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为我国的医学高等教 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教学模 式及教学方法 上沿袭传统的同时,更应去 发掘、借鉴新的更能够适应当前医学教育 需要且符 合国情的新对策。
1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现状 1.1 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为达成既定的教学目 标,教学者需根据教育理论及思 想的指 导,经过不断的整合与修正,最终形成一 套较稳定、系统、清晰的教学 方法实施策 略体系1。在传统医学目标的要求下产 生的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是以“授课为 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 ”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国 高等医科院 校最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以班 级为单位,以教师和教材为 中心,以课堂 的讲授和少量的实验课为主进行开展。
学生大多是为了考试和取 得文凭而学习, 符合我国早前的“应试教育”理念。而在 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 此种教育模式的弊 端也日益暴露,其所培养出的医学生虽然 在基础知识及技能 训练方面有较好的掌 握,但其薄弱的临床操作应变能力,创新 思维以及获取知 识自主性的缺乏,在一定 程度上令他们在当前日新月异的医疗环 境面前显得束 手无策。
1.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学 方法的运 用以及教学实践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 习”模式下,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被国内的大多数 教师所采用,讲授书本知 识占据了课堂教 学的大部分时间,而教学过程也存在着单 一反复的现象,基本 呈“预习-听课-复习” 三点一线式,很难有讨论式及自主式的教 学设计在其中。久 而久之,使得学生在一 味的被动学习中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以 及创新能力,知 识面过窄,思维受到 局限。
1.3课程设置 “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课程体系, 通过第一阶段对医学基础课的 学习,第二 阶段临床专业课的强化和第三阶段临床 实习的技能训练来按步骤来 培养医学人 才,是我国一直以来所沿用的课程体 系2]。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具 有一定的 系统性和完整性,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在 财政方面的控制。然而,其 弊端在于这种 传统的课程设置对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不够重视,专业相差不大, 缺乏多样性,基 本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某些课程还存 在严重重复的现象, 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 课时浪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体看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虽然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一路取得 发展与成 就,但还依旧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严峻 问题。为此,根据新世纪的科 技发展及卫 生服务模式,我国于2001年《中国医学教 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 确指出了要深化 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围绕培养 模式、课程体系、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等几个方面3。于是,近年来我国 也有不少医学教 育界的专家学者协同部 分医科院校着手探寻国外的一些先进的 医学教育模式, 特别是在该方面上取得显 著成就的美国,向其相对成熟优良的医学 生培养理念 进行学习借鉴,同时也对国内 现有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革。
2 我国在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尝试2.1由LBL向PBL教学模式的探索及转 型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也被称 为基于问题的学习。该教学模 式相较于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有较大差异,其特色 是在授课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问 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 论的自我导向 式学习。在北美,该教学模式于上世纪80 年代后获得了较快发展, 而到1991年,全 美已有70%的医学院不同程度地采用 PBL教学模式4。相较于 海外,我国的 PBL教学模式实施较晚,上海第二医科大 学和西安医科大学于 1986年首次对该模 式进行尝试。而自1990年以后,便有越来 越多的高等院校对 其引进及采用。其中 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 大学、中国医科 大学、暨南大学等。这些 院校在各类课程中探索并尝试开展PBL 教学[5]。归纳 起来,其实施形式主要有两 大主要模式:一种为纵向,另一种为横向。
纵向的 PBL教学也可称为“学科内的PBL 教学”该模式小范围的应用于某一具体 的学科 之中,通过学生小组自主式的讨论 来获取医学知识,不涉及与其他学科及课 程 的交叉渗透。而横向的PBL教学也叫 做“跨学科并行式的PBL模式”它将各学 科 知识相互整合归纳,由专门的教学团队 对课程设置围绕器官、系统等方面进行 设 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新式的课程模式与 传统并行,实现不同模式间的优势 互 补[6]。
2.2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 生为中心”的教学过渡 在国家政策的反复倡导以及各医学 院校在教学实践的实际需要影响 下,高等 医学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强化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 学习阶段,更加灵活和恰当的将不同的教 学方法应用于与之相匹配 的各类课程之 中。将传统的灌输式或充电式教学方法 转变成更为积极的互动形 式教学。在教 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形式的教学 方法所带来的效果存在着 明显差异。因 此,近年来,我国的各大医科院校争先尝 试将新式教学法应用于 各类医学课程中, 如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计算机模拟教学 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等。然 而,医学教学方法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 关键在于能够根 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 学目标选择最恰当,并且最能保证医学教 学效益的一种 或几种7。
