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自我发展的关键品质 和核心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 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 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 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 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所在。
一、重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作为一名小学 语文教师,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热 爱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 地获取知识,更谈不上理解和运用知识,形成能力了。怎样 才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呢? 一是问题激发。如在教学《祝你生日快乐》一文时,学 生动情地朗读着:“每当我听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 就会想起妈妈那温柔的歌声,想起约翰眼里闪耀的光彩,想 起生日蛋糕的味道,那是最美味可口的蛋糕。”声音刚落, 笔者就问道:“为什么‘我’认为妈妈送给约翰的生日蛋糕 是最美味可口的?”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约翰的关爱。然后 又问:“此时被爱包围的约翰是多么幸福啊!这是一次令他 终身难忘的生日。当你听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你会想起什么呢?谁来说说你最难忘的一次生日经历?”这一问 题将学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了,大家争先恐后地谈起了自己充 满浓浓温情的生日故事。
二是情境激发。在《最后的玉米》一课,笔者紧紧抓住 最后的玉米情感的变化来教学,当学习到“心灰意冷”这一 部分时,笔者利用课件动画的效果呈现出“别的玉米都被一 一摘走,只有那个很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的情景,然后配 着有点悲伤的音乐描述道:“一阵秋风吹过田野,长得很棒 的那个玉米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无奈地晃着脑袋。他那深褐 色的漂亮胡须,现在已经干透了;
原先长得水灵灵、黄灿灿 的果实,如今也变得像石头那样硬了。如果你就是那个最后 的玉米,你现在心里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感受?”通过创设 情境,学生很快变换角色,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并用丰富的 语言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是活动激发。语文活动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语文 活动的形式有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听写比赛、成语接龙、 课本剧表演,等等。例如学习了《伟大的出征》和《北京欢 迎你》两课,就可以举行一次航天知识、奥运知识的抢答赛;
学习了《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一课,就可以举行一次班级 汉字听写比赛或书法比赛……在丰富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充 分展示课内外所学到的知识。
二、重以读为本,促学生模仿用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 见。读是帮助理解的最好方法,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各种各 样形式的朗读中,学习正确规范的语言,理解文字内容,增 强语感,体悟感情。
一是感受语言的规范。以语文教材为例,编者所选的课 文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能够给学生起到语言示范的作用。学 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够记住这些规范的语言,并潜移默 化地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
三、重日积月累,让学生灵活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分类摘抄。指导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这样有利 于学生采撷同类内容,丰富语言储备,方便提取运用。例如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乐少年”,笔者要 求学生摘抄课内外和“少年”有关的好词佳句。例如,“少 年不识愁滋味”“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 寸光阴不可轻”等。学生通过搜集积累的语句加深了对单元 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
二是注重内化。光抄不记没有用,小学生正处于记忆最 佳的阶段,应让学生多读多背,督促学生将课内外的好词佳 句熟记于心,从而转换成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起来才能得心 应手。四、重口语交际,教学生善于用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智慧、知识、 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所必需 的终生受用的语言能力。然而口语交际往往因不考试而被忽 视,实际上培养这种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口语 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学生扮演 并体验各种角色,学习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在双向或多向 的互动中,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使用规范的交际语言,学 会有条理地表达,学会用适当的语气语调,学会配以得体的 神态姿势,学会有利于合作的交流。
在聚焦核心素养的今天,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尤为重要。
只有“用语文”才能凸显出“学语文”的价值。“培养语用 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符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