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1920年代;
中国电影制片业;
兴盛;
经济衰败 随着1905年拍摄的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后,电影在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时期,直到1920 年代,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才意识到电影给中 国民众带来的娱乐性以及给他们带来的商业回报。因此,第 一批电影尝试者如任庆泰、张石川、黎民伟、鲍庆甲等人紧 随时代步伐,加入到创办电影业大潮中,形成了竞相创办的 热潮。
一、 1920年代民族工业的萎靡与上海经济的颓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中国对外贸易中,外国商 品的输入总额在1913年时已达到五亿七千万两,但大战期间 的几年中,没有增加。特别是在1921年后,英、美、日等垄 断资本集团又用过剩的廉价商品大量倾销中国市场,输入总 额在当年就猛增至九亿两,1922年又增至九亿四千万两。
之所以谈及上海,是因为“上海为全国繁华之首区,制 片复多在上海进行,当然各片均在上海作第一轮公映”[1],而且“国产影业的发展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上海的电影消费 市场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2]。这一时期的 上海经济情况出现颓势,一战结束后,欧洲商品和资本卷土 重来,“上海的外货进口额迅速超过战前水平,1924年达301, 201,236两,比1918年增加了2.4倍”[3]。尤其是1924年以 后外国面粉、棉布、纸张、卷烟、毛制品、胶制品的大量涌 入,使上海民族资本工商业中的有关行业陷入困境,其发展 速度和规模已不能与大战间“黄金时代”同日而语[4]。
二、 投机事业的畸形发展 民族资本工商业的投资经营衰败,使得许多国内资本家 不愿再将资本投资到工商业生产经营上,转而投资到土地、 公债、开办交易所等其他投机事业上,但这一时期的土地、 公债、交易所事业均是畸形发展的战后投机事业,往往“一 人得利,众人失利”。这些投机事业的畸形发展主要表现为:
(1)土地事业。上海的地产不同于别处。帝国主义列 强霸占租界,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为了造成租界的“繁 荣”,他们竭力活跃租界地产的买卖。许多民族资本家蜂拥 而至,盲目地进行地产投资,但终因这些地产属于帝国主义 列强的所占地,他们遂成为土地抵押、转让和买卖交易过程 中最直接的获利者,民族资本家只不过是分羹者而已,收利 微乎其微,而且许多人还因投资错位造成倾家荡产。
(2)公债事业。公债事业始终掌握在北洋军阀政府和 国民党政府手中,据统计:“北洋军阀政府发行的公债,从1912年到1926年的15年总共发行了六亿一千万元[5]。公债 又是投机对象,所以这些银行还专门设立“信托部”和“证 券号”从事公债投机,翻云覆雨,所获暴利难以计算。
(3)交易所风潮。1920年7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 幕。投机分子趋之若骛,纷纷投入到开办交易所的投机狂潮。
“到1921年夏秋之间,沪上各色交易所竟达136家之多,另 外还有12家信托公司,资本总额达2.2亿元,超过1920年全 国银行资本的总和”[6]。但是随着大量资金被卷入交易所, 市面银根日紧,金融界开始收缩信用。于是,各交易所股票 价格直线下跌,纷纷倒闭。
因此,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与封建军阀政权的勾结,严重 挫伤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残酷的经济掠夺迫使他们无法 投资实业,同时企图依靠土地和投机事业来聚敛足够资本同 国外入侵资本相抗衡,然而这一系列不景气的工业经济却加 深了土地和公债事业的混乱,使得他们愈加落魄。
三、 投资转向与电影公司的成功创办 中国人兴办电影,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1920年 代中期,出现了竞相创办影片公司的热潮。这一时期,除“商 务”电影部和但杜宇的中国影戏公司继续进行电影摄制工作 外,一大批名目各色的大小电影公司如同雨后春笋大量出现, 地点也不再囿于上海一隅,呈现四处开花的局面。随着由郑 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1923年拍摄)在 创作上和市场上的成功,给“明星”公司带来巨额利润,深深地刺激和鼓舞了民族资本家投资拍摄电影的热情,他们扭 转以往将电影视为游戏业的观念,认为电影是一种“将要成 为一股普及全世界的文化企业”[7],而且“标志着民族电 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促成了‘国产电影 运动’”[8]。据程树仁于1927年1月出版的《中华电影年鉴》 中所述:“民十以来,影片公司之组织,有如春笋之怒发, 诚极一时之盛。”书中统计到:“当时各种电影公司几乎遍 及全国各大城市。其中,北京二家,天津四家,镇江一家, 无锡一家,杭州三家,成都一家,汉口四家,厦门一家,汕 头一家,广州八家,香港六家,九龙一家,上海一百四十二 家,另有设在美国的四家,共计一百七十九家” [9]。出现 这么多的电影公司,可以算是民族资本家看到有利可图后才 竞相投资开办,从中也看出民族资本家在其投资过程中的盲 目性以及电影事业创办的畸形发展,但总体来说,比起之前 的土地、公债、交易所等投机事业,选择投资电影制片业无 疑在当时为最佳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出路。
