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通知 >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实习生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实习生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通知 时间:2019-10-08 07:57:01 点击: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实习生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实习生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语言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 时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习得实践教学能力 的重要途径。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作为引领幼儿学习、 思考的一种重要方法,贯穿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始终,其教师 提问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语言活动的质量,所以教师的提问也 是近些年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梳理近年来 我国学者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相关研究,支娜 [1]、王春燕[2]、孙倩[3]、刘晶[4]等研究普遍集中于探索 幼儿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梳理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相关 研究,毕月花[5]、冯淑霞[6]主要围绕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 师提问的策略展开探讨。

本研究从教学实习工作的视角出发,观察了20名大四实 习生在幼儿园组织的语言活动,观察时限为6周,并对部分 实习生做了必要的访谈、观察,访谈结束后,对所得数据资 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整理。为清晰地了解实习教师在语言活 动中的提问,本文结合案例,从实习教师在幼儿园组织语言 活动过程中的提问出发,深入分析了实习教师提问存在的问 题。

一、问题易偏离语言领域的教育要求 幼儿的语言学习表现在想说、敢说、喜欢说及丰富表达 能力等方面[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以 下简称《纲要》)中语言领域的教育要求也指出应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并借助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和 优美[8]。教师组织语言活动理应首先关照语言发展的核心 价值,提出的问题与提问的方式也应遵循语言教育的基本要 求,应具有引导幼儿语言发展的明确价值导向。梳理研究数 据资料,实习教师的提问表现出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问题 易偏离语言领域的基本要求,尤其难以关注到引导幼儿感受 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第二,提问的语言组织不利于促进幼儿 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例如小班诗歌《太阳和月亮》,师 幼问答案例节选如下:
师:这首儿歌叫什么呀? 幼:太阳和月亮。

师:我请晶晶说。

幼:太阳和月亮。

师:谁再来说说这首儿歌的题目是什么?请诺诺说。

幼:太阳和月亮。

师:太阳和月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幼:小花、小鸟…… 师:谁来告诉我小花醒来了是怎样的?请可维来说。

幼:做花开的动作。

师:哦,是这样子的啊(做花开的动作),那小鸟醒来 了呢?(做小鸟飞的动作)那白天我们还可以干嘛? 幼:可以去玩。

幼:去公园玩……就上述案例而言,其目标在于感受体验诗歌的语言美 (出来了、醒来了、真热闹、睡着了、静悄悄),形象美(太 阳、小鸟、小树、小朋友与月亮、小花、小草的生动形象美) 与意境美(太阳出来与月亮出来所带来的大自然美妙变换的 意境美),引发美感享受与发展审美心理。实习教师在未引 导幼儿完整欣赏诗歌前,对每一个画面进行了较多的提问, 这干扰了幼儿对诗歌的整体审美体验;
同时其问题也未关注 到语言之“美”与意境之“美”;
至于相对重复的语言组织 与带有催促情绪的表达方式,导致诗歌的意境美荡然无存。

而教师“XXX出来了/醒来了/睡着了”等语言组织并未强调 幼儿应学习的词汇,进而完成丰富幼儿表达能力的目标。

二、问题的结构化程度较高 提问的本质在于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所 以教师要关注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充分发挥提问的价值。调 查显示,实习教师设计的问题结构化程度高,问题的“预设 性”较强。从访谈得知,就实习教师自身而言,预设性问题 越多、越严密,越有助于降低组织活动前的焦虑程度。而这 看似有帮助的策略,不仅不能帮助实习教师有效地引导幼儿 习得听、说等能力,而且也忽视了幼儿作为独立、独特的学 习主体的主动性。幼儿园语言活动易出现“预设性”之外的 “生成性”,而作为教学经验积累尚少的实习教师,习惯性 地将“自我”和“幼儿”限定于预设性的怪圈中,预设教学 活动问题的顺序、问题的层次,甚至预设了幼儿对于问题的回答,这都是问题高度结构化的表现。而预设的问题极其高 结构化,不仅忽视了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也导致了实习教 师组织语言活动的僵硬。例如小班谈话活动“我爸爸”,师 幼问答节选如下:
师:你们猜这个是谁啊? 幼:爸爸。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爸爸,对不对?今天呢,你 们的爸爸和这个爸爸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们的爸爸都有 些什么本领啊? 幼:我爸爸最高…… 师:我们已经学会举手回答问题了,对不对?好,请瑞 瑞来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的? 幼(瑞瑞):我的爸爸是Hello Kitty。

师:为什么你的爸爸是Hello Kitty啊?因为爸爸很可 爱是吗?哦,爸爸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好,琪琪你来说一说 你的爸爸! 幼(琪琪):我的爸爸是赚钱的。

师:哦,爸爸赚钱很厉害,所以他觉得爸爸会赚钱。好, 浩浩你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幼(浩浩):我爸爸年轻就是一个解放军(做机枪扫射 的动作并配枪响的声音)。

师:爸爸很勇敢,对不对?像解放军一样,好,还有呢? 彪彪,你来说一下。幼(彪彪):我爸爸是警察。

师:爸爸是警察,是吗?抓坏人对不对? 小班谈话活动的目标不仅指向于鼓励幼儿想说、敢说, 也强调引导幼儿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9]。

