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确权 物权变动 法律行为 物权公示原则 一、确定物权归属的意义 过去的民法学说一般是将如何确定物权归属的案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确权”案件当作非交易状态下的案件类型。其实交易状态下的确权案件才是司法 实践中的常发案件,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类案件对于国计民生才具有重要意 义。比如,在买卖交易中确定所有权是否转移至买受人的案件,在土地使用权转 让时确定该权利是否已经被受让人取得案件;
在抵押交易中确定当事人依据抵押 合同设定抵押权是否生效的案件。这些都是现实中的常发案件。在这些案件中, 我们必须对认可这些物权变动是否生效、以及何时生效的问题做出决断。
正因为这样,对于物权归属确定中的法理问题和基本规则问题,不但法院 的法官应该掌握,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应该掌握,而且行政管理部门比如土地部门、 房地产部门、车辆以及船舶的管理部门等照样应该掌握。当然,律师职业者和其 他法律辅助人员也应该予以掌握。
近年来随着法学研究的深入,法理上对于物权变动的有效作为确定物权归 属这一点已经没有疑义,这也就是说,“确权”的基础应该是物权取得的法律根据 的正当性,因此可以从物权变动的法律根据方面去确定物权的归属。同时,对于非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比如依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依据法院的判决和 政府的行政指令等发生的物权变动、依据继承发生的物权变动等,法理上的看法 也趋于统一, 我国立法机关编制的“物权法征求意见稿”也采纳了这些观点。但 是这些物权变动并不是依据交易行为发生的,从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说需要看, 其实践意义并不如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的意义重要。
显然,司法实践常见的物权确认案件,常常是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 动,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方面,目前的民法法理有极大的混乱,给我国的立法和司 法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从几个典型案例分析入手,说明科学的确定交易中的物 权归属的方法,以及其中的法理问题,目的是克服各种似是而非的法理给我们带 来的困扰,以科学的法理来指导我们的立法和司法。
二、仅仅依据生效的合同,就能确定物权变动生效吗? 现实交易涉及物权变动的情形一般是:当事人之间首先会订立一个合同, 通过合同来约束双方当事人,使他们能够履行合同,以完成物权的变动。这种情 形的典型,就是当事人之间订立买卖合同,合同在履行之前首先应该生效,这种 效力促使当事人履行合同指定的交付义务,最后完成所有权的转移。所以从物权 变动的角度看,这个买卖合同就成为所有权取得这种物权变动的交易基础行为或 者原因行为,而所有权转移的事实,就成为交易的结果。一般法理分析也就是基 于这一因果关系而展开的。有了这个原因行为的基础,所有权的转移才具备了法 律上最初的条件,抵押权的设定等行为,也存在着这些法律事实的区别。所以除 所有权转移之外,其他交易情况下的物权变动都会有这个原因行为。
但是,合同的成立以至生效,是否能够成为物权变动的充分条件?也就是 说,是否有了物权变动的原因,就必然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举例来说,是否可 以认为买卖合同成立生效后,标的物的所有权十分肯定会转移给买受人?依据合 同设定抵押权时,是否可以根据能够生效的合同就确定抵押权设定行为完成了? 司法实践中常常可以遇到这样一些案例,一些法官、律师等认为,合同生 效了,合同所指向的物权变动也就生效了。请看如下案例:
(一)案例 案例1:“一物二卖”中的所有权确定问题 某省一个县城进行旧城改造时,有一个拆迁户回迁到一处铺面房。不久有一个经商的人找到该房主,提出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其铺面房,拆迁户答应了。于 是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合同签订之后六个月期满,拆迁户将房屋交付 给该经商户。合同签订后,经商户依约交付了房款。该合同签订三天后,另一个 经商户也找到这个拆迁户,提出以更高的价钱买拆迁户的铺面房。拆迁户非常高 兴,就和第二个买受人又订立了房屋买卖合同,还主动迅速地办理了房屋过户的 登记手续。房主交付房屋后,第二个买受人开始了经营活动。结果半年后,第一 个买受人要求拆迁户交房时,发现房屋已经被第二个买受人占有使用。于是,第 一个买受人咨询了律师,律师说,你这个合同既没有诈欺,又没有胁迫,也没有 趁人之危,更没有违背法律的情节,所以你这个合同是有效的;
合同既然有效, 而且这个合同的标的物房屋是特定物,因此,按照“特定物买卖,标的物所有权 在合同成立生效时转移”的法理,那么房屋所有权应该在买卖合同生效时转移, 因此,这个房屋的所有权就已经是你的了。别人占着你的房屋就是侵权,你可以 侵权为由,向法院起诉。根据律师的建议,第一个买受人以第二个买受人侵犯其 房屋所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支持了第一个买受人的诉讼请求, 认为第二个买受人的侵权事实成立。但一审法院法官在判决书中同时认为,侵权 的成立,一般是要以侵权人承担不作为的义务作为前提条件,而本案的“侵权人” 却没有这一义务违背的问题,因为他是根据合同取得房屋的,因此,追究其侵权 责任也背离于法理。所以,一审法院判决虽然认为侵权成立,但应按公平原则处 理,由两个买受人分担损失。于是法官判令房屋归第二个人所有,但第二个买受 人应当给第一个买受人返还一半的房屋价款。法官的判决做出后,两个人都不服。
第一个买受人认为,我已经给了出卖人全部的房屋价款,房屋我一天未住,凭什 么只给我返还一半房屋价款?第二个买受人认为,我已经给了出卖人比第一个买 受人更多的房屋价款,凭什么要我返还一半房屋价款给第一个买受人?俩个人都 向该地区中级法院提起上诉。中级法院主审法官仍然坚持了侵权成立的观点,但 是他更加欠缺对法律本质的认识。二审法官认为,既然侵权成立,就不存在公平 责任的适用问题,第二个买受人应当返还房屋给第一个人,如果他不愿意返还, 就是法定租赁。因此,二审法院判决第二个买受人应该按月给第一个买受人支付 房屋租金;
如果不支付租金达到六个月时,法院就要强制执行,收回房屋的所有 权给第一个买受人。第二个买受人对二审判决当然不服,因此拒不履行判决书指 定的义务。结果二审判决生效6个月后,第一个买受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第二 个买受人看到一辈子辛苦挣来的家产被夺走,结果发生暴力抗法事件,造成十分 消极的社会影响。
案例2:抵押合同生效是否抵押权设定的充分条件问题一个房地产建筑公司在经营中需要向银行借贷,银行要求债务人抵押担保, 于是银行和该建筑公司订立了以建筑公司的三辆大型建筑车辆为标的物的抵押 合同。抵押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并没有进行抵押权的设定登记。不久建筑公 司将抵押合同指定的三辆车中的两辆出卖给了另一个建筑公司。但是后来发生了 所谓的“抵押人”建筑公司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银行向法院提出要求以 抵押的车辆拍卖还贷。法院判决认为抵押合同的订立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因而有 效,于是法院根据这个合同将出卖的二辆车追回,偿还了银行的贷款。这个案件 曾经被作为法官模范执行合同法的样板,在报纸上隆重介绍。但是在这个案件的 讨论中,我们完全有必要问一下该审理该案的法官,他们是否注意到第三人公司 的正当利益问题。第三人即另一个建筑公司在该案中并无任何过错,结果他买的 汽车被追夺,不但经营秩序遭到损害,而且失去的车款事实上也无法追回。该第 三人的这些损失,是否应该提醒我们的法官这样一个问题,即银行仅仅只是享有 抵押合同规定的权利,而这一权利是否就是抵押权呢?本案中抵押权是否已经有 效设定了呢? (二)法理分析 在民法的发展历史上,确实有一种依据一个债权法意义上的合同来确定物 权变动生效立法模式,我们现在将其称为“债权意思主义”的立法模式。这种模式 是法国民法典采用的,其理论来源于中世纪寺院法建立的“契约必须履行”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合同成立生效后,就具有要求当事人履行的法律约束力。
