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 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 和认可。在当今的课堂里,我们听到了学生的推理与质疑, 看到了学生的操作与探究,课堂里响起学生合作交流的声音, 流动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身影,课堂因此有了生气和成效。本 文即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的 教学设计为例,解读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化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 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的意 识,发展数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100以内的数;2. 课前要求学生数一数校园里的各种事物,并记录下来;3.课 前分好小组,每组准备一份糖、一份花生;4.多媒体课件。
课前2分钟播放《数字歌》。
师:小朋友们,10以内的数早已成为我们的好朋友。这 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很多新的数,(板贴课题:我们认识的数) 看,他们排列得多整齐呀!(出示百数图) 《数字歌》的播放犹如电影拉开序幕一样紧紧抓住学生 的注意力,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教师由歌曲中10以 内的数过渡到100以内的方形数阵图,迅速唤醒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如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等,为本课的 探究活动作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感悟应用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这些数,比如:(出示填 空) (1)我们班男生有( )个 ,女生有( )个。(2)动画片《小马宝莉》一共有( )集。
(3)肯德基全家桶卖( )元。
师:你能选择一个你身边用到的数说一句话吗?先想一 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教师巡视组内发言情况,然后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有了这些数的帮忙,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就了解得更清楚了。
教师对教材提供的“说一说”范例进行了改编,选取的 材料都来自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及感兴趣的事物,让 学生体会数就在身边。教师采用填空与提示的方式,一方面 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 己生活经验的平台,从客观事实出发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 理解。
师:小丽一家五口(包括爷爷、奶奶)正在商量去南通 军山游玩的事情呢。听,爸爸说:“自己开轿车的话,汽油 费需要约40元,如果全家人都坐公交车的话,每个大人车票 是10元,儿童5元。我们到底选哪种出行方式更节约呢?”这个问题可难倒了小丽,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到底怎么 选?和同桌一起交流交流。
指名汇报,让其说说理由。
师:谢谢小朋友们用数学知识帮忙解决了问题,他们就 决定自己开车去。
师:好了,现在准备出发吧!一路上如果你看到或者听 到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就马上举手提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反 应快!(出示动画) ①出发啦!红灯了,得耐心等待23秒,我们一边等一边 数—— ②绿灯了,继续行驶。(预设:看到了圆牌上写着“50 全路段”)这个数表示每小时不能超过50千米。
③好,那我们就放慢速度继续行驶。(刹车声响!播出 声音:现在是北京时间10点08分,本段路程用时55分钟。) ④小丽一下车就去看门票价格(预设成人30元,儿童15 元,65岁以上老人免票)。小朋友们,你能帮小丽算一算他们一家购买门票得花多少钱吗? 让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⑤买好门票,赶紧去登山!看(预设:看到数字95), 小丽已经爬到第95级台阶,来,我们一起为她加加油。
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一起数95、96、97、98、99、1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 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笔者在这个环节中创造性地使用 了教材,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性 加工和整合,将原本枯燥的解题过程转变为自主的、积极的、 实践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最大程度捕捉数学信息、获得对 数学事物亲身体验的同时,利用已有的加减法知识积极解决 了“选车、购买门票”等真实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认识到 数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一样的实际意义,如数量、时间、 速度等,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学习数 学的价值。
三、动手操作,体验估计师:小朋友们真有数学眼光,一路上找到了那么多的数 学信息,表现真棒。老师奖励大家每组一袋糖。但是吃之前 我们先来玩个小组抓糖猜数的游戏。(板贴:猜一猜)仔细 听小组分工:4号负责抓糖,抓满满的一把,其他小朋友一 块儿帮忙数。3号负责记录,2号负责整理好袋子,1号准备 汇报。
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巡视。
指名三组汇报,教师板书记录组别与所抓糖的粒数。
师:小朋友们,如果再抓一把花生的话,一把花生可能 有几粒?先想一想猜一猜。
教师指名交流。
师:你们到底猜得准不准呢?我们来抓一把花生数一数, 抓花生规则和刚才抓糖一样。
指名原三组汇报数数的结果,教师板书记录花生数。
师:看,刚才我们先抓了糖,每把是10粒左右,然后又 抓了花生,可以明显看出,一把花生的粒数比糖果多,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花生的个儿小,糖的个儿大,同样抓一把,花生 比糖的粒数多。
师:如果老师也来抓一把花生的话大约有几粒呢?为什 么? 师抓一把花生验证。
师:我们刚才的“猜一猜”也可以说是估计,这也是一 项数学本领,估计不能盲目地估,要先观察比较物体的大小、 多少,然后再有依据地估计。
这个环节,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每 个小组分工明确,有抓物的,有记录的,有发言的,还有负 责整理的,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并有 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探究过程中,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地估计,先采集了抓糖的数据,并以此为 参照数据,让学生猜一猜抓的花生粒数,然后通过数一数来 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汇报交流积累经验,渗透观察比较的 数学思想。四、实践探究、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教室里也藏着100以内的数。仔细 看一看,你们想知道这个教室里哪些事物的数量呢? 教师指名回答。(板贴:数一数) 课前,教师还请小朋友们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找找感兴 趣的事物数一数,一起看。(播放视频) 师:小朋友们,看来,我们仅仅认识100以内的数还不 够呢!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更大的数,下面我们一起 来欣赏。(播放课件) wWw.DYlw.net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