案例“我爸爸”亦应遵循此目标,幼儿各自的爸爸在职业、 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在介绍爸爸有什么本领时,幼儿 的思维便显得异常活跃,幼儿已经表现出了想说与敢说,教 师需要抓住机会引导幼儿会说。上述案例中,实习教师鼓励 多数幼儿去介绍爸爸的本领是可取的,但是当瑞瑞回答“爸 爸是Hello Kitty”时,实习教师同时问道:“为什么你的 爸爸是Hello Kitty啊?因为爸爸很可爱是吗?”随后实习 教师并没有让瑞瑞深入地回答“为什么爸爸叫Hello Kitty”, 而是自己回答:“哦,爸爸是一个很可爱的人。”诸如此类 的问题在针对其他幼儿回答的反馈中都有体现。这样自问问 答,尽管遵循了预设问题,使活动结构严密、井然有序,达 到了预定的答案,但却没有充分地尊重幼儿语言活动中的主 动权,没有引导幼儿达到更“会说”的水平。

三、问题的 质量层次较低 维果茨基指出,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可以帮助 儿童形成新的概念,而且要在“最近发展区”内对儿童进行 指导和帮助,这称之为“搭建支架”[10]。事实上,语言活 动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支架往往会走向低质量的境地。分析课 堂实录发现,实习教师所提低质量层次问题集中表现在两方面:第一,问题简单、罗嗦,违背了“最近发展区”的指导 思想;
第二,提问随意性较强,各问题之间逻辑性不够,不 利于培养幼儿语言学习的整体思维,尤其是“说”的整体思 维。访谈得知,实习教师常常会易盲目地追求问题的数量, 以缓解自己紧张情绪与唤醒幼儿注意力,这也是导致低质量 提问较多的主要因素。例如中班绕口令活动“猫和包”,师 生问答案例节选如下:
师:知道我的袋子里面有什么? 幼:铁甲王子…… 师:都不对,看看这是谁? 幼:猫、喵…… 师:嗯,今天来了一只猫,看看还有谁来? 幼:人、大狗…… 师:这是什么? 幼:包。

师:什么包?手提包包,这个包包是谁的? 幼:新老师的。

师:都不是我们的,这是谁啊?(小宝图片) 幼:小朋友(齐答)。

师:知道这个包包是谁的吗? 幼:小宝的。

“猫和包”是典型的绕口令的活动,其目标主要包括:
第一,练习发准易混淆宝(bǎo)、包(bāo)、猫(māo)、叼(diāo)的字音;
第二,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案例中 实习教师的提问集中在绕口令的故事角色上,而对于中班幼 儿来说,此故事中的角色认知已经非常简单,教师绕开发准 音的目标,拘泥于角色认知,缺乏引导深层次思考的问题支 架,显然提问设计不够优化,低质量层次的问题明显较多, 同时也偏离了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

四、问题的理答易拘泥于标准 理答行为是指教师在提问后对幼儿回答所作的反应和 处理,是教师提问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教师如何评价幼 儿的回答。幼儿教师的评价应指向于扩展、整理和提升幼儿 的经验[11],而实习教师在组织语言活动的过程中,易将理 答行为简单实施为核对标准答案。这种有违《纲要》精神的 理答,将不利于幼儿进一步探索与思考,不利于帮助幼儿扩 展整理词汇,进而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例如中班散文诗“春 天的颜色”,师幼问答节选如下:
师:我想请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哪个小朋友懂,举手回 答。

幼:春天(小声)。

师:什么天? 幼:春天(集体)。

师:哦,是春天,那小兔子找不到春天的颜色怎么办啊? (出示兔子娃娃,教师学着兔子的声音说话)小朋友们,你 们能帮我找到春天的颜色吗?幼:能。

师:能,太好了,春天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幼:绿色的。

师:春天是绿色的,我怎么不知道啊?哪里是绿色的? 我怎么没看到?我请一个小朋友回答,哪里是有绿色的? 幼:那里(指向窗口)。

师:哦,这里是绿色的。很棒,还有什么颜色吗? 幼:红色、粉色。

幼:黑色。

师:哦,刚才我听到有人说粉红色,看老师手里的这个 是什么?(桃花图片) 幼:桃花(齐答)。

师:嗯,你们都很棒。那桃花是什么颜色的啊? 幼:红色、粉色。

诗歌观赏活动“春天的颜色”主要目标虽在于引导幼儿 感受作品中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但是当幼儿有多彩回答时, 亦可通过经验迁移引导幼儿创编,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案 例中,实习教师显然知道春天的颜色是多彩的,当幼儿回答 “绿色”时,教师立马强调“春天是绿色的,我怎么没看到, 哪里有绿色”;
而当幼儿回答“黑色”后,紧跟着却以“哦, 刚才我听到有人说粉红色,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是什么”来理 答幼儿,以“回归”作品“标准”,而失去了引导幼儿拓展 有关春天“黑色”经验的机会。综而观之,实习教师要改进提问水平,需要深入领会《纲 要》中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与要求,重视目标与要求对教学 活动的规范与指导作用;
树立正确的语言课程生成观念,重 视生成性问题的应用;
正确选择、分析与应用文本题材,凝 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及其语言组织;
强化理答行为的引导性, 从拘泥标准走向拓展评价。

参考文献:
[1]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 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2):63-69. [2]王春燕、林静峰.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及其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1(2):12-18. [3]孙倩.集体活动中幼儿教师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改进 [J]学前教育研究,2011(9):58-62. [4]刘晶.大班数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提问研究[J].教育 实践与研究,2014(25):50-52. [5]毕月花等.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 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147-149. [6]冯淑霞.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 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6):70-72. [7]《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9. [8][1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 20号)[Z].2001-7-2. [9]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49 [10][美]乔治·S·莫里森.祝莉丽,周佳,高波译.学 前教育从蒙台梭利到瑞吉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3):12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