这一立法精神后来被法国民法典采纳时,其含义得到极大的扩张——法国大革命 时代,自由的精神高于一切,契约被当作当事人为自己立法的主要手段,是实现 自由和摆脱等级身份制的手段,因此当时的法国出现了民法典的立法与高涨的革 命热情相结合的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契约变成为社会的自然人和法人为自己建 立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正当性根据,因此法国民法典在人类历史中第一次规定了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这个具有相 当的精神感召力的原则。
依据法国民法典立法者的观点,既然缔约对于第三人 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制定法律,那么契约本身就应该句有足够大的效力,以保障它 能够得到履行;
而契约在履行之后,就自然能够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比如,一 个人通过订立买卖合同来购买一座房屋,那么,根据上述契约履行自然发生物权 变动的结果的分析,买卖合同成立生效的时候,买受人就应该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因此法国民法典第1583条规定:“当事人就标的物及其价金相互同意时,即使标 的物尚未交付、价金尚未支付、买卖即告成立,而标的物的所有权亦于此时在法 律上由出卖人移转于买受人。”应该是指出的是,法国民法典产生时,已经是物权、债权这些概念产生数 百年之后,但是法国民法典并没有使用这些概念,因为,在法国当时的立法者看 来,合同履行自然产生物权取得的结果,通过合同自然同时发生债权效果和物权 的取得,因此,没有必要在物权和债权之间做出区别,也没有必要建立区分这两 种权利发生变动的不同根据的法律制度,一个合同就能解决全部问题。这种一个 合同包打天下的观点,现在我国被称为“债权意思主义”,但是在欧洲法学界,人 们常常使用的概念是“同一主义”或者“合意原则”(Principle of consensus)。这是 一种以其革命化理想对世界民法立法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模式。
对上述这些问题,法国立法者在后来也意识到了。因此他们在民法典制定 半个世纪后,于1855年制定了“不动产登记法”,其中确立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 和取得,不经登记者,不得对抗第三人”的原则,作为其基本立法缺陷的补救措 施。但是这种补救措施是否得当、足够,法学界长期以来就有争论。一个最基本 的争论就是——物权的设立和取得就是为了发生对抗甚至是排斥第三人的效力, 不能对抗第三人时,物权变动有怎么可以生效?显然,法国法无法对此做出正确 的回答。所以这种法理是不足取的。
显然,仅仅将合同作为物权变动的生效根据,在法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 上是有害的。在法理上,因为合同的成立生效,仅仅只是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请 求权的约束力,这一约束力对第三人无效果,不但不能排斥第三人,而且不能表 示当事人之间也发生了有效的物权变动。在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时,出卖人可以 没有标的物(比如标的物尚在制造之中的情形),也可以没有标的物的所有权(比 如标的物尚在制造商手里,作为销售商的出卖人还没有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此时出卖人和买受人当然可以订立买卖合同,这个合同可以在没有物的时候、在 出卖人没有所有权这样的处分权的时候生效,因为在履行合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就 足够了。
我国近现代民法改革从一开始就没有采纳这种“同一主义”的立法模式,而 是严格遵守债权法意义上的合同,其生效只能产生债权法意义上的约束力,即请 求权的约束力、而不能发生物权效力的基本规则。如果严格按照这种科学的法理 分析上述这两个案例,就可以清楚的看到:
