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诗,有的高声诵读,有的浅吟低唱,有的边读 边看文末的注释) 生:是早春。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从“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几处”“早”“暖” 中知道的。
师:为什么从这几个字词中就可以知道是早春? 生:春天刚到,早来的黄莺数量不多,它们都争着栖息 在向阳的树枝上晒太阳取暖。
生:从“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新燕”中可知是早春。
师:请具体说说。
生:“新燕”说明是刚从南方飞来的燕子。
师:说得很对。还有补充的吗? 生:从“浅草才能没马蹄”中可以知道。“浅草”说明 是刚长出来不久的草,还不是很高,只能盖住马蹄。
师:……这首诗有一联特别有名,请问是哪一联?众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师:请说说它们特别有名的理由。
(学生思考、议论) 生:这两句诗很形象,很生动。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争暖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早莺人格化了。
生:描绘的画面很美: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有动 态感,有欢快感。
生:景色充满生机。
师:看来同学们很会阅读山水诗,很会欣赏山水诗中描 绘的画面。
在上述阅读过程中,学生正是通过“几处”“早”“暖” “新”“浅”等具体的词语、句子进入诗人所描绘的钱塘湖 早春意境的。所以,学生对钱塘湖早春美丽画面的感受也是 具象的、生动的、透彻的。
二、体会意念发展:学会欣赏山水 生:我觉得可以从形态的角度欣赏。
师:此话怎讲? 生:山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高峻挺拔、直人云霄,比 如三峡两岸的山;
有的奇巧秀丽,比如滁州附近的琅琊山。
生:课文说“高峰人云”,我们感知到了山峰的峻美。
师:非常对。课文写山峰高峻挺拔、直人云霄,是为了 描绘三峡的幽深险峻。如果改写成“山势平缓,绿树成荫”,不仅与三峡的实际地貌不相符,而且无法让人体味到高峻挺 拔的壮美意境。请问,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欣赏吗? 生:可以从色彩的角度欣赏。
师:请具体说说。
生:课文中写道:“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我从这里读出了美的山水应该是多 姿多彩的,还有,一处美丽的自然山水,应该在每个季节都 给人带来美感。
师:确实,清澈的水、颜色斑驳的石壁、山上四季不同 颜色的植物等,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生:还可以从声音的角度欣赏。文中写道:“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猿鸟的呜叫会给清晨宁静的三峡带来勃勃生机, 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律动。
师:说得对。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欣赏? 生: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欣赏。
师:嗯,不错。请具体说说看。
生:课文中写的高山、两岸石壁、青林翠竹等是静态的 自然景物;
清流、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是动态的景观。
这些景物,有的静中见动,有的动中见静,很有生命律动的 美感。
师:十分精彩。没有想到,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 掌握了这么多欣赏自然山水景观的方法。我国古代文人在撰 写山水文学作品前,就是先从这些角度欣赏山水美景,然后再将其酝酿成文的。同学们现在学会了欣赏山水自然风光的 方法,以后写作写景散文就不用发愁找不到好的素材了。
三、体味经营功力:学习写作方法 师:我们仅仅学会欣赏山水自然景物的方法还不够,还 要学会把观赏到的山水自然美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吴 均的《与朱元思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极好的范例。那 么,我们可以从吴均的身上学到哪些写作方法呢? 生:是的。我平时写作文,也常常采用这样的方式。这 样写出来的文章,条理非常清晰,层次也非常分明。
师:说得很好。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列提纲法”。
再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生:这篇课文先总说再分说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师:嗯。先总后分式写作方法。还有别的写作方法吗? 师:请举例说明。
生:课文写富春江的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水气势磅礴的动态美。
生:课文写“两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两岸群山 的高与奇,化静为动,赋予了群山生命的活力。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写作时,我们不仅要深刻了解 写作对象,还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写出它们的特点…… 这篇课文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今后的 学习过程中慢慢体味。四、随文练笔跟进:读写紧密结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和写作是吸收和吐 纳的关系。”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 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可见读与写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既然如此,在教学过 程中,我们就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读写结合的方式与途径很多,限于篇幅,我们仅从下列 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与示例。
1.改变作品文体 吴均的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原本就是吴均写给朋 友朱元思的一封信。教学时,我曾引导学生采用书信的形式 对其进行改写。
改写前,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下列内容:
(1)中文书信的六个基本要素:称呼、问候、正文、祝 福语、署名、日期。
(2)中文书信的标准格式:称呼,顶格写。问好,另起 一行空两格。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也可以紧接问好的 短句写。“此致”有两种安排法:一是“此致”接在正文后, 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二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后 面同样不用标点。“此致”可用“敬颂”或者“顺祝”之类 的词语替换;
“此致”后可以用“敬礼”也可以不用,如用 “敬礼”,则必须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后面用叹号。落款,另起一行,靠右写自己的名字。落款下标注写信的日期。
(3)中文书信模板。
之后,学生据此改写。如此,学生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内 容,又学会了书信这一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2.抒写读后心得 教学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后,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下 列例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写几句读后心得,结果涌现 了不少佳作。限于篇幅,仅举以下两例加以说明。
示例: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在永州是再也 寻常不过的山水景致。然而,柳宗元不但发现了它那独特的 美,还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宛如一幅明净空灵的 山水画。
生:柳宗元创作的《小石潭记》,给了我们这样的启迪:
生活中处处皆有美,美就蕴含于普通平凡的事物之中。如果 我们也具备柳宗元一般发现美的眼睛与表现美的能力,就能 够像他一样将永州小石潭看似非常寻常的景色,如翠竹、清 水、乱石、小溪、游鱼等,描绘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明净空灵的山水画卷。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