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感谢信 >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发展 通识教育专业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发展 通识教育专业

来源:感谢信 时间:2019-11-03 07:58:46 点击: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发展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发展 摘要:针对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张皮的 现象,分析了目前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选课较为盲目、 对接职业发展能力不高、学习效度较低等问题,结合西安航 空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的探索实践,并提出了开展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职业发展 推动通识教育发展,是国家教育的重大部署安排之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 明确提出“实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 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促进文理 交融。”2014年6月,国家教育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 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 知(教发〔2014〕6号),明确提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并 要求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建设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

推进信息化技术与通识教育融合,发展网络通识课程成为职 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趋势之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作为人才 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培养多领域、多维判断力、职业 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安航空技术学院重视通识教育发 展,按照对接产业需求,按照教育链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 要求,结合专业主要就业岗位,以通识教育为抓手,将培养 学生洞察、选择、剖析、整合能力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相融合模式,全力培养适应职业能力发展需求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

1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管理主要问题 1.1学生选课盲目性较强 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基于专 业知识发展递增规律,设置了较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通 识课程多数作为选修课程进行学习,上课方式均由学生自由 选择,网络通识课程学生选课环节一定程度存在课程选择无 序化、盲目性较强,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多数较为集中的选 修艺术修养如电影欣赏、思维训练等课程,对于促进职业能 力发展、专业互融互补的课程选择不够精确。管理部门对学 生选课的引导不到位,对课程的分类不够精细,对适合于每 个专业的课程划分范围未进行有效区分。部分学生对通识课 程认识不到位,仅作为应付选修课完成学分的“差事”,对 课程对终身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未能认识到位。

1.2对接职业发展能力欠佳 部分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对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 互补关系研究较少,对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学生职业能力终 身发展需求的素质、知识基础能力需求分析不到位,对于专 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及岗位所需的知识、素养、能力分 析不够全面,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分析不够精确,对每个专 业、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分析不精准,通识课程和专业 课程的设置和对接分离比较严重。部分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 设置上,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造成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毫无关联或关联甚微,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影 响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1.3学习效度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网络通识课程学习有效性有待提高。一是多数 学生通过手机等APP终端学习网络通识课程,受到宿舍等外 界环境干扰较大,学习专注度不够,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 打折。二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挂而未学”等现 象,虽然网络通识课程设置了例如3分钟不互动视频停止播 放等方面的提示,但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 只挂不学等现象,存在课程视频学习应付现象,课程内容未 能入心入脑。三是课程对学生注意力吸引不足,部分课程教 师授课方式较为陈旧,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兴趣度不高,学 习动力不足。

2“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陕西 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学校高度重视通识教育,鼓励和 支持学生以长促长、以长促全,开展学生第二课堂、学生社 团、网络通识课等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学院在原基础课部 基础上成立通识教育学院,选用超星尔雅、智慧树等作为学 院网络通识课程,组建教务处、通识学院、二级学院、企业 人员组成的课程研究小组,在分析岗位能力需求基础上,主 动引导学生开展通识课程选修,探索“专业教育+通识教育” 的学习模式。2.1成立通识教育专门机构 2017年,学院整合通识教育优势资源,成立了陕西省首 家通识教育学院,统筹负责学院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实施 推进。学院将原教务处负责的网络通识课程归于通识教育学 院统一管理;
将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素质教育模块,交由 通识学院统一设计、组织推进;
同时负责全院的大学英语、 大学数学、大学语文等通识课程教学工作。通识教育学院更 加注重教学与管理的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积极促进学院各 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为学院的航空制造、航空维 修、电子信息、航空服务、航空材料等专业协调发展打下良 好的基础。通识教育学院成立以来,有效整合了学校的各种 资源与力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眼界思维,提升 学生修养情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 展。

