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一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分类教学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 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中 国梦”的实践。为了检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 简称“基础”)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了解大一学生的爱 国主义精神现状,理清存在的问题,为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 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方院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2015年11月,笔者 以宜春学院大一学生(2015级)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宜春学 院2015年各教学院的招生人数是4553人(该数据由宜春学院 招生就业处提供),以1000人为调查总量,按照各学科门类 占2015年新生总数的比例计算出各学科门类发放的数量,其 中农学类78份,艺术教育和艺术类173份,法学类的62份, 体育类37份,工学类120份,理学类130份,经管类120份,医学类144份,文学136份。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 效问卷1000份,本次问卷调查的特点是数量较大,涵盖学科 面广,按比例抽取样本,因此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也比较真 实、有代表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大部分同学有明确的爱国主义意识、强烈的爱国 主义情感 在本次调查中,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谈爱国主义已 经过时了”这种观点,认为“错误,经济全球化不代表经济 利益、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学生占90.8%,说明大部分学 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仍然有着明确的爱国意识。对中国经 济总量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这一事实,45.7%的同学对此 感到非常自豪,47.9%的人感到比较自豪,两者相加占到 93.6%,可见大部分学生有着比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 情感。这种爱国情感也表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中国梦” 的信心上。91.5%的学生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够实 现“中国梦”,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说明大部分’95后 的学生享受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福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充满信心[1]。
(二)多数人对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比较关心,并理性 对待网络信息 关注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表现爱 国主义的途径之一。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进行了“九三”大阅兵,对这一时政焦点, 有65.5%的学生认为“九三”大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警示 未来;
36.3%的学生感到“很自豪,说明我们国力已经比较 强大”。看热闹、没关注的学生是极少数。2015年10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和马英九会面,对这一时政新闻表示很关注并 期待成果、关注但没有深入了解、知道但不关注、不知道也 不关注的学生占比分别是44.2%、28.3%、24.6%、2.9%。前 两项相加有72.5%,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时政新闻还是比较关 注,但是也有27.5%的学生没有关注。“习马会”和“九三” 大阅兵相比,关注的人少了很多,这说明大学生对媒体大力 宣传的时政焦点大部分人会比较关心,但是平时对一般的时 政新闻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漠不关心,这部分学生不容忽视。
因为现代大学生普遍比较关注娱乐新闻,本次调查也设置了 有关娱乐新闻的内容。2015年10月8日,某对明星大婚刷爆 朋友圈,而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对国民也是一大喜讯,但是屠呦呦获奖的新闻很快 就被该婚礼的报道铺天盖地的淹没了。对此10.7%的学生没 有关注;
5.9%的学生对明星的婚礼更感兴趣;
39.8%的学生 认为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不考虑社会价值,应该以屠呦 呦为榜样多宣传爱国主义;
40.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对娱乐 新闻应该有独立的思考;
3.6%的学生在批判媒体为了吸引眼 球而不考虑社会价值的同时认为大学生对娱乐新闻应该有 独立的思考。总之,有83.4%的学生并没有被娱乐愚弄至丧失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对网上具有煽动性的信息,多数 同学也保持了一定的理性[2]。在网上看到“某地政府强拆 迁致村民死亡”的帖子,16.3%的学生会跟帖并强烈谴责政 府的强暴,76.7%的学生选择“不知是否属实,保持沉默并 关注此帖”,4.5%的学生觉得有人故意在给政府和共产党抹 黑,2.5%的学生选择“没感觉,不关我事”。由此可见,大 部分学生看到煽动性很强的帖子能够保持冷静,理性对待。
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调查显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整体不佳,这是最突出的 问题。在对本校“基础”课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评价中,认 为非常有效、比较有效的分别有15.8%、40.1%的学生,两者 相加有55.9%。认为效果一般、没有效果的分别有39.6%、4.5% 的学生。可见大约只有一半的学生肯定了“基础”课的爱国 主义教育效果,另一半的学生认为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效果。
