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目前,题海战术横 行,教辅资料泛滥),对日常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 教学和考试变得更一致、和谐。此外,当下的高考命题倡导 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并重,增强题目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突 出选拔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这也是立足教材命制数学试题的 内驱力所在。
那么,如何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呢?怎样才能使所编 拟的数学试题能测出学生的真水平呢?那些源于教材的高 质量数学试题是如何想出来的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命题 研究和实践,举例分析,望能抛砖引玉。
一、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的方法与步骤 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的主要方法是改编,而改编的主 要方法有:保持条件,探求更多结论;
弱化条件或增强条件, 探求新的结论;
保持结论,探求充分条件;
叠加与组合;
推 广(一般化)与演绎(特殊化);
类比与对偶;
等价转化(变化外在形式,本质不变);
数学模型法等。
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的主要步骤有:(1)立意与选 材。根据一定的考查目的和中心(立意)选材,立意要鲜明, 选材要服务于立意。(2)搭架与制坯。有了恰当的题材后, 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构架,做到主干硬朗、层次分明;
有了 恰当的构架后,可形成题坯,把题设和提问写出,不必忙于 文字处理,题坯应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加工与调整。(3) 加工与调整。加工与调整主要是为了确保试题的科学性、适 纲性和难度适宜性。科学性方面,应注意题意的可知性、题 设的充分性、题设条件之间的独立性和相容性以及数学对象 的存在性。(4)复核与审查。对编拟好的试题必须反复核 查,仔细推敲,严防疏漏和失误,尤其是杜绝科学性错误。
这通常需要第二个命题人参与进行,且要防止先入为主,力 求从新的角度考察试题,并对文字、公式、附图甚至标点符 号等一一推敲。
【案例1】基于追寻数学美的试题改编素材(苏教版高 中数学必修2第35页第2题)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 示,试画出它的直观图,并指出其中的线面垂直关系。
图1灵 感与动机:图1中,3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给人以一 定的美感,但是,摆放的形式缺乏统一美。若将3个三角形 的摆放变得更加统一(如图2所示),岂不完美?那么,空 间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几何体呢?经过一番思考,笔者发现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存在这样的几何体,即四面体D1- ABD(如图3所示)。
图2图3 思考与斟酌:能否围绕图3所示的几何体编拟一道有关 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型填空题呢?由于三视图已从江苏高考 《考试说明》中删去了,因此不宜以三视图来表征该几何体。
考虑到图形语言可以转化为文字、符号语言,故可通过叙述 “在四面体ABCD中,AB⊥平面BCD,CD⊥平面ABC,且 AB=BC=CD”确定该几何的形状。若再给出长度(不妨设 AB=BC=CD=1 cm),就可确定该几何体的大小。再结合球的 表面积计算,就可命制一道交汇自然、简洁新颖的试题—— 试题(江苏省海安县2010~2011学年度高二期末调研考 试第13题)在四面体ABCD中,AB⊥平面BCD,CD⊥平面ABC, 且AB=BC=CD=1 cm,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cm2。
【案例2】基于考查更高能级要求知识点的试题改编素 材(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68页第8题)如图4,在任意四 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AB+DC=2EF。
图4 灵感与动机:本题图形对称,结论优美,但是考查的主 要是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B级知识点),那么能否基于本 题的图形和结论编拟一道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C级知识点) 的试题呢?本题结论的证明很简单:如图5,取AC的中点G, 构造△GEF,再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因此,若给定AB、EF、DC的长度,则△GEF就确定了,便可以求出其中任 意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了。
