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与发病机制 1.1病因:绝大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冠心病和高心病最为常见。亦可见于原发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缩窄 性心包炎和其他病因的心脏病。低温麻醉、胸腔和心脏手术后、急性感染及脑血 管意外也可引起,少数可发生在洋地黄中毒及转移性肿瘤侵及心脏时。部份长时 间阵发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又称为特发性房颤。
1.2.1 症状 可有心悸、胸闷与惊慌。心室率接近正常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无 明显症状。但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心室率快而心功能较差时, 可使心搏量明显降低、冠状循环及脑部血供减少,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昏 厥或心绞痛发作。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大多在并发房扑或房颤后,劳动耐量 明显降低,并发生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肺水肿。房扑或房颤发生后还易 引起房内血栓形成,部份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临床上以脑栓塞最为 常见,常导致死亡或病残。
2抗血拴药物 2.1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2.1.1 药理作用 华法林是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为维生素K拮抗剂,在肝 脏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影响 含有谷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Ⅱ Ⅶ Ⅸ Ⅹ的羧化作用,使这些因子停留于无凝血 活性的前体阶段,从而影响凝血过程。对已形成的上述因子无抑制作用,在体内需要待已合成的上述四种凝血因子耗竭后,才能发挥作用,故抗凝作用出现较慢, 另外其半衰期为40小时,故停药后抗凝作用仍可维持数天。
2.1.4 剂量 通常从 小剂量开始,一般起始量为2mg~3mg,根据INR调整其剂量。剂量调整应谨慎, 若INR连续测得结果位于目标范围之外再开始调整剂量,可升高或降低原剂量的 5%~20%[1],并密切监测。
因华法林半衰期较长,若剂量调整幅度较小时,可以采用每周剂量,比调整 每日的剂量更准确。我国房颤的抗栓研究中,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大约为3mg[2]。
2.1.7 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使用华法林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剂量调整 和长期监测的繁琐性及对出血事件的担忧,因而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
另外因 患者观察不到近期效应而怀疑预防用药的必要性,因此,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是提 高依从性的关键。通过专业人员对患者随访和进行系统化管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 的依从性和用药的安全性,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 房颤病人抗血栓治疗方案 目前华法林在预防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中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临床 医生面临的一难题是如何平衡预防中风的效益与并发症的风险,最主要的还是要 严密监测INR,使其维持在2.0~3.0之间,以发挥最大的抗栓效果,且出血率最低。
对年龄65岁以上有危险因素及75岁以上不管有无危险因素患者抗凝治疗获益明 显大于风险;
而小于65岁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抗凝治疗获益不明显。
[2]卫生 部心房颤动研究课题协作组.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 者血栓栓塞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4):295~298 [3]王岚,蒋天武.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抗凝药依从性研究[J].实用糖尿 病杂志,2007;3(6):14~15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