3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师培养难以到位且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现行的传统LBL教学模式在中 国根深蒂固,虽然近年来关于新 模式的研 讨会议频开,且国内各大院校也广派师资 去国外及台湾地区进行学习 交流。但多 数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PBL精髓;而 学生方面接受LBL由来已久, 亦难以在一 时间良好适应。因此师生双方对于新种 教学方式缺乏必要的心理及 技能上的准 备。另外,在客观上,PBL模式自身的属 性要求在我国的实际教学 情况中受到制 约。7-8人的小班授课,对于指导教师人 数要求巨大,供需矛盾 突出,且PBL对教 师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对课堂氛围的驾驭 能力有较为苛刻的要 求,在未能将师资力 量充分建设完备之前,冒然改革会影响教 学质量,并打击 师生双方的积极性[8。
3.2缺乏相配套的规范教材 由于我国尚未正式将现代医学教学 模式及方法形成一定的标准体系, 因此缺 乏与之相配套的医学教材。现已尝试投 入改革的医科院校大多是通过自 主编写 教材来满足教学需要。而这就存在着一 定的不规范及不科学性。另外在 PBL教 学中,目前国内院校多数是沿用人民卫生 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其编排 体系仍针 对于LBL教学模式,使得PBL模式在开展 过程中障碍重重。
3.3相应的政策及评价模式有待同步 各医学院校的改革离不开政府 的政 策扶持以及经费资助,在经费吃紧的状态 下,实施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硬件设 施便难以同步配套,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教室,图书馆藏书量以 及必要实验设 备的短缺,都在影响着医学教育改革由传 统向现代过渡的步伐。
因尚未建立完善 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会致使很多院校在 尝试改革之后难以衡 量且对照比较改革 效果。
4 针对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问 题的相关对策 西方的现代教学思想固然存在着一 定的优越性与先进性,但其模式 始终是建 立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的医学教 学体系,在医学教育改革的路 上,我国仍 然要坚持走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 国医学教育实际情况的国 际化教学模式。
(1)明确新时代的教育目标,摒弃传 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综合、全面 的培养 学生,特别是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临床 操作能力方面。在教学中,尝 试让学生占 有一定的主动性,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 与需要及时调 整不同的授课模式,如:启发式、交互式或 自学式等。在教学中, 需多鼓励学生主动 提出问题,在小组的集思广益中获得答 案,并在实践中不断 验证答案。以此来加 深学生对所获取到的知识的印象,同时也 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能力。
(2)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应增强 教师的业务培训。不应仅停留 在学科内 专业知识的更新,更应加强教师对教学方 法及教育思路方面的学习, 对于国外一些 新的教学思想及模式应及时进行了解与 借鉴。并尽可能的在教学 中予以运用和 尝试,不断优化和总结适合本学科专业的 一套教学方法。
(3) 根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的 同时建立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
教学目 标是使学生在授课中学到理论知识的同 时能够在临床中更好的动手实 践,同时具 有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而不能是为 了在教学中使用某种新式的 教学手段及 教学方法而走形式。要在教学中将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合理 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避免长时间进行 单一的理论学习。所选 用的教材应具有 该学科的代表性以及时代性,增强与医学 相关的边缘学科的交 叉渗透程度,同时降 低陈旧版本书籍在教学中的使用率。而 在课程体系方面, 不同的课程之间也应当 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联系,发挥其整体作用。
(4) 建立科学评价标准,把关教学质 量。由于PBL及“以器官为中心” 等教学 模式、理念均是借鉴于国外的成功案例。
因此在我国的医学教学开展中 一时间难 以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我们更应 当加快步伐,尽早健全教学成 果考评制 度,对组织内各环节进行全面综合监控。
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根据每一次考 核情况的理想程度在之后的教学中做出 适当调整,从而最终建立 最佳的教学思 路。
总而言之,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改革 必须要立足当前,结合实际,循 序渐进的 实施落实,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 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且符 合本国实际的 教学模式及理念。
这需要相关医学教育 研究者深入教师及学生 之中,更多去倾听 教学参与者的声音,以合理科学的调研形 式去了解在实地教 学过程中,什么样的教 学方法更易被师生所接受,能够收获优良 的教学效益;
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以怎样 的比重应用于不同科目的实际教学中,才 能达到最 理想的教学目标等。路漫漫其 修远兮,为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长足 的蓬勃 发展,作为医学教育的研究者仍需要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及尝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