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中国, 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社 会进步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社会的快 速发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八十 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社会科技进步,医疗水平的 提高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并且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生 育观念产生变化,少生优生的观念深入身心,独生子女越来 越多,种种原因加剧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如此,城市 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多元化,城镇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大 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甚至一 部分选择在城市定居,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数量 与日俱增,成为不容小视的社会问题,而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1.1.2 研究意义 本文在查阅 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 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相关理论进 行分析运用,并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红邦村为例, 对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 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 生活水平的对策建议,这样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后辈们更加清 楚认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性,改善家庭关系,建立一个温馨 和睦的大家庭并共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 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农 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 一方面,农村留守老人产生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产生留 守老人原因,其一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 动而造成的;
其二,国家在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引 发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农村留守老人是在这一社会趋势下出 现的正常现象;
其三,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思想 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辈的人在价值观、消费观等理 念已经产生了歧义,相比之下老人们更愿意扎根于故乡。然 而也有学者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才是产生农村留守的最主 要原因,而人口老龄化只是其产生的背景,儿女是否与父母 共同生活与老年人口的增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二方面, 儿女外出务工对老人的影响。胡强强(2006),在城镇化过 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中指出,与子女进城务工之前相比,老人的劳动负担加重并且在生病时缺乏疾病照顾,交往更加 困难,孤独感增强,在此基础上基层组织对老人给予的帮助 却十分有限,帮扶照料乏力。儿女外出对父母照成的影响十 分巨大,儿女的照料对留守老人来说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更 是精神上的慰藉[6]。申秋红、肖红波(2010)在农村留守 老人的社会支持研究中指出,子女外出务工直接影响到了留 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容易给留守老人造成消极心理。家庭支 持和社会、政府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的主体,其中, 家庭支持在社会伦理和道德上都是提高留守老人生活水平 的最佳途径。
第三方面,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体系的构 建。由王克益主编的《福建省社会保障建设》中提到当前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采取的是储蓄积累模式,以个人缴费 为主集体缴费为辅,国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推行农村养 老保险可以缓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村家庭的赡养压力,不 论是对国家、家庭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还是不完善的,应当结合当前实际逐 步进行改善。徐庆烨(1)在浅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问 题及对策中指出在当前农村家庭养老角色减弱的趋势下,从 长远的眼光看,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中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未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 目标和方向。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在新形势下应尽早的把农 村养老保险问题重点考虑,当前应坚持低水平、广覆盖、量 力而行、逐步发展的原则。
国外学者对于留守老人的研究中,将留着原籍的老人称为“left-behind”,将研 究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欠发达的落后国家。主要从 他们的社会体制、养老模式等方面分析研究。他们对于农村 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其一, 造成留守老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来自牛津大学的学者 Xing Biao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不能单独对留守者 进行研究,而应对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农村不论是在经济方 面还是文化等方面严重落后与城市,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应着 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和扶持农村发展。其二,留守 老人的生活现状。学者Vullnetar和King在对阿尔巴尼亚的 研究中指出,年轻人外出务工对老人的经济生活不但没有改 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们生活困难的程度。学者 Kanaiaupuni在其研究中指出,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孤独感, 在一些几代同居大家庭中,老人的幸福程度明显高于留守的 老人们。
总的来说,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特别 是在中国尤其突出,造成这一问题与社会历史背景有很大关 系。无论是我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在研究此问题时必须是依 据社会现状的大背景,这样的研究成果才能最合乎实际,更 据可行性。在此次编写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论文时,我 查阅了很多相关的学术论文,发现当前并未有学者对龙岩市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作出相关的理论研究,希望通过本人此次 对红邦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研究,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提 供一点帮助。
1.3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研究背景、研 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农村留守老人的概念 界定。在对国内外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相关理 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特点、生活现状和 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为分析问 题,以福建省龙岩市苏坂乡红邦村为例,对农村留守老人生 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概况。
第三部分为解决 对策,在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水平的对策建议。
