升较慢,收益 较低,同时在工作中所获得乐趣就较少,这样很容易造成对 于工作意义评价的失衡。

4、过劳身体损伤造成的精神损害。现在高校教师的生 存空间压力是比较大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压力以外, 还要承担科研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要想做到面面俱到,就 需要付出较为多的时间和精力。而长期处于身体劳累中的人 就很容易对于精神上造成损害,一直的紧张很容易让人对于 现有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厌烦的情绪。

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可能是其中一个方面,也有可能是 几个方面的原因齐备。长期处于精神和身体两方面的双重迫 害,必定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衡、焦虑、恐慌、茫然甚至绝望。

而这种心理状态又会对每天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三、解决的办法 职业倦怠作为客观存在,已经成为许多人在工作中积极 行为的障碍,同时对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同样 也会影响他们工作对象学生相关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如 何让他们告别倦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

1、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在大多数职业倦怠者认为, “上级总是不信任我,授权不充分”和“工作目标过高”是 最痛苦的应激源。因此作为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应尽可能突出 情感化的管理特色,真正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而不是一味地施压;
尽可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为教 师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使他们的郁闷和疑惑得到及时的排 解;
同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 的成就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教师的心理压力,减 少职业倦怠的产生。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怀。但这是不以教师 的意志为转移的。

2、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能力和运用心理策略的 最基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寄希望于应激源的改变。这是告 别倦怠的根本。这非常有效。首先就是要认清自我价值,掌 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 观情绪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否做好应激的 积极准备;
有了积极的自我认识,才能正视应激情境的客观 存在;
才能勇于面对各种现象、准确地对待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并尽量与周围环 境保持积极的平衡,成为自身行动的主人,从而避免遭受应 激给自己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损伤;
才能对可预见的应激, 进行自我调整,主动设置缓冲区,提高自己的心理应付水平。

因此,只有从自我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周 围环境,才能把变化视为正常的事,不断接受变化的刺激, 积极、愉快、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走出倦怠。

3、寻求积极的应付方式。应付是指成功地对付环境挑 战或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积极的应付方式可以使自己有 效地面对心理应激、重新恢复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水平状态;

消极的应付则往往会使人继续停留在充满压力的应激状态, 继续消耗自身潜在的能量,产生倦怠,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换个角度,多元思考:学会欣赏自己,善待自己。遇挫折时, 要善于多元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自我安慰, 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说出困难:工作、生活、感情碰到 困难要说出来,倾听者不一定能帮你解套,但这是抒发情绪 最立即有效的方法,很多忧郁症患者因碰到困难不肯跟旁人 说,自己闷闷、默默地做事,最后闷出忧郁症。

4.寻找相应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体现教师社会价值 的一个很主要的方面,本研究得出,各来源的社会支持对降 低情绪衰竭感、去人性化水平和知识枯竭程度,同时提升个 人成就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各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人成 就感的作用最大,这说明来自于他人的积极评价和鼓励更能使个体体验到成就感。而相对来讲,社会支持对于降低教师 的知识枯竭体验的作用较弱。因为知识枯竭主要表现为教育 教学资源的匮乏和内在的力不从心,它需要个体主观的努力 和调节才能得到缓解,而不是某一个他人单一的帮助和支持 所能够解决得了的。在这种社会在支持中,来自于学生的支 持无疑是最重要的。[4] 职业倦怠已经像心理疾病一样开始影响到人们的正常 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它不仅仅影响道德是自己, 同时由于工作的社会性也会影响到其他人,有较强的社会危 害性。很多人对于职业倦怠症往往故意视而不见,以为像感 冒一样能不药而愈。事实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会让自 己愈来愈不快乐,严重的话也许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忧郁症中, 所以,面对职业中的倦怠一定不要逃避,积极面对是一个很 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起到高职 高专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阵营的主流工作。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Hr J.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4,30: 159~165 [2].Maslach C, Jackson SE. MBI: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Palo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81 [3]. 张志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5) [4].王 芳、许 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 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 (5) 备注: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途径和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GS [2011]GHBG08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