当时一般拍摄电影的成本不过4000—6000元左右,而放 映收入则可以收回1—2万元。开始许多民族资本家不肯投资 影片公司,“第一原因在于观念错误,认影片为游戏事业” [10]。但当在第一批国产长片的出现并引起市场反响热烈的 情况下,民族资本家打破了原有拍电影既低下又赔钱的观念, 直接带来了国产制片业的勃兴。由于“中国自制之片,稀如 星风,社会上骤得饱其新奇之眼欲,一人曰佳,百人和之,下里巴人,唱遍全国”;
继而“不胫而走,南洋各埠,争先 订购,其势力迅速由国内而及于国外,公司营业,因以大振。” [11]《孤》片的成功,激发了观众对国产片的观看热情,而 且为制片商带来巨额的市场回报。以“明星影片公司”的出 品为例,1925年前后每片平均成本为6千元,而国内与南洋 市场的平均收入每片可达2万元。这种只需要出片即有人购 买的“卖方市场”情形,无疑为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提供了 物质保障,也为制片商——民族资本家解决了资本投资走向 问题。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一战后国内经济的萎靡,特别是上海 经济的日益颓败,民族资本家的投资错位以及电影事业处于 方兴未艾的势头,使得民族资本家在投资无望之时,找到了 电影制片业这盏启明灯,为他们点燃了投资希望,而且在投 资经营后获得的巨大利润回报,鼓舞和延续了他们投资经营 影片公司的热情,促成了民国时期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兴盛, 为今天的中国电影事业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投资经营经验。
尽管这一时期的电影制片业缺乏雄厚资金的支持,但是在中 国电影事业孕育发展的这10年中,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并且推动了与电影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如“1926年底, 中国影院投资达156家;
电影教育培训机构有18所;
电影出 版物在1925年有专业性的电影杂志20余种,报纸中的娱乐新 闻、评论和广告也越来越多,一些大报如《申报》、《民国日报》等均开办了专门的电影副刊;
电影明星也应运而生, 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宣景琳等四大影后风光一时”[12]。
可以说,在这10年中,电影开始越来越成为民族产业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行业。
参考文献:
[1]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M].上海:上海书店, 1984:561. [2]汪朝光.早期上海电影业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A].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编 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 明的形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31. [3]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 岸对外贸易统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123. [4][6]刘惠吾.上海近代史(下)[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1987:111、125. [5]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上海金融史话[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1978:93. [7]倪俊.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8. [8]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M].北京:文化艺术 出版社,2005:30. [9][10]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 版社,1996:80、82. [11]西神.上海之电影事业[A].胡雄笙,王天恨.《新上海》[J].1934(1):25. [12]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M].北京:中国 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3.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