这个调查结果,和92.8%的学生肯定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相比,更加凸显了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滞后。爱国主义教育 整体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理论教学中,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涉及到概念问题,概念模糊不清,必 然会影响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国家的 要素这个概念问题,只有40.2%的学生认为国家包含领土、 民族、文化、主权四个要素,有20.4%的学生认为包含领土 和主权,可见对于民族和文化这两项认可度较低。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只有40.1%的学生选择了爱祖国的主权、 大好河山、民族同胞、灿烂文化四个选项,这个比例和上面 关于国家要素的调查中四个选项都选了的人占比40.2%高度 一致,说明由于对国家基本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了学生对 爱国主义科学内涵认知上的模糊。问卷发放时“基础”课已 经完成了涉及爱国主义的第二章内容,问卷调查也是对教学 效果的考查,但是结果显示,爱国主义教育中基本概念没有 夯实,说明教师在授课中对基本概念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 基本概念没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而基本概念的模糊, 势必会影响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最终还会误导大学生践 行爱国主义。
(二)在实践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形式和内容 在信息化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教育资 源的重要途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单纯依赖教师。在 这种背景下仍然以教师为主体,单纯靠理论说教和灌输,教 学效果必然不佳,以实践教学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已是形式 的必然。2014―2015年,宜春学院的思想政治课程增加了实 践教学,但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有效的形势, 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在调查中,对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的 看法,有38%的学生认为比单纯的理论教学效果好,有必要 开展;
55.6%的学生认为“如果是我感兴趣的形式,能从中 受益,我会参加”,两者叠加有93.6%,可见爱国主义教育 的实践教学如果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绝大部分学生是很欢迎的。但实践教学的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在分类教学中,未能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就调查的教学效果结果而言,文科最好,理科其次,体 育艺术类最差。按照“文科、理科、体育艺术类”这个排序, 在对“中国梦”的实现问题上,分别有占本学科被调查人数 86.2%、77.1%、66.7%的学生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 实现“中国梦”。这种现象在其他的调查结果中也有显示, 和教学及考试的实际情况相符。调查显示,不同学科不仅教 学效果不同,还表现出不同特点。比如,在对“哪些因素最 影响教学效果”的调查中,各学科的学生都对传统陈旧的教 育方式比较排斥,表明了教学形式急需改革的共性,但共性 之外又各具特点,文科学生认为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是首要 因素,其次是教学内容;
理科生认可的首要因素和文科生一 样,其次是学生的态度;
而艺术体育类的学生则认为教学内 容是首要因素,其次是教学形式。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了分类 教学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一)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以扎实全面的理论和有效 的方法教导学生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成功的实践源于正确的理论指导。
“基础”教材是非常精简的,需要教师对基本知识点深入挖 掘、全面解读,在实践中才能对学生发挥正确的有效指导。
除了扎实全面的理论功底,教师还应该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教导学生。
(二)在实践教学中,高校管理层应对实践教学给予足 够的重视和有力的保障 实践教学要想开展得好,首先需要政策支持,其次是经 费。经费支持力度小、报账难等因素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这反映了高效管理层对于实践教学的 不重视。没有管理层的重视和有力的保障,实践教学则无法 取得有效的成果[3]。这也是其他已经取得较大实践教学成 果的高校的经验。
(三)在分类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积极落实分类 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分类教学改革中,最核心的就是分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对分类教学的内容加以提炼,针对不同学 科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文科生具备较好 的知识基础,内容上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方法以讨论 式为主;
理科生的人文知识比较欠缺,但是学习能力较强, 内容上以建立主体知识板块为主,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主;
体育艺术类的学生既缺乏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又相对较差, 内容以建立知识框架为主,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为主。只有 做到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才能发挥分类教学的有效 性[4]。总之,调查显示,宜春学院大一学生的爱国主义教 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教育效果总体不佳的问题,只 有切实抓好教学改革,才能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成功打造“中国梦之队”。
参考文献:
[1]戴兆国,王玉侠,牛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教 学模式探析:以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例[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66-69. [2]张嘉辉.试论乡土史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 用[J].前沿探索,2007(1):40-41. [3]李志英.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现状调查[J].当代青 年研究,2010(5):42-46. [4]许婕.关于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状况的调查[J]. 当代教育论坛,2007(9):67-6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