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检讨书 >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 [如何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 [如何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检讨书 时间:2019-10-21 07:58:30 点击:

如何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 要:
问题教学的模式无疑是高效的,但一些教师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容易忽略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使得问题教学的真正优势并没有发挥出 来。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的发现提出相互结合,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教学模式。

随着新型高效的课堂模式的发展和普及,问题教学的先 进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大部分人对问题教学的认识仅 仅停留在教师设计问题上,认为教师在备课中能根据学生的 不同层次设计出适合学生智力水平的问题,并能引导学生理 解掌握就完成了问题教学。实则不然,教师的问题设计固然 重要,但如果在问题教学中撇开学生这个主体,教师的问题 设计得再高妙,只不过是唱“独角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教”与“学”的相互地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教师设 计有挈领性引导性的问题,更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生疑”—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 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旧问 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 “生疑”——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用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例如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有这样一 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老师可以这样 点拨:为什么胡天八月就下起了大雪呢?这个季节在内地应 该才是瓜果飘香的时候,为什么两地相差这么大呢?“将军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中可以这样提问:将军和都 护都是在边疆指挥作战的长官,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一样的, 可诗歌中为什么单单说将军的弓拉不开,又单单说都护的盔 甲无法穿着呢?难道将军就没有盔甲了吗?都护不使用弓 箭了吗?这样点拨以后,学生们马上就能领会到其中的问题 所在,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互文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用引导对比的手段,促使学生从生疑到解疑 学习茅盾的《雷雨前》时,我让学生先结合对写作背景 的了解自己读课文,然后并没有马上展开讲解,而是让他们 拿出七年级下册课本,将这篇文章与其中我们以前已经学过 的高尔基的《海燕》进行对比,再自己想想,通过对比,有 了什么收获。我发现,这样,大部分同学对文章的领会理解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在对比阅读的基础上,他们能够自己提 出问题,而且学习小组之间能够相互解决问题。学生很快就 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并且明白了文章中苍蝇、蚊子、蝉儿和 巨人等形象的象征意义,一节课在轻松高效的氛围中结束了。

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作对比,结合北师大教材的 先天优势,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学习的心理定势—— 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围绕矛盾点质疑 如通过学习《愚公移山》一文,运用矛盾化方法学习本 文,则可设计如下问题:愚公是移山对还是搬家对?山最后 是被神仙背走的而不是由愚公移走的,能说明愚公的做法是 正确的吗?本文是在提倡一种不讲究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 傻干精神吗?让学生质疑:愚公到底愚否?智叟到底智否? 体现愚公观点的哪句话最有说服力和逻辑力量?如果没有 神仙帮助,那么山到底能否移走?有什么根据?“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不会被指为“移山乃是错举”的证明吗?删去如 何?“操蛇之神闻之”而“惧”,它惧什么?这“惧”说明 了什么?天帝之“感”说明什么?命神仙背走二山能否说明 愚公移山的成功?神话结尾是对愚公移山的肯定还是否 定?换一种结尾如何?……上述问题没有一个直指目标却无不紧扣目标,如果教师具备调控和因势利导的技艺,经过 课堂上唇枪舌剑的论争和辩难,那么,不但上述目标必然被 “逼”出来,学生还会真正受到一次语文能力的训练。学生 已是“山穷水尽,我们一步步地加以诱引点拨”,使之“柳 暗花明”,“茅塞顿开”,有登岸成功的愉悦和仙人指路的 感激,这样的答问效果及答问效应定将非同一般。

再例如,《孔乙己》文章末尾处的这么一句话:“我到 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很明显,句中 的“大约”与“的确”是一组矛盾词语,准确理解这对矛盾 词语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所以,我们可以 抓住这对词语进行质疑——议疑——析疑——解疑:孔乙己 既然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谁能确切地知 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只能说“大约”;
孔乙己是一个好 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 上一口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 又到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孔乙己并非“许是死了”, 而是“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处这看似矛盾 的词语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无疑这 也加强了小说对吃人的封建制度控诉和鞭挞的力量。

四、围绕空白点质疑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处有这样一部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 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 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总之,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契机 很多,老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发掘和利用这些契机点,使学生 的问题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培养 善于提问的能力。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 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没有问题意识, 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问题教学,关键是培养 问题意识。这样,问题教学无疑会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 效武器。

参考文献、[1]陈伯怀.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教育学研究. [2]王德俊.新课程教学设计语文篇.首都师范大学, 2004.4. [3]初中语文课堂案例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