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检讨书 > [课堂提问要关注学习过程]

[课堂提问要关注学习过程]

来源:检讨书 时间:2019-10-23 07:53:49 点击:

课堂提问要关注学习过程

课堂提问要关注学习过程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引导学生进入学 习状态,让学生在阅读和训练中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往往拘泥于问题的“形式”和“深 度”,而忽视了如何判断、指导学生的行为。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什么样的问 题(问题),学生对问题有什么反映(行为),把问题与学 生的行为关联起来(转化)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求能使课堂 提问更加“活而深”。

一.关于问曩 关于提问,一些教育家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考, 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注意目标性、整体性和启发 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难易适度 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师 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课堂上的提问 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同时,问题应提得比学生 的实际发展水平略高一些,才能让他们有所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 (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课文《金色的鱼 钩》的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几 种不同层次的问题:最易的——“老班长的外貌是怎样的?”较难的——“老班长的外貌为什么会是这样?”更难的—— “从老班长的外貌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说明你的 理由。”这样,无论学生的阅读水平如何,都能通过回答问 题得到发展,他们的能力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紧扣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突破口。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可“离题” 太远,也不宜“旁敲侧击”。教师的提问应依照教学目标, 尽量做到集中、简洁,提出的问题应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 容、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三)文道统一 语文学习历来讲究“文道统一”,小学语文教学也应从 语言文字人手,结合情的感染、理的启迪,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例如,人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 先生》中,“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鲁 迅先生说这句话含义深刻。教师在教学时,提问可以由浅入 深:“从字面上看,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联系鲁迅 先生说这句话时的社会情况,你觉得这句话还有什么更深的 含义?‘四周黑洞洞的’指的是什么?谁会‘碰壁’?”“鲁 迅先生说这句话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样的提问,使学 生能在以文本为基础的同时,跳出语言文字的限制,进一步 探索文章的思想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四)创新延展在课堂上,教师应时刻不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 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进行发 散性思考。

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心中的 一切疑问和难点。因此,在学生学完课文后,教师可提出一 两个能使学生继续思考的延展性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求解。

二.关于行为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语言文字 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达到“行”的 地步,才算具备了语文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除了使用“知道” “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能使用描述学习 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问 题时要特别注意问题所涉及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 出现的行为。

这里的“行为”是针对教师提问而言的,是学生面对问 题时的反应,是教师判断学生“能否处理问题,是否在处理 问题,在怎样处理问题,处理得怎样”的依据。因此,这种 行为是可视、可控的,是一种显性的反馈。

(一)体验性行为 这种行为一般是针对感受事物类的问题而言的。当教师 需要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对事物的感受时,如果这些事物 能在课堂上再现,教师不妨让学生亲身体验,借助自己的感受更好地体会文意,让学生试一试,在体验了文中情境后再 回答,这样学生往往更容易理解文中人物的感受。

(二)探究性行为 探究性行为旨在从创新的角度,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研究 中发现新的问题,寻找不同的答案,进一步体会文意。这一 类行为往往会在解决围绕重点难点或需要深化的问题时出 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时,不必 急于解答,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使用“找一找,你发现了什 么?”“还可以怎样做?”“像这样的事,你还知道多少?” 等问题引导,让学生去查找、比较、探究、发现,在新的发 现和不同的结论中寻找共性,再回到原题中求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可 贵的沉默》时,如何让学生体会孩子们在“沉默”中萌生对 父母的回报之爱?教师可以在学生读过孩子们热烈讨论怎 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段后,提出“你还有更好的 办法吗?”让学生也在探寻中体会如何回报父母的情感。在 经历了这种探究性行为之后,学生的体会变得更加真切,难 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三)延展性行为 教师可以设计出由教材生发的一系列学习行为,或在上 课前后,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活动。例如,办小报、 查资料、续写、改写、实践、参观,等等。学生可以在新的 学习活动中自主拓展、巩固知识、延伸学习、锻炼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小壁虎借 尾巴》时,教师可以在临近课堂结束时提出问题:“同学们 想想看,如果小壁虎以后尾巴再断了,它还会再去借尾巴 吗?”让学生自由想象,续编故事。这样既能紧扣文章的重 点,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延伸,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