在第一个案例中,第一个买受人在交易中只是订立了一个合同并发生了房 款的交付,这个合同没有违背法律的情形,所以这个合同当然是有效的,但是它 的也只是发生了债权意义的约束力,第一个买受人根据这个合同享有债权意义的请求权。后来虽然发生了标的物的所有权被他人取得的情形,但是却没有发生第 一个买受人的请求权丧失的法律事由,因此第一个买受人始终可以向出卖人主张 这一请求权。现实中并没有发生第一个买受人的所有权取得,因此没有权利主张 所有权,更没有权利主张所有权返还以及排斥他人的“侵权”。
在第二个案例中,银行与债务人之间只是定了一个抵押合同,而没有进行 不动产登记;
仅仅依据这样的一个合同不能发生排斥第三人的结果。
因此银行 对债务人也就是所谓的“抵押人”的权利,始终停留在债权意义的请求权的阶段上, 因为这里的“抵押权”并没有设定完成。所以银行不能对已经出卖的汽车主张抵押 权,法院也不能支持这一主张。
这就是“合同是债权的根据”的法理。依据这一原则,我们就可以非常容易 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合同生效只能发生债权法上的约束力,物权变动的生效必须 领域法律根据。对于这一法理,从20世纪30年代我国制定民法典,到改革开放初 期法制建设的恢复,我国民法研究和立法坚持了这种科学的法理。民法通则也坚 持了这一法理。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我国“统一 合同法”的制定,所谓的主流法学受到近邻日本民法学界的强烈影响,而日本民 法典在本质上按照法国民法早期的精神制定的。因此,早已被我国民法科学传统 放弃的法国法的“同一主义”理论不仅仅回到了大学的讲堂上,而且我国“统一合 同法”制定过程中,也出现了采纳这一理论的趋向。现行合同法第51条,明确地 将合同的效果与物权变动的效果联系在一起,而且将物权变动的结果当作合同生 效的前提条件。这种导致因果关系的做法,说明我国民法学此时出现了明显的学 术倒退。
随着“统一合同法”宣传和贯彻进入高潮,我国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再 次出现了“合同法包打天下”的现象,一些学者和实践家产生了合同是发生一切民 事权利变动的充分根据、因此只要掌握了合同法就可以解决一切民法问题的误解。
上述这些案例,就是当时这一不科学的法理误导的结果。
三、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是确定物权变动的唯一依据吗? 近年来随着物权法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物权法知识的传授,坚持物权与债权 的法律性质相区分、物权变动的法律根据与债权变动的法律根据相区分的观点, 又逐渐回到我国民法学的主流地位。这种观点的要点,是不动产物权的设定、移 转、变更和废止以不动产登记为依据、动产物权的设定、移转、变更和废止以占 有的交付为依据。或者简单地说,也就是以不动产登记作为交易中的不动产物权 确权的法律根据,以动产交付作为动产交易中物权确权的根据。这种观点是根据 潘德克顿法律科学建立起来的,其基点当然是科学的。根据这一观点建立的物权变动规则,可以比较清晰地将债权意义上合同的成立生效、与物权意义的各种法 律行为的成立生效区分开来。我国立法和司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就已经能够 将物权变动和债权变动基本上区分开来,从而实现交易法律秩序的科学调整。这 样,我国民法在物权变动制度建设上的理论成就和实践效果就已经超过了坚持 “同一主义”理论的法国民法和日本民法。
以不动产登记和动产的占有交付作为确定物权变动是否生效的依据,符合 物权法中物权变动必须公示的原则。如上所述,物权的变动具有排斥他人的效力, 因此为第三人的公正起见,法律要求不动产物权变动必须登记、动产物权变动必 须交付占有,目的就是给第三人提供知悉该物权变动的充分机会,使得第三人利 益得到成分保护。
但是,实践中又出现了只有不动产登记才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律根据、 只有动产的占有交付才是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律根据的观点和做法。这种观点和做 法的基本特征是,在不动产交易确权时,只认可不动产登记,其他的法律根据一 律排斥;
在动产交易确权时,只认可动产占有的交付,不认可其他的法律根据。
请看如下案例:
(一)案例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