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 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
周全法;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 —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
张建斌、周全法;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 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 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 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 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 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 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 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 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 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適应了我国产业结构 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 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 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 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 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 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 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 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 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 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 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 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 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 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 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 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 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 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 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 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 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 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 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 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 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 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 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 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 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 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 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 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 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 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 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 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 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 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 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 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 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 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 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 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 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
同时,专设了研 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 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 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 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 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 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 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 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 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 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 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 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 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 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 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 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 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 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國共100名)。
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 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 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 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 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 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 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 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 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 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 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 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 完成毕业论文的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 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 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 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 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 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 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 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 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 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 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 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
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 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 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 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 协作能力;
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 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 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 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 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 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 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 的经费保障;
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 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 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 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 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 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為原则, 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 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 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 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 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 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 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 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 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 题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