图5 思考与斟酌:为了保证△GEF存在,不妨设AB、EF、DC 的长度依次为1、2、5,从而编拟如下题坯:在平面四边形 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AB、EF、CD的长度依次 为1、2、5,则AB·CD的值为。本题属于中等题,解题时只 要先找出等式AB+DC=2EF,再平方代入数据即可。若要改编 成较难题,还需再次隐藏已求结论“AB·CD=-1”,并添加 新条件,探求新结论。从形式对称的角度看,若再给出条件 “DA·BC的值”,能否求出AC·BD的值呢?经过一番尝试, 笔者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论:如图6,在任意四边形 ABCD中,AC·BD=AD·BC+AB·CD。这样,一道考查平面向量 数量积的较难题就命制出来了—— 图6 试题(江苏省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第13题 改动)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且 AB=1,EF=2,CD=5。若AD·BC=15,则AC·BD的值为。
【案例3】基于提高问题难度的试题改编 素材(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117页第2题)过点P(-3, -4)作直线l,当l的斜率为何值时,l与圆(x-1)2+(y+2)2=4 相交于A、B两点,且AB=2? 灵感与动机: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2个C级知识点,只是问题过于简单,那么能否基于本题编拟出一道较 难题呢? 思考与斟酌:可以变换条件,以增加难度:过点P(-3, -4)作直线l,当l的斜率为何值时,l与圆(x-1)2+(y+2)2=4 相交于A、B两点,且PA=AB?由此引入变量,以增加难度:
过直线2x+y+10=0上一点P作直线l,与圆(x-1)2+(y+2)2=4 相交于A、B两点,且PA=AB,则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接 着再引入变量,并逆向思维,以增加难度:若直线2x+y+10=0 上存在一点P,满足过点P可作射线与圆(x- 1)2+(y+2)2=r2(r>0)相交于A、B两点,且PA=AB,则r的取值 范围是。
最后再变换条件和结论,以增加难度:设圆C1:
(x+1)2+(y-6)2=25,圆C2:(x-5)2+(y+2)2=r2(r>0),若 圆C1上存在一点P,使得过点P可作射线与圆C2相交于A、B两 点,且PA=2AB,则r的取值范围是。本题难度明显提高,由 定圆上一点向动圆作满足题设的射线,蕴含着“静止与变化 是相对的”的基本观念。不过,倘若再次逆向思考,由动圆 上一点向定圆作满足题设的射线呢?经过一番探究,笔者发 现这个问题在解答时更有旨趣,更能考查思维品质,体现数 学美。在此基础上,为了“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笔 者利用勾股数对数据进行了简化处理,命制出如下试题—— 试题(江苏省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第14题 改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圆C1:(x+1)2+(y-6)2=25, 圆C2:(x-17)2+(y+30)2=r2(r>0),若圆C2上存在一点P,使得过点P可作射线与圆C1相交于A、B两点,且PA=2AB,则r 的取值范围是。
二、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的反思与感悟 (一)价值取向与操作原则 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通常应选取核心知识为载体,考 查核心思想和方法,并且更多地着眼于有普遍价值或实际意 义的问题以及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选材时视野要宽广, 选取的素材可以是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也可以是定理和公 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阅读链接”“探究拓展”等内容。
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除了应遵循试题编拟的一些基 本原则(科学性、公平性、适纲性等)之外,还应努力使所 编拟的试题自然、本原(避免拼凑的痕迹),具有一定的探 究性和可发展性,能让解题者有所启迪,增长智慧;
此外应 努力使所编拟的试题体现数学美(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 统一美、奇异美等),能给解题者以美观、大气之感。
(二)认识误区与改进建议 在传统观念里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认为改编自教材的试 题大多只能是容易题,至多是中等题(历年高考中对知识层 面的考查基本直接源于教材,并且大多以容易题呈现)。这 也是不少教师和学生在备考复习中舍弃教材,投入题海的重 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基于教材也可以编拟出有一定难度和新意的好 题,关键是看命题人的编题意识和技术水平。比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填空题第14题便是这样的好题。因此笔者建议, 在各级考试中命制填空题“小把关题”时应尽量基于教材进 行改编,并且高考《考试说明》可明确指出试题中源于教材 的改编题所占的大致比例。
最后想要指出的是,立足教材编拟数学试题要求教师真 正做到充分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使用教材,最大化教 材的教学以及备考功能。它仍有着较大的探索和生长空间, 会随着数学考试命题的不断实践以及命题技术和理论水平 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完善与成熟。
[www. DyLW.net/yuwen/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思林,翁凯庆.高考数学命题“能力立意”的 问题与对策[J].数学教育学报,2013(8). [2] 任子朝,陈昂.加快高考内容改革 增强基础性和 综合性[J].数学通报,2016(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