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情书 > 什么是课改 课改新常态建构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什么是课改 课改新常态建构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来源:情书 时间:2019-10-29 08:05:10 点击:

课改新常态建构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课改新常态建构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常态”,可以理解为固定的姿态,正常的状态,也可 以理解为符合常识、规律的状态。教育的“常态”,可以说 是符合教育常识和规律的状态。譬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都是教育的常态,教育的规律。“新 常态”突出了一个“新”字,这个“新”字强调的是新的时 代、新的社会、新的媒体对“常态”的新召唤、新发展、新 要求。新时代的教育对人提出什么新要求呢?我认为归根到 底是对人性的大解放,对人的创造力的大唤醒,对人的主体 性的大激发。没有人性的解放,没有创造力的唤醒,没有主 体性的激发,所谓教育的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一纸空文。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要实现这种解放、唤醒和激发,最根本 的途径是课程。教育改革,最根本最核心的改革是课程改革。

我们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根据学校文化传统、城市学生 特点以及教师队伍素质情况,提出了建构“12岁以前”的学 校课程体系。“12岁以前”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12岁以前 的语文”“12岁以前的数学”“12岁以前的英语”“12岁以 前的生命教育”“12岁以前的艺术教育”“12岁以前的科学 教育”和“12岁以前的体育教育”等。我们提出“12岁以前” 的理念,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12岁以前”更强调儿童。“它站在儿童立场上, 从儿童的现在与未来出发;它基于儿童,与儿童的经验、兴 趣与未来发展需求相契合。儿童喜欢它,更需要它。”(成尚荣) 其二,“12岁以前”更强调一生的发展。“12岁以前” 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我们将其置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理念 与框架之中,站在人生高度来审视各阶段的教育,不把各阶 段的教育割裂开来,更显整体性和统一性。

其三,“12岁以前”更强调规律性。“12岁以前”意在 摸索儿童的身心规律,使教育与人生成长规律相契合,相一 致。

下面试以“12岁以前的语文”为例,说说我们是如何建 构自己的课程体系的。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为了便于教师操作和 应用,我把它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即指向一个 目标,突显两大理念,埋好三块基石,融通四级课程,用好 五种策略。

一、指向一个目标 “12岁以前的语文”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提高学生的 语文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我以为一是语言能力, 二是人文情怀。我们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强弱,主要就是看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某人语汇丰富,用词准确,出口成 章,下笔成文,甚至妙语连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那当然 语文水平高,表达能力强。但是,核心素养中不仅包括能力, 还包括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向人文情怀。法西斯头目希特勒 的语文水平可谓高矣,无数人曾为他的激情演说而疯狂。然而,我们不能说希特勒有人文情怀,有核心素养,因为他的 价值观错了。人文情怀为语言能力导航,引领方向;语言能 力为人文情怀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力量。

二、突显两大理念 第一大理念是用经典练就语文童子功。

第二大理念是在不求甚解中熟读成诵。

如果说第一理念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那第二理念就 是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近代以来,受西方的影响,分析法取 代了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分析法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但它 不适用于母语的学习。母语的习得讲究整体领悟,讲究涵泳 品味,讲究吟诵顿悟,讲究熟读成诵,讲究不求甚解,讲究 欣然会意。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 学校上国文课,老师教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 《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 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了摅词练 句的奥妙。”朱自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谈到背诵的重要 性:“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 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 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 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 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中国的国学大师、文学大师是怎么产 生的呢?可以这样表述:无一例外在童年时期背诵了大量的 经典诗文。茅盾背过《红楼梦》,鲁迅从小背下《纲鉴》,辜鸿铭背下37部莎士比亚作品,杨叔子幼年熟背四书五经, 杨振宁熟背《孟子》……过去的成功经验难道对我们今天的 教育没有启示吗?难道我们就把自己几千年的语文教育精 华彻底抛弃了吗? 三、埋好三块基石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块基石是国学经典。如《三 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等,就是国学 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重大,首先在 于传承延续民族文化。其次,在于“蒙以养正圣功也”。蒙 童时期应该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气质,追 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的博大境界。再次,“读书变化人的气质”。一代人的 气质变化了,就会影响社会风气。

小学诗歌怎么筛选,我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 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经典绝句为主,约80首 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约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 《诗经》《古诗十九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 80首左右。现代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尔、 普希金等中外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 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左右。通过诗教涵养我们的民族 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三块基石是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 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的是面向历史的话,那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 读的文学,它充满想象力、童趣和童心。张志公先生在《汉 语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中说:“文学教育是一种 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 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诗人、哲学 家,因此儿童文学是小学文学教育重要的基石。我认为小学 阶段的儿童文学教育,低年级应以绘本阅读为主,中高年级 应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当然教师要给学生精选名家名篇, 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 读。

四、融通四级课程 我校“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融合了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它是四级课程的整合、融 通,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课程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是真 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课程创造。

1.国家课程校本化 每所学校在使用国家课程时,会带上鲜明的学校印记和 学校特色,这便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我校语文教师在使用 国家教材的过程中,创造性地重组教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是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有的按教学主题重组单元。

