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决心书 > 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初探

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初探

来源:决心书 时间:2019-10-14 07:56:07 点击: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初探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初探 近年来,学前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职高专学前 教育专业作为向各级各类幼儿园及早期教育机构输送人才 的中坚力量,如何顺应社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 培养质量,是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的重大课题。

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现状调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宏观方面明确了2010年至2020年学前教育的发展目 标。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 伍,国家制订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 《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成 为幼儿园教师实施保教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引领幼儿园教师 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专业标准》中“基本理念”的“能 力为重”,“基本内容”中的“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 的态度与行为”等内容,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 厚重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幼儿园工作经历,熟知 幼儿园的实际状况。然而,课题组在2015年2月间对河南省 北部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任师资基本情况调 查中了解到,其专任师资队伍中有幼儿园工作经历的人员比 重太低。在被调查学校中选取其中一所为例,在年龄结构方面, 该校35岁以下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36岁至49岁 专任教师占35%,50岁以上专任教师占14%。在学历结构方面, 本科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27%,硕士研究生学历占74%,教师 中无博士学历。职称结构方面,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占专任 教师的77%,副教授职称教师占24%,无教授职称教师。可以 说该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任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硕士 研究生学历数量众多且已成为中坚力量,教师的学历和职称 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该校 “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9%,远远低于相关要求,特 别是有幼儿园一线从教经历的教师2人,仅占专任教师的6%。

可见,具有一线幼儿园经历的教师严重不足。因此,针 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缺乏一线从教经历的实 际,将“双导师制”引入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建设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初探 2013年,笔者所在的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焦作市教 育局联合成功申报了“焦作市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

为了促进“焦作市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学校自2014年起,在学前教育等9个教师教育专业实施了“双导师 制”。两年多来,学前教育专业结合《专业标准》等相关要 求,开展了“校(学校)园(幼儿园)合作”下的“双导师 制”的实践探索。

1.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的内涵 “双导师制” 就是给研究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 实习指导老师,通过校外实习导师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顺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结合“产学研”“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等要求,一些高 校在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也推行了“双导师制”。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主要指高校教师与 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机制。

通过运用该培养机制,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合作开展教研 教改,共同参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其蕴含了三种内 涵: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既有高校教师,也有来自基层的幼儿 园教师;
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既有来自本校的指导教师, 也有来自幼儿园的辅导教师;
对幼儿园的授课,既有幼儿园 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高职高专的教师。

2.成立“双导师制”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和任务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校级层面的“双导师制”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例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类课程“双 导师制”实施方案》。学院应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教学 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导师制” 领导小组;
同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双导师制”的相关 工作。

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包括:深入幼儿园开展课堂 教育教学活动,参加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培训;
对当地幼儿园 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进行帮助指导,举行一定场次与 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讲座;
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学 生的跟踪指导时间不少于16周或96学时,撰写1篇调研报告。

校外导师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参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 培养,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 的职业道德,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指导,具体授 课内容包括示范课、案例教学、班主任工作原理以及指导学 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等,在学校授课不少于80学时。

3.“双导师”的选聘 校内、校外的导师要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修 养,还要工作责任心强、严于律己、治学严谨,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科研能力及专业学习 指导能力,熟悉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对学前 教育专业的前沿信息和教学内容全面了解。

校内导师选聘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职 称方面,需具备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 位,且要有“双师证”;
二是教学水平方面,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水平较高,具体的衡量指标可依据近三年学生的评教分 数;
三是科研水平方面,可将被选教师近三年课题研究或相 关论文发表等作为具体的量化标准。校外导师一般由校外实 习基地的优秀教师来担任,其应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 定的科研水平,且责任心强、熟悉教学一线情况、掌握第一 手的教学素材、课堂教学经验丰富。

4.“双导师”的考核 建立“双导师制”考核评估制度,考核分为对导师的考 核和对被指导学生的考核。考核方法上,对导师的考核主要 包括导师述职、被指导学生对导师进行测评、系(部)的考 评、学院审核等。同时,考核结果可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 称评审等重要依据。对学生的考核主要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 师分别进行打分。校外导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作出评价、写 出评语,并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定量 评价。校内导师主要根据学生作业、实践活动记录、实践阶 段性总结等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作出评价,评价结果按优秀、 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体现。系(部)教科办根据各 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双导师制”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构建符合院校实际的“双导师制”工作模式 各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所 处地域的人文环境、当地幼儿园教师的师资等都具有各自特 点,在实施“双导师制”过程中,构建符合高职高专学前教 育专业特点的“双导师制”工作模式一定要结合学校自身实 际。同时,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人才培养 定位等方面与本科高校存在很大的不同,切忌简单地模仿本 科高校的“双导师制”工作模式。

2.加强校内外导师的沟通与联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各自的工作侧重点不同,校内导 师和校外导师接触机会有限,在培养指导学生过程中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学校应注意加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 沟通与联系,进一步明确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 与实践、实习过程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关系,建立健全校内外 “双导师制”沟通机制。

3.建立科学长效的“双导师制”效果评价机制 为使“双导师制”有效发挥作用,学校需制定一套完备 的效果评价机制,成立“双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 开会议,听取导师们的汇报,监督考核导师的工作情况等。

另外,导师工作的考评情况应同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及职称晋 升挂钩,每年评选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年度评优 及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于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考核不合格的导师要加强教育管理,甚至可以取消其导师资 格和年度评优资格等。

实践证明,在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导师 制”过程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师 资队伍建设,弥补了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缺 乏一线从教经历的短板。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前 了解熟悉幼儿园工作环境和掌握相关要求,提升了职业技能, 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