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的根本 数学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 的基础上,数学学习经验直接决定着学习效果的优劣。在教 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学经验,这样学生能 够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借助于已有经验转化为熟知的旧知 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更高效。由此可见, 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的根本,离开这一根本,则知识的生成 就变成了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结出更多的理论果实。
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 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整数乘除法的经验,让学 生通过观察、思考与讨论来将小数乘除法运算转化为整数乘 除法运算,这样就将新知识变成了旧知识,使学生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如在计算12.5×2.4时,学生就会想到先将两 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一位,这样就变成了125×24, 在得出整数乘法的结果之后,再将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从而得出最后的结果。这时有的同学又提出,这道题可以用 简便方法计算,一看到125就可以想到与8相乘,那么12.5× 2.4=12.5×8×0.3,这样口算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对于学 生的表现我大力表扬,夸奖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灵活的思 维,不仅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还能想到运算律, 真是数学小天才。
二、数学经验需要在实践中积累 实践是经验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观察发现 中亲历实践的过程,才能积累起相关的数学经验,进而指导 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通 过动手画画、折折、剪剪、拼拼等方式来直观、形象地积累 起初步的数学经验,再通过总结、思考、探究、讨论、反思 等理解和掌握知识,更深层次地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数学首先需要学生会做数学,在“做”中积累经验才能提 高学生手、口、脑协调一致的能力,最终才能提高学生的数 学素质。
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对于梯形的面积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记住公式,那么学生在下一步的应 用时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错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推导的过程, 没有真正将公式的由来把握清楚。因此在教学时切不可为了 求快而忽视了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要让学生动手去做一做, 来感受公式的得出过程及其所用到的转化思想,并且还可以 通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推导来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学生在操作中,有的是将梯形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 长方形,然后加在一起得出公式;
有的是将梯形沿两腰的中 点连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公式;
有的是 将顶点与另一腰的中点连接剪下,拼成一个三角形得出公式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能够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上、下底 之和乘以高除以2,通过学生方法的展示可以看出他们真正 进行了思考,实现了“三动”,从而在掌握公式的前提下, 更大程度上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数学经验。
三、数学经验生成数学大智慧 数学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 过程,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之后,就能够从中发现 并找到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提炼出数 学思想,以此来指导下一步的学习。数学经验可以凝结成数 学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使学习成为一件令人 快乐的事情,乐于在其中探索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数学经验,还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由成功 走向更大的成功。
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下册“倍数和因数”时,为了 让学生在已有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有4、5、0、3这四张卡片,从中抽 取三张组成一个三位数,那么是2的倍数的有哪些?是3的倍 数的有哪些?是5的倍数的有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 数的有哪些?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哪些?同时是2、 3、5的倍数的有哪些?在这个题目中涵盖了学生对于2、3、 5倍数特征的掌握,又涉及了分类的思想及交集的思想。学 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可以得出的三位数列出来, 这就需要有一个顺序,教学时可以提醒学生有序写出,如第 一张抽到4,第二张抽到5,则第三张可能是0,也可能是3, 由此理清思路后就能保证不重不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 相关问题的回答也就显得水到渠成。学生在解决此题的过程 中既巩固了知识,又能够把握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在积累经 验的同时生成了数学智慧。
总之,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 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最具数学本质、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可以把数学活动经验假设为“根”,那么所学知识就是 每一个细枝,只有“根”扎得牢固,才能枝繁叶茂,也才能 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从而让他们在数学经验的指引下 阔步前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