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通知 > 语文教学目标 [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构建有效语文价值发展]

语文教学目标 [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构建有效语文价值发展]

来源:通知 时间:2019-10-04 07:52:00 点击:

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构建有效语文价值发展

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构建有效语文价值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13-2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知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 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 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能力培养的多样化 二、注重师生交往的平等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打 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教师要转变角色 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 有效参与学习的主体者、主动者。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 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 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 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 同成长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在民主平等的 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 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尊重学 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三、注重学习方式的民主化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 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 建立在人的客观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 性和独立性的不断消失,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消灭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 习转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 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 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 融,有机结合。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有 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 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 累。如学习《渔父》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 的学习方式,分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 个小组。课外他们为表演好课文内容,献计献策,选资料, 互相帮助,学习研究。有的编歌舞、话剧等。等到课堂交流 时,在课堂上尽情展现,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对课文的理 解收到了显著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揣摩、品味、欣 赏文中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 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四、注重课堂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 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还要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 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 生回答后可以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既要关注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 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在评价中,注意尊重学生 的人格。教学中还经常多用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每 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五、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进一步 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 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 中。如,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等歌颂父母的课文时,笔 者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这样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能对学生心灵产生强烈震撼,很好 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如学习了关于环保类的文章后, 布置学生开展对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活 动。类似这样的活动,把语文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 在一起,扩大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范围,新课程所要求的对 学生实施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六、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 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 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 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 发现问题,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 称为“去问题教育”。而美国人却不这样理解教育,他们认 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 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 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 答使学生产生更加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降”:“你 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的知识就是这么多,我回去 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也去思考, 去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 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 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 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已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 解为目的。

七、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 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 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 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 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 我们仍然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 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 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 具体,更加生动形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关注教与 学的过程,强化体验。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是达成 “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介质。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 与能力将停留于记忆性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 难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则是教育的失 败。要强化体验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 感受,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特阐释和创新理解,相信学生的 自我经验,肯定学生的自求自得。

结论跟过程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一对非常核心的关系。

传统上基本是重结论的,它有过程,但它是从属服务于这个 结论的。只有结论才是目标。新课程非常强调过程,认为过 程本身就可以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标在阐述目标时就 是让学生去经历一下、感受一下、想象一下、思考一下、尝 试一下,这本身就是目标,不是说你尝试一下最后得出什么 结论,这个结论才是目标。过程本身就是目标。现在我们提 倡研究性学习,实际从小学就开始要求,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本科生、研究生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它得出的结论可能十 九世纪就己经达到了,但你能说这个没意义吗?但是这个研 究过程对个人的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你要小学生从小就开始 研究性学习,就要成为小发明家、小创造家,那是根本不可 能的。这也不是目的,目的就是获取这么一个研究意识,这 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 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 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 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 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 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 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 摧残。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程课堂 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 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 整合和运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