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检讨书 > 怎么办民俗博物馆 [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

怎么办民俗博物馆 [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

来源:检讨书 时间:2019-10-28 07:53:45 点击:

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

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专门性 博物馆也应运而生。其中,民俗博物馆作为征集、收藏、研 究、陈列民俗实物和文献资料的博物馆,更如雨后春笋般相 继建立起来。但是,在对现有我国民俗博物馆的调查分析中, 可以发现,目前存在对民俗博物馆定位混淆不清,陈列局限 等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民俗博物馆的分析以对民俗 博物馆在我国发展的一些特点进行探讨。

摘 要:
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物;
中国 一. 我国民俗博物馆的定义和发展 1.民俗博物馆的定义 所谓民俗博物馆,就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收藏 品等,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采用有形和无形的陈列手段,以达到实现地域 民俗风味的效果,从而也兼具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保护,最大 限度的成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和传播的场所。

2.与民族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区别 在我国之所以出现将这三者混淆不清的很重要原因是 人们对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分辨不清,并且对生态博物馆的认 识不够所造成的。比如,贵州郎德苗寨,有人认为它是利用 固有的村落略加修饰而建的民俗博物馆。但我觉得它应该是 一座生态博物馆,因为它是利用原有建筑、生产设备,加上村民的介入,形成一座活生生的苗族村落博物馆。虽然它具 有民俗博物馆的特点: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 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但是,它更多的具有生态博物馆的特 质,即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 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再者,将民俗博物馆和民族博物馆混淆的情况也很 多。因为在很多民族博物馆中,民族民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 部分,且占有的比重相对比较大,这样,人们很容易想到“民 族民俗博物馆”这样一种叫法。其实不然,民族民俗只是民 族博物馆展示的一个部分,只能说它们二者之间存在包含关 系。民族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 轨迹,文化演进过程、生产生活方式等。其目的是让各个民 族人民认识彼此的历史,以提高民族自尊与自信心,关键在 于民族性。

二.我国民俗博物馆的特点 (一)存在形式 (1)利用古建筑、古民居等遗址建立的民俗博物 馆。这种形式在我国很常见,也最广泛。例如祁县民俗博物 馆就是在乔家大院里,以清末民初汉民族生活习俗为主要内 容的大型民俗博物馆。还有比如苏州民俗博物、洛阳民俗博 物馆、天津民俗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襄汾丁村民俗博 物馆等。这些博物馆都是在原有的古建筑中成立和建设起来 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它们的优点是,复原的民俗陈列和古朴典雅的建筑相得益彰,使观众很容易融入到整 个展览中去,使陈列效果达到最优化。再者,这种将古建筑 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相结合,耗资少,效率高,可谓是事半功 倍之举。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人们可能会将 眼光更多的放在建筑上,却忽视了藏品本身存在的意义。此 外,这类博物馆还经常作为影视剧的拍摄点,虽然这样可以 提高知名度,增加收入,却经常造成如此后果,就是对博物 馆内涵的一种曲解。即在人们眼中,民俗博物馆只是旅游景 点而非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场所。

(2)新建馆舍。如河北民俗博物馆、温州民俗博物 馆等,这类民俗博物馆的优点是布展摆脱了既定的局限性, 给人们更大的发挥余地和想象的空间,且它是年轻的,应该 富有朝气,能有更好的发展。

(3)其他类型。近年来我国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民 俗博物馆,由于比较特殊,暂且将他们归为此类。比如关中 艺术博物院,可以说是在新的空间里,采用复原搬迁旧宅子, 再配之以相关的展厅,农家小院、食园食府、文庙、七星阁 等后来的建设等,构成一座独具陕西关中地区民俗特色的专 业性博物馆。最后还有民俗文化村,比如深圳民俗文化村、 无锡民俗村、刘家桥村等。虽然它们更多的是利用民间艺术、 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文化游览区或山水园林,但我 们尚可把它们称之为民俗博物馆,因为它们毕竟都有通过展 示民俗文物及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祭祀活动、民间文艺等以各种方式展示给了观众。

(二)藏品 我国各地民俗博物馆在建设之初,通过文物征集、 接受捐赠、考古发掘等手段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独具地方特色 的民俗文物。如关中民俗博物院收藏的拴马桩、饮马槽、石 人、石狮、石龟等石雕艺术品12000多件,特别是雕刻精美、 形态万变的拴马桩,为博物院增添了别样特色。襄汾丁村博 物馆有陶瓷、家具、服饰、交通、纺织、农具、民间艺术以 及出土文物等各类藏品一万多件。山西的祁县民俗博物馆 (乔家大院)因为是在古建筑中,因此拥有很多极具价值的 匾额,如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 巡抚丁宝铨因慈禧太后面谕宋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 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等。总之, 我国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历代流传下来的民俗文物种 类繁多,为我们建设民俗博物馆给予了很大的养分。同时, 博物馆的建设也兼具着保护和研究这些民俗文物的重任。

(三)陈列展览 经过多年的实践累积,各馆均理出一条符合民俗陈 列的思路。在我国民俗博物馆中普遍采用场景复原的展览形 式。即将真实的文物以原先使用的时的状态布置。例如,襄 汾丁村民俗博物馆就复原了有关岁时节令的主题展览,以表 现晋南汉民族在清末和民国初年过春节时的场景,赢得了广 大观众的喜爱。结语: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为发展 民俗博物馆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相信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中,我国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1(12). [2]邵树清.民族学博物馆与民俗学博物馆之异同 [J].1989(1). [3]傅振伦.中国民俗博物馆探源及发展刍议[J].中 国博馆.1990(4). [4]武秀英.浅谈民俗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研究和保 护[J].文物世界,2009(4). [5]宋兆麟.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动向[J].民俗研究, 1995(1). [6]杨文龙.民俗博物馆论要[J].中国博物馆.1995 (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