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感谢信 > 【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学生角色的转变

【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学生角色的转变

来源:感谢信 时间:2019-10-17 07:54:00 点击:

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的角色定位

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的角色定位 【摘要】在新形势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数 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 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 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 与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 越向多元化发展。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洪流中,我走进了新课程, 了解了新课程。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理念。只有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涵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 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 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理念,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新课程所蕴涵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才 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从理念到实践 还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如果“课程标准是新的,教 材是新的,而课堂教学却是换汤不换药”,那么,我们的新 课程改革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审视自己, 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课堂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 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教师要有更大 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 有时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作为文化传承 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却不再直接向学生传递经验, 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 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教 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而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标准也发生 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重教师“教”的过程, 现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关注教师的行为,现 在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 在是注重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个性的特点。这样,面对新课 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 程专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参与者。

为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从当 代教育发展趋势出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的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人 才。

一、由知识的“搬运工”向课堂的“组织者”转变 二、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教学人员,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仍然是知识的输 出者和重要的源泉。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教育信息 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信息存储、传递 和呈现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使教学活动极大地突破了时空限 制,教育日趋向更多的学习者开放。由于网络学习具有便利 性、直观性和个性化等优点,学习者不但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学习过程或方式,因而逐渐 摆脱了传统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因此,自主学习将成为 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 唯一源泉,教师角色必须适应开放性教育的要求,适时进行 转换。教师实际上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 引导者。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其主要作用在 于:一方面,为学生整合和优化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 供各种便利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眼花缭乱的信息目 前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教师应扮演“学生的导航者”的角色, 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转变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信息社会里,教育的一个最主要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 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每个人 的基本生活态度,进而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品质和整个国家 走向强盛的根本推动力量。因此,教师必须变书本知识的复 制者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要顺利完成这个角色转 换,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为学生树立榜样,并且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 教育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四、转变成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育 的内涵与外延被大大地拓展了。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既不是全部教育,也不是唯一教育。终身教育把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作为每一个人一生的知识支柱。人的一生都要学习。

因此,对于作为人的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 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固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让 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在自己的知识生涯中持续不断地 学习,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为适应终身 学习的需要,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意 识,做到是知识的给予者,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方法对学生终 身学习的重要性,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特别注意使学生成为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学习 方法的人。

五、转变成因材施教者 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以后,个性化教育 取代整齐划一的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信息 社会是一个以人的个性化为基础的社会,它需要的人才是多 个方面、多种类型和多种规格的。相应地,教育应该成为个 性化的教育,以培养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具有个人特点、类型和风格的人才。从可能性方面来看,个性化教 育有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作支撑,具有充分的实施保障。不 仅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按照个性特点、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个 别辅导,这使得教师的因材施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适应个性化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原来强 调统一性的教育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教师必须 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 进度等来安排教学,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类 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

六、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 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这不仅是信息社会对教师提 出的要求,而且也是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的成长呈现 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了教师各 个阶段成长水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师的专业学习 应该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和生命过程。

为了促进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学习必须符 合成人学习的需要和特点。诺尔斯研究认为,以下几个原则 奠定了成人学习的基础:(1)需要和兴趣是成人学习活动 的最好出发点。(2)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主,所以合 理的成人学习应该以生活场景为基本单位。(3)经验是成 人学习的重要资源,成人教育的核心方法是经验分析。(4) 成人具有强烈的自我学习的需要,所以成人教育者的作用应该是让教师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5)成人之间的个别 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所以教师作为成人,其学习风 格、时间、地点和进度应该因人而异。

七、教师是反思者和研究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已经极大地 推动了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批判了 传统的工匠型教师,要求把教师培养成为反思型教师。时至 今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职能的变化,人们开始更为清 醒的认识到,没有反思的教学和缺少研究的教育已经不能满 足未来的需要了,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反思型教师和研究型 教师。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 同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 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各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 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因此,课堂上, 我们教师在彻底转变角色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学生的主体 地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课堂上,教师总是用心关 注每个学生的反映,注重学生的“全人”发展。2、借助笔 谈从学生眼中审视自己,让自己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 生的朋友。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去教育 学生。3、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可 以在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愉快学习。4、为学生提供交流发展的空间,并 允许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异口异声。5、在课堂中设计 一些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进一步为学生拓 宽自主学习的空间,以提高教学效益。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在课堂上我们突出培养学生 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 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 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每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 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养成健康的审 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责任。过去的数学教学在学生 眼里,就是老师的事,课堂是教师的,学生只负责接受,充 当知识的存储器。现在,教师就要将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 让他们明白,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 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比如,当我们上课需要实物模型 时,我们就可以告诉学生,准备这些模型也是他们自己的事, 老师会与他们合作一起准备,那样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 中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学生毕 竟是个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要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所需要的“资源”。比如, 为学生提供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介 绍电视中与数学相关的栏目,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交 流;
向学生提供数学课外书籍等等。

4、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课堂上 每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各不相同。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切实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后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那样就可以让 每个学生都学到有意义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课 堂上,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 的闪光点,及时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成绩,让我的每一个学生 都体验到成功。

5、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 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情 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数学来 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 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 动的机会,当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辩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 惧时,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帮 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7、教师参与学习。课堂上,我们真正抛开“师道尊严” 走下神坛,和学生一道学习,教师和学生一样,再也不是绝 对权威,学生也允许教师出错,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因为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时代,教师更不 是万能的了。因此,师生共同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是知识的输出者和 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是知识 的给予者也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是因材施教者,是终身学 习者和成人学习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 新课程改革的征途上,我们要勇做弄潮儿,不断的去探索, 去创新。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