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暖心”之心 小学生依恋父母,需要父母亲情,本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但却 要远距离、长时间离开父母,刚开始时,他们往往住不习惯,闹着要回家,更不 要说什么寄宿学习了。这就需要老师象他们的父母一样,掏出一片真心、付出一 片真情同他们沟通,换取他们的信任,用自己的热情温暖他们的心,从而才能留 住他们的心和身。案例:一个父母外出打工的女生在其奶奶陪同下来到了学校, 但该女生怕生人,所以死拽着奶奶的衣角不放,就是上课也要求其奶奶一同进教 室或在外面等,奶奶要回家,她便哭闹着要跟着回去。没办法,班主任只得拉住 她,连哄带骗,跟她做游戏,叫较大的同学跟她玩,转移其注意力,带她熟悉校 园环境,教她做一些内务,晚上还等到她睡着以后才离开。经过几天的努力,这 个女生才慢慢亲近老师和同学,逐渐适应了在校生活的习惯。正是老师的努力和 付出,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找到了家的感 觉,从而不再强烈想家,进而安心在校学习、生活。
二、“暖身”之心 小学生在校寄宿,吃、住、穿、洗全靠自己,但他们年纪尚小,生活 自理能力差。而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好多农村寄宿制学校还不能配备专职的生活 指导老师,面对着一帮刚刚离开父母,生活自理能力还很差的学生,教师只能事 必躬亲。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远离父母,平时隔代亲人或亲属由于时间、空间 及身体问题,极少过问他们的生活、学习,对他们的冷暖关心不够。有的家长由 于教育观念不正确,仅把教育定位于学课本知识,只盯住考试卷面成绩,忽略了对他们为人处世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寄宿制学校的教师除了教好课本知 识外,还要担负起学生的生活指导责任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人处世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饱暖、卫生方面,教师必须时刻密切关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发育,使家 长放心。学生衣服脏了、破了、该洗澡了、如何蒸饭、天冷了,学生是否已经添 衣穿鞋、晚上是否蹬被子,等等,都要老师时刻关注。更重要的是:要特别关注 贫困寄宿生的冷暖。案例:有三姐弟在我校寄宿,姐姐11岁,两个弟弟分别是8 岁、6岁,他们每周要往返于十多公里的学校和家之间。本来处于活跃的年龄, 但却发现他们很少与别的同学玩,还时有旷缺课现象,天冷了,他们衣着还很单 薄,平时吃的饭菜也很单调,甚至只有饭没有菜。经了解,他们父亲已故,母亲 下落不明,他们仅与八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境贫困,连油盐都难保障。时 近年关,3位老师带着一些年货和日用品去看望他们。现实比我们想象的差得多:
他们远离公路十几公里的家其实象个亭子,进家时,三个小孩正在推石磨磨米粉, 情境令人心酸不已,他们过早地担负起本不该属于他们责任的事啊?回到学校后, 老师们从吃、穿、生活和学习上多方给他们援助,使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从 此,三个小孩学习更认真,生活上更听话、更懂事了。
三、“暖口”之心 1.用自己的口,暖学生的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见语言的重要性。在寄 宿制学校里,老师就是学生的父母,平时应多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多主动与 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兴趣和爱好以及 亲情需要,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一些童趣十足,无伤大雅的举动,给予宽容, 通过自己的口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关心你的,爱护你的,使学生有“忠言”不逆耳, “良药”不苦口之感。另外,多与家长联系交流,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其思 想动态,关注学生在各方面的进步,多用鼓励语言、多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和 巩固进步,更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用自己的心,暖学生的口 解决学生的需要是老师的天职,要使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记 得有一天晚上,我班一个最顽皮的学生病了,他闹着要回家。考虑到他父母外出 打工,远水救不了近火,家里只有年老的爷爷在家,所以我没有同意他回家,而 是马上把他送到医院,为其垫支药费,讲别人的坚强故事给他鼓励,第二天为他 烧开水督促他按时吃药,给他做可口饭菜。病愈后,这个同学与我的距离拉近了,他不再与老师作对,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争取,这个学生 有心事时敢于和老师讲,敢于跟我汇报班上的好事,揭发班上的坏事,成了老师 的好帮手。
寄宿制学校事情千头万绪,无论大事小事都关系着学生的终生,老师 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吃、住、穿、安全等方面着手,做到课堂上是好老师,生活 上是学生的好朋友,管理上是行家里手,善于实施情感教育,以情感人,以情育 人,才能使寄宿制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展开,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