2.2开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全面融合 针对目前网络通识课程学习过程中和专业结合紧密度 不高,素质、知识、能力3个目标结合度不高等问题,学院 以飞行器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两个特色专业为例, 由教务处、企业技术人员、专业骨干教师、通识学院相关教 师、项目组成员组成项目研究小组,结合飞机航线维护、飞 机定检、航空机电设备的维护、定检飞机及发动机生产装配、 调试及生产管理等核心工作岗位,分析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职业知识等,研究支撑专业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的通识课程体系,将通识课程分为传统文化类,如中国文 化与历史传承类、社会与文化类课程;
科技与工匠精神培育 类,如工匠精神培养、科学与科技等;
管理及社交类,如经 济与管理思维、社交礼仪类,心理与艺术类,如艺术鉴定与 审美体验、心理健康与情商教育等;
职业发展类,如自我与 人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创新与创业类等。结合专业岗位特 点,有针对性的给出该专业的通识课程选课目录,形成“一 专业一建议”,提高通识课程服务学生持续发展能力。

2.3强化通识教育制度设计 学院强化通识教育顶层设计。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将通识教育分为通识课程学习、素质教育2大模块,规定各 专业素质教育模块学分不低于16学分,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 课外活动、学生社团、素质拓展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能力。同时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选修不低于4个学分的网络 通识课程,学生结合专业职业发展能力需要,在学校相关部 门的引导下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进行学习。二是制定《西安 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识课程管理办法》,以制度的形式规定 了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规定、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及 考核办法、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管理规范等。

2.4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 针对学生网络通识课程学习“挂而不学”等现象,学校 开展多种形式的混合学习模式。一是安排课程相关教师进行 线上辅导,及时与学生互动,在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通过在线提问、这是过关小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探 索线上学习、线下考试的考核方式,针对学生考试实名制在 线认定困难,学院探索线上自主学习,线下集中考试的方式, 在规定时间内安排专人在计算机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在线开 放考试,全面检查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效性,有效提升了课程 学习质量。

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思考 打造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 融合。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行业企业需求, 结合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可续持发展能力,将专业教育和通 识教育融合发展,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方向之一。

3.1塑造专业-通识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 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 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职业教育在人 才培养过程中,要高举立德树人旗、走产教融合路,强化专 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按照 职业能力发展和岗位迁移能力要求,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确 定具备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通识教育要求,开发 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开发职业能力测评 模型;
同时做好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部衔接,做好通识 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精准对接,打造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3.2优化课程体系 学院结合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基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建立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 学模块,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将更多的人文素养、美学艺术 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通识素养引入专业课 程体系中;
进一步梳理专业课程关系,建立对接岗位能力需 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通识课程体系;
进一步重视必修类、成 长基础类课程,以在线学习的方式开展能够有效帮助学校解 决“大课难开”等切实问题。学院进一步满足学生多元化课 程内容的需求,满足学生在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社会 等多角度、多学科更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经典理论和前 沿成果的需求。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跨专业选课,充分发展 学生个性,为学生博学多识提供条件保障,夯实学生的人文 科学基础知识教育。

3.3开发本土化通识课程 学院根据校本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体现学院特色 的通识课程体系。学院在中华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中,开 发体现本地特色的课程,鼓励和支持开展本地现场教学,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在科学与世界通识课程体 系中,适当增加学校的专业及行业特色,开发体现行业特色 的相关知识普及教育,结合行业发展,系统介绍自然科学的 重要概念、客观事和相关理论,重点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和 培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宇宙,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

4结束语 开展“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融合的方式,是全面提升 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对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 更加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初次就业岗位及 岗位迁移能力发展要求。强化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整体设 计,重塑课程体系,打造服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专业教 育+通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高圆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实践中的障碍与 改革路径[J].教育探索,2016,5(299):62-66. [2]彭振宇.论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职 教论坛,2012(1):23-26. [3]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 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35):80-84. [4]李荣.职业标准与通识素养的价值平衡――媒介融 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 2016,5(436):92-98.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