(四)综合行为 在学习中,学生感官的综合参与,能让学习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设计能让学生的口、耳、眼、手、脑 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综合运用的学习行为。

例如,教学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课文《邮票齿孔 的故事》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 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 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教师可以设计一组 学习行为:看着画面,听同学朗读,想想邮票是怎样撕开的, 自己试一试。经过这样的学习行为,学生自然会对文中描述 的情景产生更具体的体会,轻而易举地理解邮票齿孔的作用。

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应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 重要任务,包括学生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 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以学生的 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以学定教、 教为了促进学”的导教理念。

三,关于转化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种可以被 观察到的行为变化。因此,学习过程是一种“刺激一反应” 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恰当的提问来刺激学生,并观察 他们的反应,对令人满意的反应予以强化鼓励,对令人不满 意的反应由师生共同来补救或矫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 的提问要适当,观察要准确,强化和补救要及时。

问题提得好,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恰当的学习行为。但并 不是每个问题都能直接引起“可以观察到的”学习行为。为 更好地调控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还应具有把问题转化为行为 的能力。要想把问题恰当地转化为合适的行为,教师应了解 “学情”,即学生在学习前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以便安 排学生可以完成的学习活动;
应把握好由问题到行为的“坡 度”,以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应把握好行为 的“效度”,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要想把“问题”转化为“行为”,教师要善于分析问题, 在“问题”与“答案”之间搭建“行为”的桥梁,即构造由 “可以观察到的”行为组成的学习过程。

(一)提示过程 在出示问题后,教师可以按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根据学 生可能出现的行为,适当地提示学习过程,运用看、听、找、 勾画、抄、画、试、摆、演等提示语,让学生能有序地解决 问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乌鸦喝水》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 乌鸦?”针对这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 时,可以像小乌鸦那样试一试(预先准备好瓶子、水、草、 石子等)。想一想,还有别的办法吗?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再回答。”这样提示,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找到解决 问题的办法。

(二)设计方法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 法,可以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可以观察到的”学习 行为。或是操作,或是检测,或是反馈,或是表达……让学 生把所学的学习方法体现在行为上。

(三)提供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找到 答案。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例如,学具、设 备、环境等,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去实践、体验,那么,学 生带着切身的感受,对问题将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容易 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拓展空间 语文学习的空间很大,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虽 然问题来自教材,但可以考虑在更大的空间里解决问题。学 习空间的拓展,可以从预习、训练、巩固、延伸等角度考虑。

既可以从课外引进,又可以由课内延伸,借用课内知识,使 这些内容附着于学习行为。例如,教学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课文《最大的 “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本最大的‘书’指的是什 么?”教师可以打开教学思路、拓展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 让学生到博物馆或大自然中认认真真地观察、真真切切地感 悟;
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用工具找;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 境里,通过具体的事物,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使教学回 归自然。

(五)转换角度 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有时难以直接求解。这时教师就 需要转换角度,用侧面分析或反向比较的方式,也可以借用 对应的学习行为来互证,这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在进 行转换时,教师要尽量做到恰当和适度。不当的转换会使问 题偏离学习中心,无度的转换则会事倍功半。

例如,教学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课文《风娃娃》 时,为解决“风能为人们做些什么”的问题,教师可以转换 角度,先提问“没有风时,人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同时让 学生观察自制小风车在无风状态下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炎热 无风的夏天的感受,等等。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里,寻找人 们对风的需要。再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一定有话可说。转 换角度,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让学生能在比较中获得更大的 解决问题的空间。

(六)自择行为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经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的创新潜 能;
能自拟学习行为,在自主的空间里合作、探究,最终解 决问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赵州桥》 时,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创举?”之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作答:参考教 材用笔画一画,用纸折一折,用泥捏一捏,用笔写一写,看 图说一说,等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发了学生潜 能,又提高了学习成效。

总之,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目标出发, 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能愉快地、轻松地、有效地“动”起 来,把学习问题转化为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行为,学生就可 以在充实的行为中学习、掌握、感悟、提高,从而获得在未 来生活中所必需的语文素养。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