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终身教育觀念的树立 一些未来教育研究专家指出,信息社会的教育应该是一 种持续性的个性化教育。这不仅仅是素质教育,而是一种因 材施教的突出个性色彩的终身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说法,终身教育指的是“旨在重新组织现存教育制度并发 展教育系统以外的整个教育潜力的一体化计划。在这个计划 中,人们通过它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经常的互相作用,自己成 为自己教育的代理人,教育和学习应当扩展到一生,包括所 有技能和知识,利用所有可能的方法,给一切人提供机会以 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格,”社会成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 是终身教育的目的。它必然要求构建起能满足社会成员终身 学习的教育体系。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在社会上构建一 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使人们终身能够得到良好的、适合 自己的学习。在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下,各级各类学校应成 为实施终身教育的主要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共享 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手段。计算机和互联网使学校与社 会相互开放,学校通过网络与社会发生最为密切的联系,废 除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学校以最快捷、最准确的方式 透视社会发展状况,了解经济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及时把新的知识和科技新成果吸收到教育内容中,而社会各方 面人员可以随时选修学校的有关课程,以此更新自己的知识 结构。学校的开放使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为 终身教育提供了基本保证,使终身教育由观念变为实践。
二、教育环境的变革 信息技术走进教育,给教育创造了无限广阔的发展机会, 同时又对教育环境中各个要素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列出的 是二十一世纪学习者教育环境的基本要素:
●信息完全获得 ●特定的计算机教学将保证学习者能理解复杂的概念 和掌握困难的技能 ●学习者将在行为和认知两方面都能获得完美的学习 条件 ●学习将成为自我主导的 ●教师将主要是咨询者和指导者,而不是信息提供者 ●教育系统将因此更精炼和更有效率,雇佣更少的员工 ●对技术有更大的依赖性 三、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社会,人类的知识体系也呈现如下趋 势:高速度发展,高度信息化,高智力附加,高度集成化,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课程的发展也受这 种趋势的影响,突出如下的特点:
(1)课程设计的系统化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经预言:20世纪下半期方 法论的发展前途在于“对有组织的复合体的管理”和“识别 并运用合理选择的战略”。贝尔在20世纪50年代作的这一预 言与事实相仿;
从整体考虑教育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并在每 一个局部上体现它,这就是用系统方法。在教育技术应用实 践中,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智能技术。
以下是一个系统方法应用于课程设计的典型例子:
●对实施对象的特征及课程领域的考虑 ●关于学习者现有知识和技能的估计 ●形成目标 ●选择适当的方法 ●完成课程 ●学习经验 ●衡量与评价 在这个系统中,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弄清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者有什么知识和技能是教育者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目 标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把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许多任务 后,就可以转化为系统中切实可行的目标。这里的教育目标 包括:(a)说明在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做什么;
(b)说明 行为能够达到的各种条件和要素;
(c)作出认为学生能够 做到的最低标准。有了目标,接着应该做的就是选择恰当的 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恰当的方法指针对某特定对象的最佳 方法。方法确定之后即为实施课程。最后是对学习经验的衡量和评价,这也是对整个系统成功与否的评价,是整个系统 的反馈回路。评价反映出的问题经过调整修订,再进入新的 系统的相应环节。
(2)交互式课程 传统的印刷技术根据语言与视知觉的规则来开发学习 资料。学习资料是以线性方式组织,以静态方式呈现,是一 种单向的接受性传播。而计算机系统强调应用的双向性设计, 即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还是授权范 围内信息控制者,也就是说使用者能与计算机相互作用。人 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一个显著特点。以计算机为载 体的教材不仅以线性方式,也可以非线性方式提供信息;
不 仅可以按照设计者和开发者计划的方式,也可以按照学习者 期望的方式使用资料;
学习资料不仅可以静态方式也可以动 态方式呈现。学习材料中包含了学习者高度的交互活动。交 互式课程具有参与、主动、创造、协作、兴趣等主要优点。
学习者主动构建学习,学得的知识更多、更有效。
(3)课程的平台化 平台是计算机的一个术语,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可供操 作的工作场所。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大量信息量和超大信息 量的记录、存储、传输、显示、加工等问题,功能越来越强, 成本越来越低,为课程教材的改革和编制提供了崭新的理念 和技术。可以说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条件下各种课程领域包 括教材在内的教学资料,都可以制成巨大知识的信息集合。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出一种被我们称之为平台化教材的现代 化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与传统教材相比,平台化的教材不再仅仅是由课程或学 科专家按照一定的序列和结构编制的某一特定范畴的课程 纲要。而是将大量的信息资料包括文字的、图形的、照片的、 电影的、动画的资料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库,教师和学生在 这样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为基础的教材平台学习,这种学习包 括了信息的检索、信息的筛选、信息的整理、信息的分析, 从而去获得有关的知识,发展出能力,培养出情意和态度, 训练出技能。
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职业已经表现出强大的信息化 趋势,从金融业到传播业,没有强大的计算机背景几乎是难 以适应的。现代的科学研究,现代的工程设计,现代的通讯 产业也无不例外。然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却与这种社会发 展的趋势很不适应。我们的中学毕业生必须在继续进修后才 能进行一般的计算机操作。这是基础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水 平的表现。加强计算机教育并不是要增加多少计算机课时, 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建立计算机的环境。
显然平台化的中小学课程正是课程和计算机技术发展 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通过平台化的课程和教材,学生从学 校毕业后可以迅速地适应社会生活。
(4)网上课程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中小学课程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课程的网络化问题。一所学校一个研究机构开发的 课程或者试行有效的课程,可以迅速地向网上分布,成为社 会共享的信息财富。
网上课程的一个特点是更新快,它能以最快速度将科学 技术的新进展融入课程体系当中。但同时对课程开发者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开发者必须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 出那些适合于教学用的学习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足够的 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教学材料同各门学科的教学 目的和任务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 系起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同学生的学习吸收有机地结合起 来,这样的信息才有教育的作用。
网上课程还将大大加快选修课程的发展。学校通过建立 校园网以及教学素材库将教师设计的特色课程在网上发布 供其他学校或老师选用。同时,网上还应开发一些培训课程 供教师职后培训使用以加快教师的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罗伯特·M·加涅主编, 张杰夫主译.教育技术学基 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
[2]南国农,李运林编著.教育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 社;
[3]查有梁著.系统科学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