例如关于爱的教育的文章在一册书上有四五篇,但是它们分 散在不同的单元之中,老师们就把这几篇关于爱的教育课文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这样主题集中,中心明确。除了 按主题重新整合教材之外,还可以按体裁组合,按表达方式 组合等等。这样的重组不但有利于对内容的把握,更对学生 学习写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其次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 学生倾听接受。这种你听我讲的方式让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学 习的状态。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们创造性地改革教学方 式。有的教师运用了“课前预学”“课中研学”“课后展学” 三段式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以 学习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有的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批注式” 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对课文的精彩部分进行批注,课堂上 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批注成果,学生乐此不疲,兴趣盎然, 体验到自学的成就感。有的教师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入 课文的原文或小古文,和课文做比较,探讨原文与改文的优 劣,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语言修养得到显著提升。

再次是教学时间的重新组合。我校教师大胆对国家教材 进行重新整合,教学重点更加集中,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一 课一练,练练相连。有的教师用原来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 的时间就教完了国家教材,为几级教材的融合提供了时间的 保证。

2.校本课程特色化 我校“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课程,特色鲜明,为广大 教师、学生和家长所喜爱。归纳起来有三大特色:其一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教材收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经典内容,有“三百千”,有四书五经,有蒙学经典。这 些经典真正起到蒙正养性的作用。

其二是语言凝练,朗朗上口。不管是《笠翁对韵》《三 字经》《弟子规》,还是唐诗宋词,它们语言精练,声律和 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适合儿童诵读记忆,遵循汉语习 得规律,顺应儿童记忆特点,因此学生爱不释手。

其三是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教材收录的儿童文学情 节动人,故事曲折起伏,人物鲜明生动,有丰富的想象和幻 想,契合儿童爱好幻想的心理特点,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 供了极好的资源。

3.教师课程个性化 我们这里讲的教师课程是狭义上的教师课程,指教师个 体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创造性地开发的,富有个人文 化特质的特色课程。譬如,陈琴老师的“素读课程”,韩素 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课程”,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课程”等 等。

在我校,每位老师都可以创造自己的课程。我对李白诗 歌特别有兴趣,于是研发了“李白课程”,以前上过一组“李 白是仙”“李白是人”“李白是侠”“李白是书生”,最近 又研发“李白与月亮”“李白与美酒”“李白与名山”“李 白与大川”“李白与送别”“李白与旅游”……我校吴静老 师研发“哈利·波特课程”,彭荣辉老师研发“童谣课程”,朱萍老师研发“绘本作文课程”,支名瑗老师研发“小古文 课程”……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课程呈现“万紫 千红总是春”的喜人局面。

4.学生课程多元化 所谓学生课程,就是学生个体在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 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倾向、兴趣特长开展的学习或研究 的课程。学生课程指向学生主体,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独特 性的特点。我们也可以说,一位学生就是一门独特的课程。

我校詹志鸿同学,痴迷于昆虫研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间 断研究昆虫,把家里的卫生间变成了他的昆虫实验室,电冰 箱里都放满了昆虫标本。六年下来,他连续写了十几本昆虫 日记,并正式出版了小说《小鸡千里逃生记》。詹志鸿建构 了自己的昆虫课程。孙牧阳同学对隋唐历史感兴趣,她利用 两个暑假创作了《隋唐人物传》和《隋唐战马传》,并集中 出版。她创造了自己的“隋唐历史课程”。邓介铭同学从小 爱好创造发明,他发明的“机器人投篮”“机器人玩魔方” “多功能投影”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创造发明大奖,并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他创造了自己的“发明课 程”。

有人说课程即跑道,我们就是要让孩子在学校创设的多 样化的跑道上,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道,跑向未来,创造 幸福的人生。

五、用好五种策略 一是起点高一点。起点,是指教与学的起点。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零起点,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忽视学生的课前 预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零起点的教学必然起点低,效 率差,学生无趣味。为什么要起点高一点?因为学生不是一 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尤其是在当 下网络社会,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如果教师 仍然从零起步教学,必然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和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觉得语文学科太“小儿科”了,没有学习挑战的乐趣。

那么怎么做到“起点高一点”呢?我们的经验是学习前置, 让学生课前研学。教师事先设计好“研学单”,学生做好充 分的研学,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提高,学生真正带着思考、 带着问题、带着感悟走进课堂,在课堂和教师平等地对话交 流。

二是容量大一点。传统语文课堂往往一篇课文要教两至 三课时,“少慢差费”。大家知道,小学语文课文白话文占 大多数,白话文的特点就是明白如话,浅显易懂。这样的白 话文教学需要“细嚼慢咽”吗?如何容量大一点呢?方法有 三:其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 主题理解;其二是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 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 几篇,突出写作方法。

三是难度深一点。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 摘到苹果,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好的课堂一定要有紧 张的智力生活,这是符合脑科学的。大脑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有魅力。因 此我们每天要给学生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当新 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 活,思维就得到发展了。当然,这里的难度是相对而言的。

什么样的难度是合适的呢?大部分同学经过思考,经过交流, 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解决的,这就是合适的难度, 这就是“儿童的难度”。为了做到“难度深一点”,教师要 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这里能充 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

五是积累厚一点。古人讲厚积薄发,我们现代人希望薄 积厚发,怎么实现呢?厚积,首先解决积累什么的问题。我 认为厚积的应是语文经典。因为经典的文本是种子文本,它 能在人的心中生根繁殖,生长出新的经典来。积累分成两类, 一类是熟读成诵,滚瓜烂熟的积累。这一类的积累应是唐诗 宋词、历代美文、国学经典。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 会作诗也会吟”。这是质的积累,是儿童的语文童子功。另 一类是开卷有益,博览群书。“学愈博,则思愈深”,通过 博览,打通视界,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思接千载,神 通八极。这是量的积累,是思想的积累。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