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感谢信 > 曲生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中医学术思想

曲生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中医学术思想

来源:感谢信 时间:2019-10-28 08:00:39 点击:

曲生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

曲生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 曲老在临床上,多取仲景、东垣、叶桂诸家之长,调理脾胃重在升降 相宜而顾其润燥。升脾阳,降胃气,勿劫胃阴,勿伤脾阳,临证中常以羌活、防 风、升麻、葛根、柴胡合健脾益气之品以升脾阳;
而用杏仁、杷叶、苏子、竹茹、 赭石合清养胃阴之品以降胃气;
藿香有芳香化湿,悦脾和胃,升清降浊之功;
半 夏既化湿又降胃,经常选用,并可少酌大黄,使腑气一通,胃气自降,若脾阳不 足,又兼胃阴亏虚,则既不可过于温燥,复劫胃阳,亦不可过于凉润,重伤脾阳。

临床灵活变通,方可用之有效。如“萎缩性胃炎”一病,曲老临床辨证中多认为属 气阴两虚,其成因乃多为胃阴不足,津不化气,而致阴阳俱伤,形成虚实夹杂, 津不化气之证,其治疗方法既取东垣升阳益气而助脾运,又取叶氏滋阴养胃而降 胃气,使脾升胃降,气化得行,燥湿相济,阴生阳长,中州自和矣。

曲老在“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思想指导下,崇尚补土,临证时 非常重视脾胃运化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中的重要作用。其临床辨证执 法有度。擅于从患者纷繁错杂的主诉及体征中,迅速准确地把握病机进行诊断治 疗,强调医药并重,对于慢性疾患,久病正衰,应从扶正固本入手。既使邪盛正 实之体,也主张“衰其大半而止”,不可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基于脾、肾各自重要的生理作用及脾肾相互为用、相互维系的密切关 系,治疗中,曲师亦注意培护先天,调理后天,尤其在慢性病的调治中,尤显突 出。或理脾为要,或补‘肾为先,或脾胃双顾。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功 能紊乱、结肠过敏症等,多以温肾健脾,固肠止泻法而达愈;
治疗糖尿病,每以 补。肾滋阴或健脾化湿法而收功;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 能衰竭则习用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泄浊法以消疴;
治疗腰肌劳损、腰椎病等腰痛 诸疾,常以补肾培元,化瘀通络,散滞止痛而见效。再如健脾和胃,行气散滞法 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疾;
健脾益气,甘温除热法治疗功能性发热;
补脾 胃,清虚火,敛疮生肌法愈口疮;
健脾化湿祛痰法止眩晕,均是曲师治归脾肾学 术思想的最佳例证。

慢性泄泻见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症等。曲师认为, 慢性泄泻多与脾、肾相关。一方面,饮食失慎,损伤脾胃,脾胃受制,运化失常, 精微不达,反聚成湿,下走肠问,遂生泄泻。治疗上,曲师常施温肾健脾,固肠 止泻之法,以传统方剂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四神丸主肾虚久泻,参苓白术 散主脾虚湿盛之濡泻,两方相合,脾肾双调,切中病机,每获良效。曲师认为,消渴病发与肾甚为密切,起病缘于肾阴素亏,虚火内生, 燔肺灼胃,终成肺燥胃热肾虚之候,三消之症乃生。根据脾喜燥而恶湿的特点, 当以燥脾之药治之,如苍术、白术、薏米、白蔻、佩兰、茯苓、砂仁等,意在燥 湿相济,升降相司,脾胃得以常运,气机通达顺调,精津得以输布,症除病愈。

对于慢性肾炎,曲师认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虽涉及肺、脾、肾、 三焦之不同,然脾肾虚弱是其病机关键所在,标实则主要为水湿、湿热、痰浊、 淤血之属,多因虚致实。而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都与脾肾虚弱这一基本病机有着 密切的关系。曲师强调:“慢性肾炎病势缠绵,难以速愈。辨证时应善于分清虚 实之轻重,寒热之甚微。治疗上强调标本兼顾,切忌一味扶正或只顾攻邪,以避 免虚虚实实之戒,应在益肾健脾,扶助正气的基础上,辅以活血、利水、泄浊而 取得良好的疗效。” 曲师认为,胃疾不外胃胀、胃痞、胃痛三大主症,总观表现为胃脘部 痞塞满闷、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轻者为胀,稍甚为痞,甚者为痛。

其见于现代医学的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病。其病 位在胃,与肝脾关系至为密切。生理上,胃主通降,以降为顺;
肝主疏泄,调达 气机: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健,气机顺,肝气舒, 反之亦然。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疏泄不利,三者互为因果,均可 影响气机的通畅,致脾胃失济、肝脾失调或肝胃不和、气机失常而生本病。治疗 当以理脾和胃、行气散滞为大法。

曲师认为,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外感发热者,多缘感受六 淫或疫毒之邪,常可见外感之兼证,治疗上祛邪解毒为先;
而内伤发热,每因脏 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所致,多兼本虚之征,用药上培补虚损为要。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19期 作者:李佳明 郭文凯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