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感谢信 >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乡村小学教育发展问题及变革路径】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乡村小学教育发展问题及变革路径】

来源:感谢信 时间:2019-11-05 07:58:04 点击:

乡村小学教育发展问题及变革路径

乡村小学教育发展问题及变革路径 一、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问题 (一)乡村文化日渐萎缩 乡村学校因为根植乡村文化而立名,乡村文化滋养乡村 学校,乡土气息涵养乡村学校。正是因为有了乡村人民的勤 劳、质朴,才有了朴素、纯美的乡村小学教育。乡村文化的 衰落、萎缩,会让乡村学校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当下 的乡村面临人口锐减问题,接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双重 冲击,特有的乡村文化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越来越多的进 城潮与务工潮,让老年人成为乡村社会的孤独守望者,但他 们却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与代言人,在他们身上镌刻着深深 的乡村文化痕迹。然而随着他们的“离去”,乡村文化也就 带入泥土,因为当下乡村已经几乎看不到与老人们朝夕相处 的年轻人。乡村文化的传承主要靠感染和熏陶,缺少这样的 路径,就会让文化出现断层。乡村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 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也让乡村教育 走上发展的窘迫之境。

(二)乡村小学教师疏远乡村文化 过去定义的乡村教师:教书在乡村,生活在乡下,根植 在乡土,他们是乡村中的一员,熟悉乡村生活,热爱乡土气 息,了解乡村孩子,与乡村文化密切融为一体。然而,当代 乡村小学教师却与乡土情怀日渐疏远,尽管教还在乡村,但 却生活在城市、扎根在城市。大多在工资待遇大幅度提升之后,离开乡村生活,到就近城市买房居住。白天开车到乡村 学校上班,下班开车回城市生活,周末定居在城市,因而渐 渐习惯用城市人眼光衡量乡村,随着时间推移不再熟悉乡村, 不再热爱乡土,不再了解乡村文化背景,乡村成为其工作的 处所,他们无法融入乡村生活。乡村小学教师“身在乡村, 心在城市”现状较为突出,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没有了乡村文 化的烙印,自然也就无法担任传承乡村文化的重任,因而从 一定的意义上讲,他们是生活在城市的新型乡村小学教师。

另外,乡村小学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仍然按照城 市化的培养方式。外出培训听的是城市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 看的是城市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的是城市学校前沿的教 学理念,完全被城市化理念洗礼,虽然由此乡村小学教师在 理念和视野上有了拓展,但他们的发展更应基于乡村文化, 即基于乡村小学教育的实际,重构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因 此,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政机构应深挖乡村文化内涵,开 展适合乡村小学教师的校本教研,走适合乡村小学教师发展 的培训之路。

(三)乡村小学学生脱离乡土气息 二、乡村小学教育的变革路径 (一)植根乡土优势,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学生在乡土气息中体验生命的轮回、感受四季的变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陶冶思想情操要沐浴自然风华,接受乡 土人文的熏陶。乡村这方土地成为了学生情感的宝库。农村学校置身乡土,师生都来自乡土,丢掉乡土之基,斩断与乡 土的精神脐带,必会成为精神上无根的人。根深才能叶茂。

乡村教育要植根乡土,办学理念彰显乡土优势,从丰富的乡 土资源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

(二)挖掘乡土资源,开发体验课程 我们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开设系列“乡土体验教育课 程”: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生态校园的气息,在学校里养殖几 十只兔子、数只大鹅和小鸡――开设“校园养殖体验课程”;

为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感悟体验万物的美好,走进原野, 走近花花草草、虫虫鸟鸟,感受春天的气息,每年一度“找 春天”活动之时,全校师生徒步 20 公里,沿河顺道,欣赏 大自然的美丽,陶醉于春天的盛景,在净化灵魂的同时培育 美感――开设“乡村春天体验课程”;
每年夏令营让孩子们 走近城市公园,体验生活变化的美好,感悟家乡美,教育他 们热爱家乡,领略黄河三角洲的壮美――开设“乡土夏令营 体验课程”;
每年 10 月隆重上演“与秋天的约定”大型户 外郊游野炊,我们自备炊具、徒步行军,以中队为活动单元, 进行野炊活动――开设“与秋天的约定体验课程”。在上述 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充分挖掘乡土资源,通过系列体验课程 达成育人的目标。

(三)弘扬乡村文化,促进内涵发展 在长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丰富的乡村文化。

当下村级校点撤并;
统编教材内容与乡村生活很少相关,导致孩子们远离乡村文化。当下提倡传统文化教育,乡村小学 教育可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主动探索乡村文化传承的路径, 让学生享受乡村文化的滋养,由此达成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学 校周边村庄有着浓厚的书法文化底蕴,村子里上点年纪的人 几乎都可以挥毫泼墨。广饶又是全国著名的齐笔文化之乡, 因此书法文化极具特色,为了让书法文化在学校落地,我们 鼎力支持开设书法培训课程,置入学校课程表;
地方戏吕剧 及部分非遗文化也作为课程,进入社团课程,由此形成民俗 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乡村小学教育充分利用当地 资源优势,让课程传承乡村文化,让悠久乡村文化得以发扬 光大。乡村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校本教材,自然和人文资源极 其丰富,乡村文化中存在的热爱家乡、吃苦耐劳、心灵手巧、 淳朴真挚等优秀品质,都是乡村小学教育可以不断开发的教 育资源:编写学科拓展教材,比如乡土语文读本、乡村历史 读本等;
结合农业生产开发课程,比如蔬菜种植、家禽防疫、 农村防火与自救等。在亲身体验中,学生会深刻了解家乡风 土人情、山水草木,这样真正确立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怀。

长大后无论走到哪里,家乡都是灵魂的住家。总之,传统文 化教育不是喊在嘴上的事情,应该通过课程融入学生的学习 与成长过程;
乡村小学教育要促使学生扎根乡土,由此奠定 乡村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 撤点并校政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