1.4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中文期刊、电子期刊等 文献检索工具,查阅大量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解决 对策相关文献资料。在福州大学图书馆网上检索系统,检索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共有60篇,在中国知网上对2006 年到2013年期间的数据进行检索,检索“农村留守老人”共 有43篇。
(2)实地调查方法。通过到龙岩市苏坂乡红邦村 实地调查的方式,掌握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第一手 资料。
1.5 农村留守老人的概念界定 当前,我国还 没有出台针对留守老人的相关政策规定,还未对农村留守老 人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对留守老人的定义并 不统一,根据研究需要,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国内学者张艳 斌、李文静(2007)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一文 中将农村留守老人定义为家庭成员因为进城学习、工作甚至 定居离开原生活地而把父母留在农村,外出者与留守者生活在两地这样催生出的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 把这些由于农村人口迁移流动而造成那些留守农村的老人 归纳为农村留守老人群体。肖结红(2012)在《农村留守老 人精神生活状况及应对策略》一文中指出,因部分或全部子 女离开家乡去城市从商或其他生产、经营性的活动,与父母 分离两年以上并且父母处于相对独居状态,这样的老人称之 为农村留守老人。本文将农村留守老人定义为因子女因工作、 学习需要而长期在外工作、学习和生活而留守在户籍地(红 邦村)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
第2章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红邦村 为例 2.1红邦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 红邦村原名上 家邦,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北部,全村共有耕地 面积500亩(其中水田420亩),林地面积2000亩,森林覆盖 率约百分之78%。村庄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背 靠着连绵不绝的山脉,龙岩人称“母亲河”的龙津河从面前 缓缓流过,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全村共有人口约680人, 其中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有102人。
在日常生活中, 从经济方面来看,村里的留守老人经济来源单一,超过一半 以上的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从事农业劳动所得及子女提 供的赡养费。极少数老人由于是职工退休而享受政府养老补 贴。我们都知道,近年来从事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并不高, 物价的快速上涨,老人们一年忙碌下来的收入非常有限,据 有关数据显示,人均收入大多不超过1000元。在疾病照顾方面,红邦村医疗设施落后,老人在生病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 的医疗照顾,距离最近的县医院也有30分钟路程。老人们缺 少精神文化活动,调查中,75%的老人表示没有子女在身边 的陪伴,晚年生活孤独寂寞,缺少精神慰藉。
2.2 红 邦村留守老人生活存在的问题 2.2.1 经济来源单一,经济 困难 在这次以红邦村为例的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 老人的经济状况十分令人堪忧。据统计,红邦村老人的年平 均收入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这微薄的收入刚好满足日 常开支需要,老人们要独自负担医药费是很困难的。红邦村 大约90%的青壮年在城市打工,其中50%的青壮年在城市大多 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体力劳动,收入一般。现如今房价高、物 价贵,他们能够自给自足已是不易,能给父母的非常有限。
一方面,子女外出务工对老人和整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 要的经济来源。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在红帮村的留守老人中, 绝大多数的留守老人因为子女外出务工,在经济上相比于之 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改善了经济和 福利情况。但是也有少数留守老人,由于子女经济能力有限、 赡养意愿降低导致他们的生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在一定程 度上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除了一些在龙岩有房有车,经 济相对富裕的子女外,那些仅靠打工赚钱的子女对父母的经 济支持非常有限。一方面,他们的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能够 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体力劳动,收入较低, 甚至只能基本满足其在城市的生活开销。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多的子女把家庭的重心放在孩 子的教养和抚育上,给予老人的经济支持逐渐减少,有的子 女因为工作忙碌,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孩子的日常花销由 老人支付,这样无疑加重了老人的经济负担。
另一 方面,想要更好的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情况需要国家在 社会保障方面给予支持,虽然我国近几年在社会保障方面有 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但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尚不健全,除 了“五保老人”以及少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人外,绝大 多数的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金主要来 源于自己长期的积蓄、平时劳作所得以及子女给予的生活补 贴。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还拥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都选择 依靠自身能力,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来养活自己。
此外,不 容忽视的一点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程度与留守老人的经济 状况能否得到很好的改善紧密相关。尽管有些子女生活富裕, 但由于赡养老人的责任感的缺失或是其他的家庭因素,他们 并未对老人提供经济支持,这样使得老人们的经济状况非但 没有改善,甚至可能陷入生活无着落的境地。
结语 每个家庭都有老人,尊老爱老是我们的传统美 德。“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我们都希望自 己身边的老人有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保障他们晚年的幸福 生活是我们做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家和政府所必须 担当的责任。农村留守老人是社会转型下引发的社会问题, 我们应当正确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并解决好它。本文通过选取龙岩市苏坂乡红邦村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前农村留守 老人的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 提出提高留守老人生活水平的相关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 下:
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经济来源单一,经济困难;
生活缺少照料,医疗困难;
精神 生活单调,孤单寂寞。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 流;
传统养老模式及家庭结构的转变;
政府和社会参与不足,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落后;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构不完善。
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水平的对策建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引导农村劳动力回流;
加强养老意识宣传,构建和谐的家庭 氛围;
;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建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受笔者识见及自身研究能力和既有研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 制约,本研究难免存在诸多缺陷,如案例太少,有以偏概全 之嫌,相关数据还不够翔实等。总而言之,本研究工作尚不 充分,仅仅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主题所做的 一项尝试性的研究,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命题和结论,仍有待 于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